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66 5/1 259-260页
  • 留心的艺术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留心的艺术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6年
  • 相似资料
  • 务要格外留意真理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2年
  • 我怎样才能集中精神?
    警醒!1998年
  • 怎样锻炼你的理解力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1年
  • “你们应当小心怎样听”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1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6年
《守》66 5/1 259-260页

留心的艺术

若干年前有一个5岁大的孩子从马上堕下。自此多年来他的记忆力非常差。但是他有一个改良记忆力的好方法,最后他成了一个教师。他的方法是什么呢?有一件事对他有些很大的帮助,那就是特别注意他需要记忆的每件事。当他听一个演讲时,他很留心地聆听每句说话。当他研读时,他注意到每个小节。他借着留心的艺术成功地克服了他的困难。

我们可能和这个孩子一样具有同样严重的困难。但是我们可以从留心聆听的艺术得到帮助。这种艺术是如此重要以致有人认为它是成功不可缺少的要素。例如我们如果想从阅读得益,我们便必需留心。留心可以激发兴趣,而兴趣则是良好的记忆和集中精神的能力的必要条件。

但是有许多人感觉他们在读完一段文字之后对于所读过的并没有什么印象。他们可能把一段书读了数次,但是仍然说不出其大意来。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

若有的话你应该怎样呢?如果你的粗心是因疲倦而引起的,那么你便需要休息;然后当你不感到疲倦的时候才抽出时间阅读。如果你在晚上很夜的时候阅读,可能有些资料会太沉闷;你可以选择些比较轻松的资料。然后,如果你怀着记忆的欲望去阅读,这会使你更留心,你便能够对所阅读的记得更多。将你所阅读的主要之点翻阅也可以帮助你记忆,并且使你的精神保持集中。考虑一下你可以将这些资料运用在那里。然后怀着运用资料的意图去阅读,你便会进一步养成留心的艺术。

一个人如果在讲堂里听一个教师或讲者演讲,他亦需要留心。这样他才会从它得到最大的裨益。在开始时双目注视着讲者可以使我们留心聆听。写笔记亦很有帮助。

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必须学习避免分散精神及让外物分心。我们不应在我们的心门之前放一块席子,欢迎所有令我们分心的事。当分心的思想敲我们的心门时,我们应该提醒自己在我们的精神领域中没有容纳它们的地方。同时我们可以学习避免受外物分心,即如街上的喧哗声,电话的铃声,打字机的嘈声,同事吹口哨和低声哼唱的声音等。这些令人分心的外物是不会抓住我们的,如果我们不注意它们的话。

既然留心是这么有益,为什么不留心的难题会这样普遍呢?这常常是因为我们太注意我们所不应注意的事。因此,我们必须知道不要留意什么。许多记忆力弱或心不在焉的人都是由于留心了错误的事的缘故。请想想一个在学校里的学生。约翰在课室里凝视着窗外在阳光照射下的青草。教师留意到他在胡思乱想,神情仿佛,便大声喊道:“留心,约翰!”可能他正在留心想着钓鱼,玩耍或其他在放学后打算做的事,但是他所留心的并不是正当的事。

容易分散精神的人便是这样。倘若这人正在聆听演讲,他会注意到窗外的狗儿打架或望着天上的云来预测天气。他正神游物外而留心着不正当的事。

世上一般人都是这样,他们所留心的并不是最重要的事。他们好像生活在挪亚洪水之前的人一样“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觉洪水来了,把他们全都冲去。”耶稣基督在引用洪水以前的人的粗心作为鉴戒之后,说“人子降临也要这样。”(马太福音24:38,39)我们有留心圣经预言的警告吗?

特别是鉴于这些预言的出处,我们对它们更应越发郑重。圣经中希伯来书的作者在指出以往上帝借先知晓谕世人,现在他却差遣他爱子耶稣基督作为他的代言人之后,说:“所以我们当越发郑重所听见的道理,恐怕我们随流失去。”——希伯来书2:1。

既然耶和华上帝将主耶稣基督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上帝的爱子的话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对上帝所膏立的这位最高权威的话比对其他的人所说所写的话“越发郑重。”为什么它是这么重要呢?因为这和我们的得救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这救恩起先是主亲自讲的。”同时,我们的得救有赖于我们对上帝爱子所说的话是否看重。我们自然不希望自己的注意力落在不正当的事上。 ——腓立比书2:9;希伯来书2:3

是的,留心的艺术往往是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尤其是在我们是否获得上帝的嘉许和救恩这件事上更是如此。这视乎我们是否留心上帝爱子的说话和听从“主亲自讲”的上帝的诫命。既然这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你自然应该越发留心。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