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过错乃明智之举
人谁无过,没有任何人绝对不会犯错。不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有学问无学问,人都是不完美的,所以都会犯错。
人的经验证实上帝感示的执笔者,基督的门徒雅各,说得不错,“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雅各书3:2)正如所罗门王在奉献耶和华的殿时祷告说:“世上没有不犯罪的人。”既然如此,我们可以说罪就是错吗?可以,因为我们的圣经中被译成“罪”的字其实就是错误,过失的意思。——列王纪上8:46。
既然由于生来有弱点,我们都时常犯错而未能符合完美的标准,何以承认犯错看来是一件如此困难的事呢?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可能作了很大努力避免犯某种错误,以致当我们真的犯了错误时,我们甚至不想对自己承认。
许多时无疑是由于自骄之心作祟。承认犯错会对我们可能以之自豪的事,例如我们的知识,才能和谨慎,有不利影响。我们想留给别人一个良好的印象。并非只有东方人才“爱面子。”
承认犯错误有时如此困难的一个明显原因就是一个人因犯了错误,如造成一宗严重的意外,而招致的怪责、非难或惩罚。例如在1972年八月尾,一个引起所谓“严重的电算机故障”的“错误”引致美国宾州中央铁路通往纽约市的四条主要轨道都不能使用达数小时之久。“有人拉错开关掣或按错电钮,”当局决定要查出是谁犯的错误,谁真正要对此负责。可是犯过的人却不肯出面认错。——《纽约时代杂志》,1972年八月三十日。
由于犯错带来羞耻,我们常有将罪责推卸给别人的倾向;这便是我们的始祖亚当夏娃企图做的事。(创世记3:11-13)同样地,摩西的长兄亚伦将他造金牛犊的罪过推在百姓身上。若干世纪之后,以色列的第一任君王扫罗也将他的忤逆行为归咎于手下的百姓。(出埃及记32:19-24;撒母耳记上15:9-26)认识他们如此不智行为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重蹈覆辙。
与这些不良例子相反,我们有些良好的例子表明耶和华上帝的忠心仆人如何勇于认错,这些例子的记录充分证明圣经执笔者的忠实和坦白。摩西记载有一次他发脾气,结果使他不能进入应许之地。(民数记20:7-13)约伯则由于坚称自己忠诚而犯了关心洗雪自己过于洗雪上帝的错误。他坦白承认说:“我所说的是我不明白的。……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约伯记42:3-6。
雅各的儿子,族长犹大,承认他对媳妇他玛所犯的错误说:“她比我更有义。”(创世记38:15-26)此外还有大卫。当拿单指出他对乌利亚所犯的罪时,他并没有寻找借口为自己辩护,反之他对拿单先知说:“我得罪耶和华了。”(撒母耳记下12:13)另一个例子是使徒彼得。当他在三次不认主之后看见耶稣谴责的目光时,“他就出去痛哭。”——马太福音26:75。
我们承认过错无疑是对的,而且是忠实和适当的事。但是不但如此。这样行同时是明智之举。承认过错使我们在谦卑方面学到一个教训。这可以保护我们避免可使我们失足的骄傲陷阱。在另一方面,承认犯错的谦卑经验会使我提高警惕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圣经向我们提出明智的警告:“遮掩自己罪过的必不亨通,承认离弃罪过的,必蒙怜恤”——蒙上帝和他的仆人的怜恤。不错,承认罪过可以帮助我们离弃罪过。——箴言28:13。
承认过错是明智之举,因为这会加强我们的勇气和自尊心。不如此行乃是懦弱,这会削弱我们的道德力量而使我们很可能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再者,承认错误之所以是明智之举是因为这会使我们与别人有较好的关系。我们若拒绝认错而蔑视别人的判断,别人便会认为我们太骄傲或不忠实,或太顽固而不肯认错——这一切足以在我们与四周的人之间形成障碍。再者,我们若勇于认错,当别人犯错时,我们便会较容易体贴同情别人。
最重要的是认错会使我们与造物主保持良好关系。例如大卫王便借着三番四次敏于承认过犯而能够与上帝保持良好关系。可是扫罗王却不肯承认过犯;他宁愿提出借口为自己辩护,但却被上帝唾弃。
是的,承认犯错除了是一件忠实的事之外,同时也是明智之举。这有助于我们保持谦卑。这样行同时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自尊心以及使我们与别人有较良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