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革命”是什么?
仅仅在数年之前,世界各地报导有亿万人受到饥荒影响。据说每日均有数千人由于粮食不足而饿死。
这种情形特别以印度为然。印度在1965和1966连续两年缺少雨水,造成了旱灾以致农作物大受影响。许多人因饥饿而丧生。只有从别国运入大量粮食才能稍戢灾祸之势。
结果,关于世界饥荒的惊人预测从各方纷至沓来。有些权威人士估计人类在1970年代中叶必然遭遇世界饥荒。有人甚至声称世界饥荒已经开始了。
可是,今日已不像当时一般在世界各地纷纷传来有人饿死的报导。事实上,仅在数年前还是粮食不足的地方现在己据说有粮食‘过剩’了。
其故安在呢?因为发生了谷物生产的‘革命’。这种现象受人一致推崇,甚至题名为“绿色革命”。
可是,这也引起了以下的问题:这种“绿色革命”是如何发生的呢?有任何危险随之而来吗?它是否真能拯救世界的贫困和饥饿?它能解决人类的粮食难题吗?让我们逐一查考这些问题吧。
如何开始
“绿色革命”特别是由科学家培养成产量特丰的小麦和米的品种而促成的。这件事非常重要,因为这两种谷物,尤其以米为然,是全球大多数居民的主要粮食。
“绿色革命”约始于1965年。但实际的开始较此还早,它始于墨西哥农林部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小麦生产共同改良计划。
最初的成功来自波洛格博士领导下的一队农业专家努力研究的结果。他们经过了大约二十年的实验后所培养的变种小麦,与以前能生产一蒲式耳的品种比较,其生产力可达四蒲式耳之多!
新品种的小麦较为短小,有极其强韧的茎。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使麦茎在特大的麦穗重量拖赘下不致倒下来。同时它对白昼时间的长度没有那么敏感。这意味到在白昼时间长度与原来种植地不同的地方也可以种植。同时,它对肥料和灌溉也发生很好的反应。
大约在同一时间,生产量极高的谷米新品种也在菲律宾发展成功。这件事归功于国际谷米研究院。谷米新品种的发现与墨西哥的小麦实验成果大致相同。
1965年这些新品种在亚洲作较大规模的实验种植。当时种了几百亩。仅在几年之后,今日在世界各地已有数千万亩土地种植这些新品种!尤以种麦地方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等为然。在菲律宾和东南亚产米地区,谷米新品种的种植也迅速增加。
效果如何?
谷米产量由于新品种而发生显著改变。好几个国家的谷米产量都大大增加。《生物科学》杂志在1971年十一月一日指出,特别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方,“它们正在驱散饥饿的阴影,或最低限度将其阻延一个世代。”
在此之前,印度的最大丰收是1964-65的收获年。当时的谷米生产量大约达八千九百万吨。但在1970-71年的收获据报达一亿零七百万顿。最显著的增加是小麦生产量。它在六年间的增多达两倍以上,从一千一百万吨增至二千三百万吨。谷米产量的增加却没有这么显著。但有些印度官员却预言1972年印度在基本粮食方面可以“自给自足”。
由于农作物大量增产的结果,世上有些靠大量输入谷米来维持的贫瘠地区据报已能自给自足,甚至能够输出。新品种的成功促使更多耕农每年都种植它们。
因此,有些人以为科学终于能解决人类的粮食难题了。看来世上的饥民只要种植这些米、麦新品种便可以避免饥荒了。
一项警告
可是,不少农业专家却提出警告而不同意这项结论。他们声称“绿色革命”既不能在现今解决人类的饥饿难题,在将来也不能!
例如,在《保存生命的方程式》一书中,农业经济学家利真斯基发表的一篇文章作了以下的评论:
“‘绿色革命’在亚洲各农业技术落后国家已执行了五年有奇。在受传统缚束的农村社会中,它的来临被誉为驳倒了世界大多数地方行将遭受饥荒蹂躏的可怕预言。
“不但如此,被将临的改变的幸福感冲昏了头脑的人认为这乃是大多数耕农的疗贫方法。……
“可是,使新技术得以尽量发挥的顺利环境并不易得,因此这件事无可避免地在范围和进步方面受到局限。除此之外,在已经成功的地方中。这种革命惹起了大堆政治和社会难题。事实上,正如华尔顿博士在1969年四月刊的‘海外事务’中指出,绿色革命可能同时是丰饶之角和祸患之源。”
何以这么多权威人士要提出警告,反对人们对“绿色革命”所怀的过分乐观呢?它正遭遇什么难题呢?这些难题对“绿色革命”克服贫穷与饥饿的可能性有什么影响呢?
有一项难题含有极大的潜在危险。这项难题与谷米新品种的遗传背境有关。
[第4页的图片]
在菲律宾培养成的谷米新品种现在墨西哥所实验的小麦品种都有大量收成,但这能解决难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