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雅教”
你有试过打算写一封信,但却迟迟未动笔吗?当你开始郑重考虑动笔时,也许已经搁置了几个星期或甚至几个月了。难怪你一提起笔来便致歉说:“久违雅教”!
这种情形不单发生在你一个人身上。无疑你也曾收过别人的信,对迟迟未覆深为抱歉。别人也与你有同感,认为应该快点覆信。可是延搁得愈久,下笔便愈难,以致有些人干脆放弃回信的念头。为什么搁置的倾向如此普便呢?
有许多事情要求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可是我们无疑会拨出时间从事各种重要的活动,如工作、饮食、购物和每晚的睡眠等。因此时常问题只是我们是否决心找出时间来回信而已。
写信的理由
考虑一下要写信给亲戚朋友的理由对于解决这个难题也许不无小补。在较早的日子家人通常住在紧邻,因此没有书信往来的必要。可是今日的环境已大不相同了。家中分子散处各方或远适异国的情形并非罕见。
父母对儿女,儿女对父母的彼此关注岂不是一项道德上的义务吗?处于这种环境之下若对家人毫不关心,那便可以归入无亲情一类了!
即使撇开义务的问题不谈,满足别人的所需也会为你带来莫大的喜乐。此种喜乐甚至比收到别人的礼物更使人满足。你的亲友收到你情意殷殷的来信而知道你安好,这无疑会对他们具有造就的作用。你不相信吗?想想你自己的经验好了。
很少东西比收到一封亲切的信更使人欢喜。通常你会大感兴奋。这使我们深感快乐,因为有人念及我们而快乐,对吗?我们拆开信封时怀着殷切的期望。在此之前,它是一个奥秘。我们会在信中获悉什么呢?它可能含有某人的有趣经验,某人的问候或者是仁爱关怀的表示。
既然如此,我们无疑也喜欢同样地使别人获得来自收信的兴奋和愉快。
可以怎么办
即使你特别忙碌,你仍有办法与亲友保持联络吗?寄一张明信片或风景明信片又如何呢?你甚至可以寄一张便条。你无需写一封长信。事实上,太长的信可能使人厌倦,特别以写给同样忙碌的人为然。《大道之行》一书评论说:
“有许多人差不多从不写信给老朋友,因为他们觉得一写就要长篇大论才行。这是极大的错误;由于这种怠惰的缄默,许多友谊为之中断。重要的是在书信本身而不恃书信的长度或文学价值。其实用一张便条写上几个字,每年寄出三四次便可以挽回因缺乏关怀而消失的良好友谊了。不这样行实在太可惜了。”
因此不必等有充足资料写封长信时才下笔。事实上,很可能等候你音讯的人最关心的是要知道你在身体和灵性上均安好。所以何必不早点让他知道呢?再者,你也可以表示关心,想知道对方的情况如何。
友情是可贵的。朋友们都喜欢互通音讯,彼此联络以获悉对方的情形和发展如何。儿女和父母更有密切的关系。离家出外的儿女自然想知道父母安好。而父母也可以借着书信劝导下一代。
写信可以成为一种乐趣
写信未必是一件令人厌烦的事或苦差。你可以不时在备忘册中简略记下你想在下封信中提及的各事。你也许有些有趣的故事或经验想告诉对方。使你愉快的经验也可以使别人愉快。同时也要决定在信里给人一点鼓励。
你可以时常话旧。这会增进友谊。倘若你写信给父母,最好让他们知道你没有忘记家庭生活中的有趣琐事——母亲所种而引以自豪的客厅植物或厨房窗外樱花盛放的樱桃树。父亲还在地窖里工作吗?现在轮到小弟照料屋子四周的杂务了吗?你的询问表示你的关怀。
不错,书信可以令人愉快,正如令你愉快一般。你若有迟迟不愿动笔的倾向,请想想一封简短的书信能有什么功效?试试避免以“久违雅教”作开场白。反之,快点动手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