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学校
《儆醒!》杂志驻撒尔共和国通讯员报导
你喜欢旅行5,000哩(8,000公里)走遍撒尔共和国八省中的七个省份吗?我和妻子曾经完成这样的旅程。行程需时一年另五个月,其中充满极饶趣味的经验。
我们所办的是一间流动学校。“流动”一词在史华希利语中是“旅行”之意,撒尔的语言有多种,这是其中之一。这间学校不是为了儿童而是为了成年的基督徒传道员开设的。学校的目的是装备这些基督徒以更有效的方式照料他们的小组在灵性上的需要。
这项教育课程称为王国传道学校,由耶和华见证人在普世举办。这种训练班通常设在一国的某些地方,或某些固定地点,基督徒监督们则前往参加。
可是,撒尔共和国(即以前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幅员广大,有些人无法负担长途旅程的费用。但借着我们的“流动学校”将学校带到接近他们的地方,这些传道员遂可以参加而不必在经济上负担太重了。
这间学校平均每班有二十位传道员参加。全部课程需时两星期。科目主要分为四类:监督、王国教训、叙会和组外传道工作。圣经是主要的教科书,其他圣经书籍为辅。这间学校也像其他各地的王国传道学校一样不收学费;训练是全部免费的。
装备和障碍
我们用旅行车首途。我们需要带备折床、炊具、主食品、灯、学校书籍、黑板、个人衣物、汽车零件、铲、斧、厚板、钢线、几罐后备石油汽和地图等。放置这些东西是一种艺术,它们要靠得紧以免在崎岖的路上碰坏。在有些路上我们必需准备发生故障或任何不测之事。地图上画着红线的道路看来颇为平坦,但行起来却是另一回事!
从加萨至金沙萨是一段较长的旅程,两地相距1,000哩(1,600公里)而需要在崎呕的路上驾车四日。有两件事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极深印象。首先,路上有多处是很深的沙地。有时我们要用最低速,以四轮磨着又长又低的沙地前进。其次是河流之多,有些甚至非常阔。较细的河流可用桥渡过,但有十一条较阔的河流则非用小轮渡过不行。
奇怪的小轮
乘搭轮渡是一项异乎寻常的经验。它们通常由三、四只长长的独木舟构成,或仅是几艘简单的金属小舟缚在一起,其上铺着木板。现在大多数的船尾都设有马达。可是,其中仍然有用当地人力以桨或竿撑动。一次渡河船上有船夫十人组成一队,自队长发出口号使其动作合一。
有些小船用缆拖动。船缆系在两岸的混凝土柱上,小船顺流而下,缆上有一个活动的车轮拖着船渡过对岸。
将汽车驶到船上是一项艰难的事。汽车要在两块摇幌不定的板上行过,这些板无一例外地放在不平的角度上。每次当汽车平安地过了河再踏在坚固的陆地上时,我们都不禁松一口气。
路上的行人也利用小船渡河,看来人数没有限定。我们的汽车许多时被人群包围着,挤得像沙丁鱼。可是,透不过气还是小事,我们最担心的是看见独木舟的边缘入水。但众人却若无其事。船夫们将水戽出,和流入一般的快!
渡河花絮
我们的流动学校有一次从金沙萨到伊圭特省的波安第,由于道路特别恶劣,以致要乘八日船。渡河轮是大型的机动船,它推着或拉着几艘没有马达的平底船。我们的睡处是在主船的顶层,因此居高临下可以饱览河岸风景和平底船。我们的汽车在一艘平底船上,它的四周围满盒子、箱子、货物和人群。有一群人认为我们的汽车是最佳的墙壁,可以靠着来支搭临时帐幕,遮挡猛烈的阳光。
使我们大感惊异的是船上人群和货物的拥塞。这里的公共交通正像俗语所谓“多多益善!”这里有缚在一起的山羊、绑着足的鸡、水桶里面活鱼在翻腾跳动、口和尾被绑着的活鳄鱼、乌龟、野猪和几笼鹦鹉及别的雀鸟。那里还有几笼熏鱼在炽热的阳光下发出强烈的气味。
船上的嘈吵自不在话下。后面的马达机声轧轧。它使每个人在平常谈话也要提高声音让对方听到。孩子游戏时又笑又哭,加上山羊叫声和鸡啼之声。简略地说,这艘船像个充满动作,“极视听之娱”的舞台。
到了目的地,在人们离船和上船时还有一番扰嚷。在船未下碇之际,便有数十只独木舟飞掠过来围着我们。他们多数是售卖鱼类动物的。看起来十分有趣。
