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8 10/8 10-12页
  • 戒毒者的自白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戒毒者的自白
  • 警醒!1978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毒品的作用
  • 认识南施
  • 欺骗和规避
  • 寻求改变
  • 寻求所需的力量
  • 我的粉红色小书
    警醒!2009年
  • 毒品祸害可望根除吗?
    警醒!1999年
  • 保护你的家人避免吸毒的危险
    警醒!1971
  • ‘最珍贵的礼物’
    警醒!199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8
《警》78 10/8 10-12页

戒毒者的自白

你若结识我们,可能认为我们看来与你所遇见的其他青年夫妇无异。差别的是南施和我都曾是瘾君子。也许我们的故事能帮助其他受毒品奴役而又希望摆脱奴役去过正常生活的人。它同时也许能帮助那些有儿女去玩弄毒品的父母。

当我回顾十余岁开始吸毒时,我为当时危害我们生存的可怕事情而吃惊不已,因为当时实际上,仅是生存而已。

南施和我都未曾尝过所谓“不幸”儿童的滋味。我们住在“高尚的”郊外住宅区,出自也许被列为典型工作阶级和中上的美国家庭。我们的父母可能认为他们正在“安全”地区教养儿女。可是让我指出一项非常重要之点。

那便是,在保护儿女不受毒品诱惑方面,没有所谓地理环境安全这回事。父母们许多时自我安慰,认为吸毒情况仅与居住环境不佳的人有关。但事实不然。吸毒实际上已渗透社会的所有阶层。一个人若想要毒品就必然买得到。这是关乎推动力而非地理环境的。

例如,我是由敬虔、勤恳的父母教养长大的。我享有快乐的童年,并进入正常、活跃的生活。我懂得工作的价值,在家庭中负起自己的责任。我在学校是甲级学生,对理科和数学深感兴趣。我立志要做个飞机师或太空人。约翰·奇连是我少年时心目中的“英雄”。

但事实是,当我长到十余岁时,我厌倦了生活。我喜欢寻求“刺激”,于是去犯小小的罪行——“仅是玩玩而已”。就在这时候,1964年左右,我全家迁往纽约一个繁荣的郊外小镇居住。

在驾车前往新住宅时,我记得当时决心要改变生活方式,不再与行为方正的所谓“四方木”青年为伍。我开始寻求志同道合的友伴。我们以敢作敢为相竞。我希望成为同侪当中的“大人物”。吸毒遂无法避免。父母对于我在思想和行为上的改变毫无所知。

开始吸毒很简单:一位“清白的人”吸一枝大麻烟;然后接二连三。不久之后我进而使用迷幻药、海洛英、巴比通,以鼻吸清洁液,我尝试每一样东西!

毒品的作用

有一天,我和朋友拿着哮喘药粉。我们尝试吞服、饮用、吸食、鼻吸等方法。结果因麻醉而精神恍惚。但我仍能回到家中。那时家人正在进晚膳。我努力要坐下桌旁,但感觉到桌子和食物都在天旋地转。没有一件东西是静止的。

我从桌旁跌跌宕宕地摸索上楼。这是我最后记得的事件。母亲发现我躲在妹妹的衣橱里,光着身子在黑暗中玩洋娃娃。她亮着了灯时我跳起来,跑落客厅,但在楼梯倒下。父亲用力按着我直至救护车到来。医生及时诊治,开服解毒剂,我遂不致一命呜呼。

我甚至在这样的死里逃生之后也不后悔,以后还有数次发生。然而,在我脑海深处,我却有点罪咎感。

认识南施

后来成为我妻子的南施出身中上家庭。她父母给予她一切享受。她学会一切高尚举止,使见者都认为她与众不同。她可以预见的前途是要享受多年学校教育然后嫁与高门。那便是说,从她的社交圈子中拣选一位有力供应她惯常生活方式的青年为偶。

南施的家人大约在她进中学的时候迁来我们的镇上。有一天我邀她出外。她拒绝了,因为我在青年群中是有名的吸毒者。可是,由于吸毒的流行,我们镇上已有不少青年吸毒,包括南施在内。

她也开始吸食大麻。她是想逃避现实或找寻刺激吗?不然,她仅是好奇而已。不久我们便经常约会,一同去满足毒瘾。两个出身“高尚”家庭和“高尚”住宅区的正常孩子遂成为毒品的奴隶,并从事与吸毒有关的行为。

欺骗和规避

南施和我绝不与父母讨论我们的吸毒习惯,事实上,我们对父母已作出颇大的欺骗。他们也许怀疑,但我们矢口否认。他们也许稍有所知,但却宁愿自欺而相信否定的一面。我确信母亲仍把我看作“普通的美国男孩子。”

我们的拿手欺骗方法之一是,吸毒之后在回家前喝一罐啤酒。我回家后会勉强登楼,我的父母会说:“啊,他不过多喝了一点酒!”他们不愿承认儿子可能吸过毒,而宁愿相信儿子染上另一同等有害,而较被社会所接纳的癖好——饮酒过量。

