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热爱生命吗?
“让我看见光吧。”据称这句话是意大利诗人莱奥帕尔迪临终时对照料他的人说的。光往往象征生命,因此,这句话反映出人对生命的一份热爱之情。
热爱生命是人类一种可贵的天性;由于这种天性,大多数人都会尽力避开危险,保全性命。在这方面,人跟动物没有多大分别,因为动物也有强烈的求生本能。
然而,怎样的生命才真正值得人去追求和爱惜呢?这样的生命并非仅是在生理上活着,可以呼吸和行动罢了。过一种尽情享乐的生活并不能真正令人满意。伊壁鸠鲁派的哲学主张是:“我们只管吃吃喝喝吧,因为明天就要死了。”可是,这种主张也往往无法令人知足。(哥林多前书15:32)诚然,人有若干基本的物质需要,但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福利也是不可忽视的,至于灵性需要——跟相信一位至高主宰有关——就更不用说了。可悲的是,在世上许多地方,鉴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恶劣情况,无数人不得不挣扎求存,生活仅够糊口。人如果把一生集中于满足自己的身体需要,只顾吃吃喝喝,追求物质财富,或满足性欲,这样的生活方式其实跟动物没有很大差别,实在很难令人感到真正满足。事实上,这样的人并没有善用生命里更有价值的资源,去满足人在智力和感情上的需要。此外,人如果只顾满足自私的欲望,就不但虚度一生,甚至也有损社会,对别人毫无贡献。
有一个法官负责处理少年犯罪案件,他的话正好表明这点。他指出,“价值危机、负面的行为榜样受人推崇,人人谋求致富捷径”,这些情形足以“助长严重的竞争精神”。这导致青少年做出损害社会的行为,对年轻人十分不利;尤其是他们向毒品求助的话,情形就更不堪设想。
诚然,生命可以是多姿多采的——访游风光如画的胜地,阅读引人入胜的书刊,从事趣味盎然的研究,结交令人愉快的友伴,聆听悠扬悦耳的音乐。此外,还有其他活动也能为人带来或多或少的满足感。人如果笃信神明,尤其是对圣经的上帝耶和华怀具信心,就更有理由要热爱生命。真正的信心使人有力量和内心安宁去面对逆境。相信真神的人能够满怀信心地说:“耶和华是帮助我的,我决不害怕。”(希伯来书13:6)人一旦认识上帝的爱,就会同时感受到他的爱。他们对上帝的爱作出响应,因而深感快乐。(约翰一书4:7,8,16)他们能够过一种活跃而无私的生活,为自己带来莫大的满足。正如耶稣基督说:“施与比接受更快乐。”——使徒行传20:35。
可惜的是,现今的生活也有可悲的一面。人间充满疾苦,不平的事无日无之。此外,贫穷、疾病和死亡也令人生充满痛苦忧患。古代以色列国的所罗门王财雄势大,智慧非凡;一切能够使人快乐的东西,他都不缺。然而,有一件事却令他深感苦恼。所罗门王意识到在他去世后,他用“智慧、知识、灵巧”去“劳碌”得来的一切,都要归给别人。——传道书2:17-21。
像所罗门一样,许多人都意识到生命十分短促,像朝露一样,转瞬就过去了。圣经说上帝“把永恒的意识放在人的心里”。(传道书3:11,《新译》)这种永恒的意识推使人思索生命为什么这样短促。关于人生的意义和死亡的含义,人如果无法找着令人信服的答案,就很可能会对人生感到悲观、空虚。这样,人生就很可悲了。
种种令人黯然神伤的问题会有答案吗?人生可以变得更有意义、更为长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