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卢巴族鼓声传语
《儆醒!》杂志驻尼日利亚通讯员报道
到拉哥斯观光的一位游客正在与人谈得起劲。但他的谈话突然被一个中止姿势所截断!他感到愕然,继而现出困惑惊异的表情。他小心倾听了一会,转过头去好像要听清楚一点。他困惑的表情更加深刻。他最后望向他的同伴,同伴差不多要笑出来,他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那时声音已愈来愈近。像是鼓声,又有点像语声——一种陌生的外国语声。但绝不是人声。声调虽然抑扬变化,却听不出清晰的字音。可是它与游客所知的乐器音调又完全不同。
其实,它的确是乐器的声音,它是约卢巴族传语鼓的声音。
鼓语
这位朋友如今有机会叙述和解释鼓的使用。他首先解释在尼日利亚约卢巴族人的所在地和西非说约卢巴语的社会是用多种大鼓来打出鼓语的。这是短途的传讯方法,在习惯上,大鼓用在传语比用在歌舞伴奏方面还多。
这种方法是行得通的,因为约卢巴语是音调的语言。拼法完全相同的多个字词在普通会话方面要把音调和基音变化使用来定出不同的意义。鼓声模仿语言的音调和节奏,因此鼓语仿佛是说着约卢巴语一般。这种鼓语和其他民族的鼓声咚咚大异其趣,其他民族的鼓声不能模仿语言,但可以把讯号传达至遥远地方。
用鼓声传语要经过多方训练。鼓语由一套通常组成为‘阿尼基’的惯用语构成。‘阿尼基’是各个家族特有的表达方式,等于是家族的地位、职业、宗教或传统的象征。熟练的鼓手必须学懂多个不同家族的‘阿尼基’。他同时要熟习模仿说话音调的打鼓技术。
因此未来的鼓手必须自幼就从师学艺,以期有充分时间去操纵那复杂的技术,包括练成灵敏的触觉和机巧在内。在传统上,打鼓是若干家庭世代相传的职业。这种技术由父传子,因而保持高度水准。
鼓的型式也有多种,用来传话的鼓全都是抽空的木所制的。‘敦敦’是用途最多的传语鼓。它由五个鼓构成。其中四个是盛沙时计形的压力鼓,一个是浅底半球形的鼓。
鼓手通常把‘敦敦’用阔皮带跨悬在左肩和挟在左臂之下。他把皮带上的压力交互收紧和放松使鼓声的音调或高或低。皮革或皮带连贯着鼓皮的两端。它们安排得这样紧密以致熟练鼓手的每一下手势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到鼓皮的每一部分。使用鹤咀形鼓槌的鼓手差不多可以用鼓打出八个音阶的调子。
‘敦敦’除了用作传语之外,职业乐手也用它们演奏传统音乐。当鼓手们在社区酋长的私人乐队中服务时,他们会以颂扬的鼓声宣布酋长的莅临。
当一个家族在列队游行时有鼓声伴奏,传达家族的赞美时,这些鼓声使探访拉哥斯的游客深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