卖物者摇摇幌幌地站在独木舟上,为所售的鱼或肉与乘客讨价还价。船上的人群凭在栏杆旁,讨价还价的喧声使人分不出那位乘客正在和那一名卖物者交易。每个人都好像想高声盖过邻人。有些乘客用手势表示嫌货物不好,或作不想买状,结果却终于成交。后来船上汽笛发出震耳欲聋的长鸣。我们吓了一跳。独木舟各自离去,我们的船又向另一目的地进发;居民们均挥手大声送别。
途中经过不少风景如画的乡村,居民的房屋用木柱建在水上,几千年来生活未有多大改变。他们在独木舟垂钓、在林中狩猎、沿着河岸种植。若有余粮则用来换取衣料和日用必需品。这是一种平静而简朴的生活。
河上日落的景色奇美,夕阳的红光照在河岸的茅屋和树木上,并在水面上形成美丽的倒影。晚上在月光和星光下行船显得格外静穆,如火的赤道骄阳已经落下,习习的凉风令人心旷神怡。
陆上行
可是,我们大部分的行程均在陆上。我们沿途饱览各种各式的风景——茂密的森林、树木、峰峦、湖泊,渡过河流、沼泽和大草原。每处地方都有某独特的景色而各擅胜场。可以顺带一提的是,各种不同的路面也有其恼人之处。
平坦的道路并不多见,大多数均颇差,甚至十分崎岖难行。在三日的驾驶中我们曾滑下沟渠、陷在三个孔穴里、陷在泥潭中要用开路机拉上来。这种种困难都是由于下过大雨,使路面的粘土变得像肥皂一般。陷下去的时间只需一秒钟,但却要几小时才可以拔出来。
很庆幸地,沿路附近都有乡村,村民只需略致薄酬便大喜过望地前来相助。事实上,一位货车司机告诉我们,许多时村民为了道路恶劣以致收入增加而高兴!有些恶劣不堪的地段,若有驾车人不幸抛锚便要付出固定代价才能获得帮助。
当我们行近泥潭多穴的一陆路时,村民一听到汽车声便奔出来站着,交叉着手准备看戏。我改用低速行驶。车子蹒跚颠簸地滚动,差不多通过了,可是后来底盘搁在两道深痕之间的高脊上,车轮离地数寸,空自转动。旁观者高兴地大声喝彩,奔上前来索价帮助救出汽车。讨价还价需时十五分钟。
我们在基伏省通过所谓“撒尔共和国的瑞士。”汽车行在山岳地带时俯瞰阿尔拔湖、基伏湖和坦干伊喀湖,极尽湖光山色之美。路上有一处经过阿尔拔国家公园,我们可以在四处看见有大野羊、水牛和象出没。
非洲人的欢迎
最令人感动的经验便是我们到处受人欢迎。耶和华见证人当地小组的会众拥上前来围着我们打招呼,喜气洋洋地和我们握手。他们同时反复说着各种土语如“哗郝”“哗郝”,“堑堡因奴”或“模唷温奴”,意即“哈啰”和“欢迎。”与某些国家的人冷淡的礼貌比较起来,毫不拘束的非洲人的欢迎方式实在热烈得多。无疑这里每个人都喜欢我们前往探访他们。
在每一处地方,我们的居停都已预先准备好。有些人迁出将屋子让给我们。他们将屋顶重新铺盖、墙上的破孔补好、窗口装上遮盖物,地板也刷得干干净净,并有一桌两椅给我们备用。厕所掘过新的,并有一处地方遮蔽起来作为淋浴间。
我们放好各物之后不久,访客便川流不息地带着礼物前来。传统的礼物是一只鸡,在一处地方我们收下了十只,在屋子四周鸣声不绝。我们偶尔收受一只鸭,有两次别人送一只小鹿给我们。其他的人则送来生果、菜蔬、米或蛋。这些谦卑的人的慷慨使我们十分感动。他们家道非丰,却满心慷慨地施与。
学生
训练班通常在耶和华见证人当地的叙会地方(王国叙会所)举行。叙会所多数是颇大的泥砖茅顶屋,屋的四周敞开,因此屋内十分清凉。
受到邀请前来参加的人有些乘船或火车抵达,但最普通的是乘脚踏车。有人甚至步行二百哩(三百二十公里)!每个人都同样受到热烈的欢迎。当地小组从未发生住宿地方的难题,因为好客乃是非洲人的天性。
授课主要用法文,并译成六种土语:凌加拿语、基江高语、史华希利语、基卢巴语、西班巴语和约卢巴语。参加的传道员来自不同的部落和背境,可是他们在学校里都彼此团结一致地生活和学习。他们的年龄从二十岁至六十余岁不等,学习能力也各有不同。
对习惯耕种和从事手工的人来说,连续研读两个星期确是相当辛苦的事。可是,他们均表现乐意的精神。他们所作的进修使他们决心继续改善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鼓励小组中各人都同样行。在每两星期的课程结束时,他们大多数表示学习的时间过得太快。
这种体会的表示以及我们所受到的热诚慷慨的招待使我们感觉旅途跋涉的辛苦实在算不了什么。我们的确认为得以参与这间“流动学校”是一项莫大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