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6 4/8 9-10页
  • 解决人类难题的根据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解决人类难题的根据
  • 警醒!1976
  • 相似资料
  • 为什么需要一个如此昂贵的赎价?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6年
  • 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所凭借的基础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8年
  • 耶和华宽恕人,为什么我们深怀感激?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25年(研读版)
  • 带来生命的死亡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4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6
《警》76 4/8 9-10页

解决人类难题的根据

人类的有罪情况及随之而来的难题是从我们的祖先亚当因忤逆丧失了与上帝的正当关系而开始的。因此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种种严重难题的根据必须是一项能够使我们恢复亚当犯罪之前所享的完美儿子地位的安排。我们必须与造物主恢复团结一致才行。由于耶和华上帝真正关心我们,他已为这件事奠下适当的基础。

为了明白上帝的作为,他如此行的原因以及他的安排何以能够将人类从弱点和不完美中释放出来,我们必须站在他的立场观看事物。圣经透露上帝是绝对公义圣洁的。(出埃及记39:30;诗篇89:14;以赛亚书6:3;约翰福音17:11)因此有罪、不完美、不洁净或不纯洁的人无法凭着自己的功劳与上帝建立一种蒙他嘉许的关系。(歌罗西书1:21)他们唯独借着一项赎罪或遮掩罪过的安排才能如此行。赎罪的安排必须完全符合上帝的公义和圣洁。他所造的有智力的生物应该能够因此领会到上帝安排的公平。为了明白其中所牵涉到的一切,我们必须追溯到人类的开始。

圣经告诉我们当第一个男人亚当违反上帝的律法时,他将自己和未出生的子孙一并卖给罪与死亡为奴。(罗马书5:12-19;7:14-25)因此亚当的一切子孙均需从这种奴役获得释放。公平要求人类为此付出一项代价。

试举例说明,一位父亲也许滥用财产以致负债累累。他的债主会答允取消债务以免他的儿女受苦吗?在父亲死后,家人不顾一切地滥用金钱,以致债务愈缠愈深是应当的吗?这件事岂不是对没有直接关系的人也会发生不良影响,使他们胆敢浪费自己或别人的财产吗?

倘若儿女受到父亲影响而仿效他的行为,惯于浪费财产和资源,这件事怎能平反呢?债务怎能清还?儿女们怎能受到帮助去克服弱点呢?

这需要家庭以外的人介入去清理债务。儿女若提出证据表明他们真正希望避免重蹈父亲的覆辙,这位外人可能负起责任为他们清还债务,直至他能帮助他们克服弱点为止。

同样地,耶和华上帝定意使人类从罪与死的奴役中获得解救。第一个步骤是安排一项赎价。代价是什么呢?亚当曾肆意滥用他的财产,他那完美为人的生命;由于反叛上帝,他不但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使他的子孙也连带失去完美属人的生命。因此解救他的子孙的赎价在价值上必须与所失的东西相称。这会与载于摩西律法的公平原则一致:“要以命偿命。”——申命记19:21。

亚当的子孙中没有一个人能提出这样一个贵重的赎价,因为没有人拥有完美属人的生命。圣经说:“一个也无法赎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将赎价给上帝;因为赎他生命的价值极贵,只可永远罢休。”——诗篇49:7,8。

可是,耶和华上帝却通过他自己的儿子为人预备了这项贵重的赎价。他将他儿子的生命从天上转移至处女马利亚的腹中。这样,马利亚所生的儿子,耶稣,遂成为上帝完美属人的儿子。(路加福音1:35;腓立比书2:5-7)耶稣基督于是可以舍弃他那完美属人的生命作为祭物。——马太福音20:28。

当耶稣基督如此行时,他提供了购赎全人类所需的重价。可是在个人方面,若要免去“债务”,根据耶稣所献祭物的赎罪价值使罪得赦,他们就必需按照上帝所订的条件而接受这项安排。借着提供赦罪的合法根据,以及使罪得赦的必需条件,耶和华上帝在对待恳切渴望事奉他的不完美人类方面紧守他自己的公义。她绝没有鼓励不法的行为。——马太福音6:12;罗马书3:25,26;约翰一书1:9。

自从耶稣基督以他的宝血购赎人类以及他复活获得不朽的属天生命以来,一千九百多年已经过去了。(使徒行传13:34-37)可是人类仍然在会死的状态中。为什么呢?因为上帝将基督祭物的赎罪裨益应用在人类身上,使他们从不完美获得解放的时候还未来到。(启示录22:1,2)这是否意味到上帝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使人类从软弱无能的情况下获得自由呢?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