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不仁慈的思想
你曾听见过以下一类的话吗?“千万不要相信他!”“她以为自己是谁?”或“这有什么稀奇。我可以做得好得多。”我们无疑都听过这样的话,但这些话其实不说出来反好得多!或更好的是,这种不仁慈的思想甚至没有发生!
究竟什么使有些人对别人怀有不仁慈的思想呢?另一个人也许受到过度的注意或大受称赞。或者另一个人热衷于沽名钓誉。这也可能由于妒忌的心理所致。
圣经含有许多良好的训示帮助我们提防这种不仁爱的特征。圣经劝人约束自己的舌头,但也指出我们需要留意自己的思想。即使没有说出来,不仁慈的思想也可以造成损害。这种思想不但会破坏与别人的关系,同时对怀着这些念头的人也有所伤害,因为它们对人的头脑和身体均有影响。
我们应该提防的不仁思想之一是过度思疑。为什么呢?请想想一个例子。圣经提及亚扪人的首领疑心很重。这个民族虽然时常攻击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却从没有还击,因为耶和华上帝曾明令吩咐他们不可如此行。(申命记2:19)后来亚们人的国王去世,耶路撒冷的大卫王派使者前往吊唁,可是该国的首领却指控以色列的使者是奸细而横加侮辱。他们的思疑甚至使他们买通邻近一个国家联同与以色列争战。结果他们为自己的无理思疑付出惨重代价;他们被战败而沦为以色列国的附庸。我们无疑可以从他们的经验学得教训。——历代志上19:1至20:3。
在与朋友、亲属、同事、特别是基督徒同工交往时,我们最好信任别人。即使有难题发生,我们也应该在未有确证之前假定对方是清白的。与其偶尔遭遇失望亦胜于过度思疑,仿佛人人都想占你便宜一般。有许多夫妇便因为过度思疑对方而弄得生活很不愉快。他们若宽厚地彼此相待,他们的婚姻便会美满得多了!
特别在看别人的动机方面我们应该提防不仁慈的思想。请不要忘记,第一个诬告别人动机不良的生物是魔鬼。他对上帝怀有不仁慈的思想,结果使他踏入歧途而毁谤造物主。(创世记3:1-5)后来他也对上帝所有仆人的动机表示怀疑。这导致什么结果呢?他竭力试图证明自己的疑心是对的。我们应该留意,这可说是我们不应该过度疑心的另一个原因;我们可能试图证明自己的疑心是对的,以致变成别人的对头。——启示录12:10。
吹毛求疵及对别人期望过高也可以引发不仁慈的思想。我们最好记得,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事,对别人来说却可能是一项重大的胜利或成就。在有“代沟”存在的家庭里,这种情形岂不是大部分由于父母对儿女过度苛求及儿女对父母过度苛求所促成的吗?他们大可以从一句土耳其谚语学得教训:“想朋友十全十美的必定会全无朋友。”
往外地访游的人特别需要提防吹毛求疵的不仁慈思想。他们所见到的陌生景象和习惯可能使他们将其与本国的情形作一比较而产生鄙夷的心理。其实表现体贴的同情心,为别人设身处地着想岂不是好得多吗?你若这样行便会体贴别人,体会到他们深受环境所影响。若以正确的眼光看别人,你可以因为他们在现存环境之下所获致的成就而衷诚佩服他们。
要学会赏识别人所做的事,留意他们的长处而非过度关心他们的弱点。不要像某个不智的听者一样,在留意到讲者的某个口头禅之后仔细数算讲者一共用了多少次。他若将注意力集中在讲者提出的论据之上及赏识讲者所表现的诚恳,他所得的裨益会大多少!
因此,为了你自己的缘故,同时也为了与别人保持良好关系,务要提防不仁慈的思想。反之,要听从上帝所感示的这项劝告:“弟兄们……凡是……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立比书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