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河沧桑?
《儆醒!》杂志驻西德通讯员报导
我上次在莱茵河游泳是在1949年。当时我由水中上来时费了很大气力才能将黏在身上的肮脏洗净。由那时起,27年来我常常站在这条伟大的河流岸边回忆我在童年当学校放暑假时怎样在河滨上追逐和游戏。
但是现在情形已今非昔比了。今日有些人说,莱茵河是“欧洲的污水渠”。在我追忆往事时,我记得这条河是在1930年代开始被染污的。当时德国的工业化正在迅速发展中。虽然大部分德国人从工业得到若干程度的益处,但是工业化对莱茵河和其他水域的影响却是可悲的。
破坏自然的循环
究竟什么造成这种情形呢?基本说来原因相当简单。在正常的情形之下,神奇的自然循环可以使河流“自洁”。这个循环是:好氧性的细菌在水中用氧将有机的废物分解为可作海藻饲料的化学品。一种属于浮游生物的细小动物靠海藻来养生。但小鱼又借这种浮游生物来养生,而大鱼又食小鱼。当然,大鱼死时,好氧性细菌又重新开始这个循环。这种过程不但可以处理自然的废物如死鱼等,而且亦可以处理大部分倾入河中的废物。
但是,如果工业的大工厂倾倒过量的废物入河中又如何呢?这时好氧性的细菌便不得不格外费力去分解废物。使之变成饲料或其他对生命无害的物质。由于这个缘故,这些细菌便大量使用水中氧气,以致所消耗的氧气超过借着自然方法所能补充的。更糟的就是,莱茵河每日吞下数以千吨计的废物是细菌所不能分解的。由于这些因素,河水自洁的自然循环便被破坏无遗了。于是水便一天比一天污秽,同时动物和植物也随之死去。
说来伤心,莱茵河陷入这种命运已经超过40年了。例如,位于莱茵河岸的卢特撒克斯哈芬城便设有欧洲最大的化学工厂。根据厂方自己公布的数字,在1973年这间工厂排出了三亿一千四百万立方码的污物。现在,这个数字已增加到差不多三亿三千四百万立方码。此外,莱茵河每天将三吨砷,992磅水银,六万吨来自碳酸钾矿场的盐和其他有毒的物质送进海洋中。
若干清除污物的努力
如何消解莱茵河的污染实在是急不容缓的大事。每年有差不多二千万人饮莱茵河的水(经过滤清之后),同时工业方面每年亦使用莱茵河的水达三百亿立方码之巨。有没有方法使这条河的水的纯洁度有所改善呢?
对此,有些处理下水道废物的工厂已有若干良好结果。这些工厂在未将废物倾落河中之前先加以处理。其中一个程序就是将废物先带到“砂石渠”使沉重的无机物质,如砂和石,从渠中排出。
然后,废物被带到一个加了空气的大槽,这样行会帮助好氧性细菌繁殖。其次将其带到一个通气大槽将更多压缩空气泵入,至是又加入一种净化了的泥污沉淀物,即由先前的处理余剩下来的固体渣滓。这些物体含有更大量的好氧性细菌,可以“消化”留在污水中的固体废物。
下一个步骤是将混合物带到净化槽,使消化了的固体废物沉到槽底。这些充满好氧性细菌的固体便是净化了的泥污沉淀物。这些固体会从槽底被移去。这时从这个槽流出的液体要受一次化学的处理,借以消灭污水内的所有有毒细菌。经过消毒之后,它们就可以流入河中不致污染河水了。正如上文提及过,有些由净化槽移走的净化泥污沉淀物被带进通气槽,目的在使它们可以加速分解继续流入的污物。
另一个处理下水道废物的程序是有些人所谓的“徐徐过滤”法。这个方法是使液体的废物徐徐流入一个含有石或矿渣的过滤器。这个过滤器所做的不是滤清的工作而只是提供一个“表面”,使好氧性细菌可以在其上繁殖。当下水道的污物移动,徐徐流入过滤器的表面时,细菌便可以有机会将有机的废物加以分解。
妨碍进步的障碍
没有人期望这些处理下水道废物的方法可以恢复莱茵河原来的洁净。将废物净化到百分之百会花费太大,所以根本无需考虑。以上述在卢特撒克斯哈芬城的大化学工厂处理下水道废物的经验为例,它只是部分地净化废物而已,但单是这项设备的建设费已达四亿五千万马克之巨a。此外,每年尚要负担七千万马克的维持费。若以所消费的能来说,这等于一个有居民五万人的城市所消费的。
虽然余剩下来的净化泥污沉淀物可以作肥田料用。但是再加以处理又需要费用。所以,赞成大规模处理下水道废物的人看来甚少。
那么,关于每日倾倒在莱茵河中数以千吨计,细菌不能分解的化学废物又怎样呢?某些清洁剂特别麻烦。它们筑起山一样高的泡沫,悬浮在水面一段很长的时间。虽然它最后会消散,但是这些清洁剂留下来会变成有毒的污染物。油亦是一种污染物。它一旦侵入水中便不容易清除。有时甚至会渗入食水之中,使食水变成不宜于饮用。
由于花费太大和其他难题,许多人觉得若想减低莱茵河的污染,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投入河中的污染物。但是这方面似乎看不见有显著进步的希望。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方法要求许多人降低他们的生活标准。不幸的是,许多人宁愿忍受水的污染而不愿放弃现代工业所供应的舒适生活。还有,视商业利益为生活上最高目标的商人必然会反对减低他们工业上的产量。
污染,其实只是人类自私和贪婪的另一个证据而已。这个问题和其他世界性难题的解决只有靠全能的上帝在他“败坏那些败坏[地球]的人”时才会实现。——启示录11:18。
[脚注]
a 西德一马克现约着于美金三角九仙。
[第29页的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荷兰
比利时
西德
莱茵河
列支敦士登
瑞士
法国
义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