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洞悉上》 公开宣读
  • 公开宣读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公开宣读
  • 洞悉圣经(上册)
  • 相似资料
  • “诵读的人快乐了”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3年
  • 阅读和朗读要用心
    神圣教育使你得益——传道训练班课本
  • 阅读圣经的裨益和乐趣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0年
  • 要专心阅读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6年
查看更多
洞悉圣经(上册)
《洞悉上》 公开宣读

公开宣读

(Public Reading)

向群众朗声诵读。每逢安息日,都有人在犹太会堂里公开宣读律法书的内容。同样,在基督徒会众的聚会里,也有人将上帝启示人写下的圣经朗读出来。

译做“读”或“朗读”的希腊语词a·na·gi·noʹsko(阿纳吉诺斯科)的基本意思是“知道”(林后1:13),在圣经里既可指私下阅读,也可指公开朗读(太12:3;路4:16;徒8:28;13:27)。“阿纳吉诺斯科”的名词是a·naʹgno·sis(阿纳格诺西斯),大多译做“公开宣读”。(徒13:15;提前4:13)

公开宣读是耶和华教育和指导他子民的重要方式,好让他们认识他的旨意和标准。出埃及记24:7说摩西向民众宣读“约书”,是圣经首次提到公开宣读的事。这样,以色列人就能够作出知情的选择,去跟耶和华立约,承诺遵守他的律法了。在古代的以色列国,圣经抄本的数量不多;因此利未族的祭司“要在全体以色列人面前,朗读这套律法”。按照摩西的吩咐,每逢安息年的住棚节,祭司要召集民众,不论男女老幼,包括以色列人和侨居的,向他们宣读律法书。(申31:9-12)

以色列人进应许之地以后,约书亚对着全体人民,“把律法上祝福和咒诅的话,全都照律法书上所写的朗读出来”。(书8:33-35)约沙法王曾派出领袖、利未人和祭司,到犹大各城教导人民(代下17:7-9),肯定少不了公开宣读的这个环节。几百年后,祭司希勒家修复圣殿时,无意中发现“耶和华借摩西所传的律法书”,即摩西执笔的律法书正本。于是约西亚王召集民众,把约书上的一切话都念给他们听。(王下23:2;代下34:14)接着,约西亚着手在全国扫除崇拜假神偶像的事。以色列人获释回乡后,以斯拉得到省长尼希米的支持,从黎明到中午一直向民众朗读律法书,把书中的意思讲解明白。(尼8:3,8;见希伯来语条下的“希伯来语在什么时候式微?”)

在犹太会堂 每逢安息日,耶稣都照惯例进会堂,站起来宣读圣经,然后向听众阐明经文的意思。(路4:16)在会堂里宣读圣经,是个由来已久的习俗。“从古以来,摩西的书每到安息日都在会堂里朗读出来,所以各城都有人传讲他的话。”(徒15:21)可以说,把律法书和先知书公开宣读是犹太会堂的古老传统。根据拉比的著作,宣读的程序如下:先读“舍玛”(相当于犹太人的信仰宣言),内容取自申命记6:4-9;11:13-21和民数记15:37-41;再读《托拉》或律法书(摩西五经)的部分内容,每年大致能读完一遍;最后读先知书或《哈弗他拉》的摘要,并附加解释。朗读完毕后,就以演讲或勉励的话作为结束。在皮西迪亚的安提阿,有人在律法书宣读过后请保罗发言,于是他说了一些话勉励在场的人。(徒13:15)

在基督徒会众 在1世纪,能拥有圣经抄本的人不多,公开宣读圣经是十分必要的。使徒保罗吩咐人在聚会时读出他的信,并且跟别的会众交换信件,好把他写给其他会众的信也读出来。(西4:16;帖前5:27)保罗劝勉年轻的监督提摩太,要“致力于宣读、劝勉、教导的事”。(提前4:13)

朗读的人必须做到一点,就是读得流利。(哈2:2)要记得,公开宣读的目的是教育听众,因此朗读的人必须透彻理解所读的内容,清楚明白作者的用意,用心好好地读,以免令听众误解了意思。启示录1:3说,人朗读、聆听、并遵守预言书上的话,都是有福的。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