镇上的警察已怀疑我吸毒,但他们从未在我身上搜出毒品。我曾多次被截停搜查。我在十七岁时曾被带到警察所,他们把我当做一块肉般绑起倒挂。警察继续在我腹上和身上又打又踢。他们企图恐吓我,要打坏我。我了解到他们的憎恨。我在他们的镇上代表着罪恶。但他们对我的恐吓无济于事。

寻求改变

南施和我度过了十余岁的少年时代后,我们开始考虑到将来和继续吸毒对我们的影响。我们觉悟过来和对我们的恶习发生恐惧,因为它的有害影响是不能否认的。

使用麻醉药相当时间之后,便很难与别人谈得来,表达自己意见或清楚地思想。这人会感到孤立和无法与人沟通,特别与不吸毒的人为然。极度灰心,退缩甚至侵犯的情绪不断涌现。我们头脑较清醒的时刻已逐月减少,我们意识到应该停止了。我们若想生存便要逃出吸毒的环境。但是方法如何呢?

我决定要急遽改变我的生活。这样也许能帮助南施。我加入美国海军。但甚至在那里我也逃避不了毒品,到达训练基地不及数星期我就能辨认出谁是吸毒者,我不久又再继续吸毒。我无法逃避。

最后,在军中假期时我向南施求婚。我们彼此相爱;也许共同生活较好一点。她应允了。我们在下个假期结婚,南施在海军基地附近建立我们的家庭。我们也继续吸毒。

我们愈来愈多谈论关于世界情况、世事的无望和应该怎样处理我们的难题。深知若要有任何前途,我们都必须戒绝吸毒。但我们也感到自己没有这种力量。吸毒者声称能在任何时候戒毒,他仅是在完全清醒而决定尝试之日有此感觉而已。

可是,回顾既往,我意识到有些十分重要的事已经发生在我们当中。我们的动机已改变了。我们不再渴望寻求刺激、满足、好奇心或与一群旧友交往而受其接纳。但我们仍要在惊惶、无望之中拼命找寻出路。

寻求所需的力量

南施找到一份当地餐馆女侍应的职业。这是发生在我们当中最重要的事的前驱。她有一天和另一女侍应谈论一项问题,那便是,关于鬼屋。那位少女说她最近学到关于鬼灵的有趣知识,并询问可否让人前来我们的汽车住宅讨论这项问题。南施答允了。数日之后有一对青年夫妇前来探访,他们是耶和华见证人。

我们首次查考圣经是以《导至永生的真理》一书为辅的。我们讨论“有邪恶的灵体存在吗?”一章。这次讨论使我们在多方面大开眼界。不但我们提出的邪灵问题获得解答,而且从圣经所说,关于我们的时代和将来,获得造就信心的展望。我们二人感动到仅在一个晚上便一口气读到许多圣经知识。我们感谢地接受见证人的邀请,建立每周的免费家庭圣经研究。前途的希望突然露出曙光。

南施和我接受随后数周所学的圣经真理。这些真理多么饶有意义。我们终于看出地上痌疭的真确解决方法,并以有效、可行的方法摆脱本身的疾苦——吸毒。在以后多周的研读中,我们获悉何以要尊荣耶和华以及在生活上尊重他的原则。我们了解到真正基督徒爱心的意义,并且意识到这种爱心的确存在于耶和华的基督徒见证人当中。我们获悉上帝建立了由基督统治的王国以及为人类所预备的祝福。最重要的是,我们获悉这些祝福在不久,在我们的一生中,便会实现。我们的信心日益增长。每天都希望将所学知识与更多人分享。

我在海军的任期结束了,南施和我告别了曾经在圣经真理方面大有助力的那些人。我们回到自己的家乡小镇,但不是回到旧日社交圈子。反之,我们把时日用在继续研读圣经方面及与耶和华见证人交往。

我们二人虽不能说是容易,但已能够达到我们的大日子,那便是吸毒在我们生活上再无余地。在价值和能力上均远较伟大的东西现时正充满我们的生活——上帝的道的真理和永远事奉耶和华的愿望。很庆幸地,我们已达到决定希望把新生呈献给耶和华而受浸的程度。我们遂在1972年十二月二日受了浸。

今日,吸毒的磨难已成过去。我获得权利在当地的耶和华见证人小组作助理仆人,南施在见证工作上也十分活跃。我们二人均忙于教养我们的可爱小女儿利百加。我们现时的快乐超乎想象。我们已把戒了毒的生活用在今日全球唯一永久和有意义的工作之上:帮助别人学习耶和华的永恒旨意及如何获得他的保护和祝福。——外稿。

[第10页的精选语句]

“母亲发现我躲在妹妹的衣橱里,光着身子在黑暗中玩洋娃娃。”

[第11页的精选语句]

“我们的拿手欺骗方法是,吸毒之后在回家前喝一罐啤酒。”

[第12页的精选语句]

“讨论的题目是,鬼屋。”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