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宜于钻孔的奇妙设计
你在林中漫步时,一阵急速的轻轻敲打之声吸引了你的注意。不错,一头啄木鸟正在敲啄树干,可能是要寻找昆虫或昆虫的幼虫。或者,啄木鸟正打算开个树穴营巢。这是世上多处地方所熟悉的景象和声音,因为除了马达加斯加和澳洲某些地方之外,啄木鸟到处可见。
一头啄木鸟可以在不及三秒钟之内将它那凿子般的长喙敲啄树干或树枝四十四次。它怎能有力量继续这般敲啄而不弄得头昏脑胀呢?
答案看来在啄木鸟的头的奇妙设计上。在鸟脑和坚韧的脑外膜之间的空隙非常狭窄,因此比同类而不啄木的鸟的较阔空隙含有较少液体。这项特色看来可以减少从打击和震动而产生的液体冲击波。同时,密度较高和海绵质的脑盖骨使这个重要器官不能动弹。此外,将头骨和喙连结起来的海绵质弹性组织有吸震能力;伸展在啄木鸟头部和耳后的大块肌肉也有类似的作用。这些肌肉除了控制舌的动作之外也能发挥吸震功用,垫着头部和阻止头部转动。
啄木鸟身体的其他部份也同样地设计奇妙,宜于这种活动,例如腿、足、尾和舌等。
请察看一下啄木鸟的腿。它的双腿短小强壮,对于从垂直的位置攀缘十分理想。足有四趾,第二和第三趾向前,其他二趾向后。第四趾也能向横和向前。每趾有锐利的弯爪。因此每足均能发挥钳子般的功用,使啄木鸟在攀缘树干、树枝、悬崖甚或建筑物墙壁时能紧抓不坠。
啄木鸟的尾对它的生存也有所贡献。它在啄木鸟连连敲啄时作为身体的支柱或支撑物。构成鸟尾的十二根坚硬羽毛排列得像盖瓦一般,一根叠在另一根的顶上。在换毛时,中央两根特别坚强的羽毛要等到新羽毛长成和能够支撑鸟体时才脱落。
啄木鸟的舌头是另一项值得留意的特色。它与舌骨相连,舌骨是围着头骨环,因而能把舌头伸出喙外相当距离。以绿色啄木鸟而言,舌头可以伸至喙外四寸(10公分)。长舌上面盖着一层厚厚的黏液,把舌头从喙中弹出弹入,便可以捕捉匿在隐密处的昆虫或幼虫。有多种啄木鸟舌端坚硬如角,长着刚毛。幼虫一遇这些刚毛便被刺死。有些啄木鸟的舌作调羹状舌端的刚毛丛设计成好将蚁群和白蚁一气舀尽。
啄木鸟怎能确定树皮之下是否有美食藏匿呢?通常是倚靠敏锐的听觉。它啄了一会,然后停下来一会,可能是探察下面有任何昆虫骚动的声音。同时,昆虫所挖的通路无疑会在啄木鸟敲下去时声音有异。
不错,啄木鸟的构造的确设计奇妙!鸟头的内部构造可能使人领悟到在将来制造较安全的护头器。但对于啄木鸟,这种优良设备是生存所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