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
使徒保罗向哥林多自称为基督徒的人写道:“你们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也要自己试验。”(哥林多后书13:5)为何如此的试验及证实是必需的?可以怎样着手呢?
我们可以首先考虑一下为何使徒保罗作出以上的训示,在哥林多,有某些基督徒相信自己是有信心的,但却在行事为人上与基督的教训相反。保罗恐怕他前往探访他们时,会见到“分争、嫉妒、恼怒、结党、毁谤、谗言、狂傲、混乱的事。”(哥林多后书12:20)既然在小组的份子中有如此恶劣的属灵情况,人人都需要检讨一下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否与基督的教训相符。
人往往有将自己的短处看得比别人的短处轻微而宽恕自己的倾向。因此,在哥林多有些基督徒自欺地以为自己有信心,但在实际上,却处于灵性有病的状态。使徒保罗对哥林多人的复元深感关怀,因此促请他们考验一下自己的基督徒声称是否名符其实。
小组内有些份子因为自欺而的确有经历信心破坏的危险,耶稣基督对老底嘉小组所说的话表明他们的行径可以导致彻底失去他们与上帝及基督的关系,上帝的儿子警戒说:“我知道你的行为,你也不冷,也不热,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你既如温水,也不冷,也不热,所以我必从我口中把你吐出去。你说我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却不知你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启示录3:15-17。
鉴于自欺的严重危险,所有基督徒继续试验自己有信心没有是好的,门徒雅各在这方面提出良好的劝告说:“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因为听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唯有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并且时常如此,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乃是实行出来的,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若有人自以为虔诚,却不勒住他的舌头,反欺哄自己的心,这人的虔诚是虚的。”——雅各书1:22-26。
因此,如果一个基督徒不再继续在上帝的道光照之下仔细察看自己,他便如一个人在镜前匆匆一瞥一般;这样的一个基督徒会很容易骗倒自己的心。他可能想道:‘我没有什么不妥。我参加基督徒的聚会,研读圣经,祷告及告诉别人我的信仰。’但是除了崇拜的这些外表活动之外,他可能在培养基督徒品格方面作出很少努力。他可能不理会灵性上的污点及瑕疵,一仍旧贯,但却仍以为自己真正有信心。对这样的人说来,上帝所感示的警告,“所以自己以为站立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哥林多前书10:12)特别适用。
他所不察觉的便是,若没有与基督的全部教训相符的行为,他的崇拜便会成为枉然。这种崇拜是徒劳无功的。
例如,基督徒不能容许舌头继续说有害的话。舌头需要受到控制。一个人的言谈显示他内心的真正为人,耶稣说:“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路加福音6:45)因此一个习以为常地贬低别人,把自私动机加诸别人身上的人表明他说自己有信心的声称有不妥之处。因此他在崇拜方面的外在表现是徒然的。
因此,基督徒在考验自己是否有信心方面必须决定他的言行与他的声称是否一致,他若在生活的一切事务上都力求受上帝的道的指引,他便证明自己是个‘行道者’。这样行会为他带来莫大的快乐,圣经的一切训示是来自耶和华上帝的,而他乃是“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的来源。(雅各书1:17)与此一致地,遵守‘属于基督徒的自由律法’必然促进我们的最大快乐及永久福利。因此,保持快乐乃是要考验自己是否有信心的另一个良好理由。
今日的基督徒应该除了在圣经帮助下考验自己之外,还要像保罗嘱咐哥林多的基督徒所为一般,‘继续证明自己是怎样的人。’(哥林多后书13:5)可以怎样如此行呢?我们可以举个例来说明。一个人也许有一把锯,他知道这工具是怎样造的及造它的材料,但这并不足以让他决定他的锯是否品质优良,它可能有隐藏的瑕疵。唯有实际把锯用于各种不同的工作上一段时期,他才能真正找出这工具是否优良,类似地,我们若要证明自己的为人如何,最好的方法之一乃是在生活各种事务上,特别是在艰苦的情况下,把基督徒的信心实践出来。
请问问自己,我在受到不仁慈的对待及虐待时有什么反应么?我拒绝报复吗?当其他人不忠实时,我有谨守公义的原则吗?借着拒绝向压力屈服,不在态度和言行上跟从俗世,基督徒证明自己的确名符其实。
关于你自己,这些压力显示什么呢?其他人可以看出你的行事为人与彼得前书3:8,9相符吗?这节经文说:“总而言之,你们都要同心,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存慈怜谦卑的心,不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倒要祝福。”
真的,基督徒有充分理由要继续不断考验自己有信心没有,证明自己真正的为人如何。如此的考验乃是一项保护,可以防止我们自欺及在上帝面前失去蒙喜悦的地位。这会促使我们采取积极步骤以求更符合上帝的道的条件。这会在现今为真正的基督徒带来莫大的喜乐,并确保他们在将来获得更多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