马可福音
第16章注释
安息日 安息日(尼散月十五日)在日落时结束。四卷福音书都包含关于耶稣复活的记载。(太28:1-10;可16:1-8;路24:1-12;约20:1-29)
末大拉人马利亚 见太27:56的注释。
雅各 指的是小雅各。(另见可15:40的注释)
撒罗米 见可15:40的注释。
买了香料……抹耶稣的遗体 耶稣的遗体之前已经“按照犹太人安葬死者的习俗”处理过了。(约19:39,40)不过,由于犹太人不能在安息日期间做这类事情,而耶稣死去的时候距离安息日开始只有大约三个小时,所以处理遗体的事可能是仓促完成的。现在是安息日过后的第一天,也是耶稣被处死后的第三天,这些妇女带了更多香料和馨香油过来进一步处理遗体,可能是为了让遗体能保存更长时间。(路23:50-24:1)看来,她们会把香料和馨香油涂抹在已经包裹起来的遗体上。
接着那周的头一天 见太28:1的注释。
墓穴 见可27:60的注释。
石头 看来这是一块圆形的石头,因为本节经文的脚注说,那些妇女问谁可以为她们“滚开”墓穴门口的石头,而且第4节的脚注也说,石头已经“被滚开了”。这块石头的重量也许超过1吨。马太的记载说,这是“一块大石头”。(太27:60)
告诉他的门徒 见太28:7的注释。
和彼得 在福音书的执笔者中,只有马可记载天使指名提到了彼得。(参看平行记载太28:7)约翰福音20:2说,末大拉人马利亚把耶稣复活的消息告诉了“西门·彼得和另外那个门徒[也就是约翰]”。看来,耶稣在向一群门徒显现前的某个时间,曾经单独向彼得显现。(路24:34;林前15:5)耶稣特别关心彼得,天使也指名提到彼得,这肯定让彼得感到很安慰,因为他知道自己虽然曾三次不认耶稣,现在却已经得到了这个朋友的宽恕。(太26:73-75)
因为她们实在害怕 根据马可福音最后部分现存最古老的抄本,这卷福音书是以第8节作为结尾的。有些人觉得这样的结尾太突兀,不像是本来的结尾。不过,马可的写作风格一贯简练,因此那样的说法不一定成立。另外,公元4世纪的两位学者哲罗姆和优西比乌斯都认为,马可福音的原文确实以“她们实在害怕”这句话为结语。
有些希腊语抄本和其他语言的译本在第8节后面加了结语,有的是长结语,有的是短结语。长结语(有12节额外的经文)出现在5世纪的《亚历山大抄本》、《以法莲重叠抄本》和《剑桥伯撒抄本》。另外,《通俗拉丁文本圣经》、《叙利亚语库热顿抄本》和叙利亚语《伯西托本圣经》也有这个长结语。不过,这个长结语没有出现在更早期的一些希腊语抄本里,例如4世纪的《西奈抄本》和《梵蒂冈抄本》。此外,4或5世纪的《叙利亚语西奈抄本》,以及5世纪的马可福音最早期的塞伊得语(科普特语的方言)抄本也没有这个长结语。同样,马可福音最古老的亚美尼亚语和格鲁吉亚语抄本都是以第8节作为结尾的。
有些后期的希腊语抄本和其他语言的译本加了短结语(只有几句话)。8世纪的《理久抄本》既有长结语也有短结语,短结语排在前面。这部抄本在每个结语前都附有注释,说明该结语在当时受到某些权威的接纳,但这部抄本显然不认为这两个结语有充分根据。
短结语
马可福音16:8之后的短结语并不是上帝指引人写下的圣经的一部分。短结语这样说:
可是,凡吩咐她们的,她们都对彼得身边的人简述了。这些事以后,耶稣通过门徒,从东到西,传扬圣洁不朽的信息,宣讲永世的救恩。
长结语
马可福音16:8之后的长结语并不是上帝指引人写下的圣经的一部分。长结语这样说:
9 接着那周的头一天清早,耶稣复活以后,先向末大拉人马利亚显现,耶稣曾经从她身上驱逐了七个邪灵。10 她去告诉跟随耶稣的人。当时他们正在哀痛哭泣。11 他们听到耶稣已经活过来让马利亚看见,却不肯相信。 12 这些事以后,他们有两个人到乡下去。走路的时候,耶稣用别的形貌向他们显现,13 他们就回去告诉其他人。那些人也不相信。14 后来那十一个人坐席,耶稣向他们显现,责备他们不信,心地刚硬,因为他们不相信那些看见他从死里复活的人。15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要到全世界去,向受造众生传扬好消息。16 信而受浸的,必定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17 信的人必有神迹相随:能奉我的名驱逐邪灵,说外语,18 用手拿蛇,喝了致命毒物也不受伤害,按手在病人身上就使病人痊愈。”
19 主耶稣对他们说了这些话,就被接到天上去,坐在上帝的右边。20 他们出去到处传道,主跟他们一起工作,使他们有神迹相随,支持他们传扬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