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帝冈重燃地狱之火
《儆醒!》杂志驻法国通讯员报道
“梵帝冈发出严厉警告。”“重访地狱。”“地狱发不起火来?”“教会定要坚守关于来世的教义——基督徒为此而苦恼。”
以上是报章和杂志对梵帝冈信仰教义组前年发表的有关地狱的书函所评论的文章标题,这封书函是教皇若望保禄二世所正式承认的。
这封官式书函提醒所有天主教高级教士和神学家“要对信仰的基本真理具有完全的信心。”其中包括“魂”在人死后继续生存,“义人在天上享福”和“受咒诅者在‘地狱’受永劫的惩罚”等。
论到教皇所认可的这些梵帝冈教义,巴黎的《世界报》写道:“关于地狱,罗马教会提醒人说这种惩罚是真实和‘永远’的。这项教条无疑是在现代人心中惹起的最大难题之一。……它是一切教条中最令人沮丧和不足信的。曾经取代宗教法庭的罗马教会严厉地以之提醒我们,既没有注解也没有诚意去解释。”
近年来的“冷地狱”
这项‘地狱真实性’的严厉提醒使诚恳的天主教徒更加惊异和沮丧。何以故?因为多年以来天主教教士已把地狱永火主题淡然置之。法国《快报》周刊强调这点,它写道:
“地狱在经过多年有意无意间被人遗忘之后又再度成为新闻。……它其实是一项未经讨论的题材。自各教会宣扬地狱以来三十年已经过去了。天堂和炼狱之说也没有较好的功效。新一代的天主教徒很少甚至没有接受关于永生的教育。”
天主教教士被变革之风吹来吹去。科技的进步、旧日殖民地主义的结束、人权的扩大、民众教育的普及。这一切均有利于教士们多点传讲关于现世而非来世,尤其是地狱。
在天主教国家,例如法国的教士和饱学的天主教徒看来,“冷”地狱已成为时尚。他们的解释是现在已没有人依然相信上帝会使人在实际的火中永远受苦。反之,据说被定罪者的永远受苦是被褫夺权利,永远不得见上帝的面。
地狱“冷却”的观念反映在近年出版的天主教参考书上。例如,一本《天主教字典》声称:
“神学家把被定罪者的惩罚划分成丧失和感觉两方面,所谓丧失是指我们的主所说,‘你们这被咒诅的人,离开我吧,’于是归纳为剥夺面见上帝的权利。……丧失的痛苦是因丧失关于天上福乐的知识而起的。”
可是,教皇保禄六世早在1968年已开始重燃这个“冷”地狱之火。后来,他在“信仰宣言”中重申那些继续拒绝上帝的爱的罪人“会进入不灭的火中。”在为教皇若望保禄二世所认可的这封近期书函中再度提醒天主教徒说地狱仍是一处十分可怕的地方。
中世纪的恐吓抑或现代教条?
“你一入这里,就绝无希望了。”这是但丁的《地狱篇》在地狱门上的题句。这篇14世纪的诗章把地狱描写为深坑,其中分成9个环,通到地球内部撒但所居之处。每个环代表痛苦和刑罚的增加程度。
这位中世纪的意大利诗人以想象的文字描述罗马教会的初期和当时流行的天主教教条。多个世纪以来艺术家们描写在地狱受苦的惨状。在世界各地博物馆和多间天主教堂所见的名画“最后审判”便是一例。这是梵帝冈西斯廷教堂内最著名的米盖朗琪罗的大壁画,据说委派他绘画的一位教皇保禄三世见了也吓得要死。
欧洲许多罗马式和哥德式建筑的大教堂的正门雕刻也令人胆寒。例如,数百万往访巴黎的游客见到圣母院中央入口顶上的“最后审判”石刻时都感到不寒而栗。无可否认,各种艺术作品所描写的是实际上的肉体苦刑。
“是的,”受过现代教育的天主教徒会回答说,“但这些艺术作品所描写的仅是表明在中世纪利用地狱永火教条恐吓‘无知的魂’去事奉上帝而已。今日,开明的天主教徒知道‘最后审判’的情景仅是象征被褫夺面见上帝权利的罪人在精神上的痛苦而已。”
但此说的漏洞却使天主教会陷入窘境。倘若一切艺术品所描写的地狱都是误传的,为什么梵帝冈里面最著名的艺术品却是两位教皇(克里门七世和保禄三世)所下令制作的呢?另一方面,倘若这是教会正式教条的真实描绘,那末,为什么会容许天主教士把这项重要教条淡忘了这么久呢?诚恳的天主教徒不禁怀疑。
“精神磨折”是否使地狱的情形有所改善?
许多诚恳的天主教徒怀疑的另一事情是,即使地狱“冷却”,所受的苦仅限于永远与上帝隔绝的精神苦恼,但这是否与上帝的爱一致呢?法国宗教作家亨利·菲斯特在《世界报》写道:“基督徒所崇拜的上帝是折磨者吗?……上帝是个虐待狂,把受人服从的喜乐置于他顽强的创造物的痛苦之上吗?”
《快报》周刊作出以下的有趣评论:“大锅没有了,但地狱继续存在。据说这是‘人因拒绝上帝而使自己置身于其间的情况。’地狱是隔离的意味……即使在地上的监狱中,单独关禁也被认为是最大的磨折。”“正如现代神学家所解释,地狱的可怕不下于中世纪艺术家所描写的状况。”
一本天主教字典引述天主教“圣”奥古斯丁所说,失丧的痛苦“是这么重大的惩罚,以致我们所知的一切磨折都不能与之比拟。”
因此声称不肯悔改的罪人会受永远的精神痛苦是否比古典的“硫磺与火”地狱有任何改善之处呢?许多诚恳的天主教徒都同意认为,在实际上,磨折人的精神与磨折人的肉体一样可怕。两样的刑罚都和上帝公平与慈爱的圣经概念相反。
上述的《快报》周刊文章提出问题说:“一位仁慈的上帝怎会使他的创造物永远受苦呢?这是一项基本的问题。神学家那似是而非的答话是上帝对人类自由的爱心的最终结果。”此说是否合乎逻辑呢?
圣经怎样说?
颇有趣地,当梵帝冈重申地狱教条之后,菲斯桂特在《世界报》发表一篇题名为“地狱的火熄了吗?”的文章中声称:“若要相信地狱存在和并非空虚,就要克服许多障碍才行,最明显的第一个障碍便是死后生存问题。”不错,人若在死后没有一个非物质的魂生存,那末关于“来世”的教义例如地狱边缘、炼狱和地狱等有待魂去居住的地方都要崩溃。
圣经对此有什么说法呢?且看天主教学者们怎样作答:
“阐明身体与魂的区别毋过于圣经所述。”——《圣经辞典》,韦高洛斯编纂。
“‘魂’的概念,意即纯粹的灵、非物质的实体、与‘身体’分离的东西。……此说没有存在于圣经中。”——法国卢昂神学院圣经教授佐治·区素。
圣经清楚指出:“犯罪的魂必死。”(以西结书18:4,20,《天主教杜亥译本》)这不但表明人的魂并非生来不死,而且表明怙恶不悛的惩罚不是磨折(不论身体或精神上),而是死亡。圣经进一步说:“因为罪恶的报应是死亡;天主的恩宠是永远的生命。”(罗马书6:23,《新经》)永远的生命或永远的死亡乃是上帝摆在他的创造物面前的选择。——约翰福音3:16,36;申命记30:19,20。
被若干圣经译本误译成“地狱”的希伯来和希腊原文(希伯来文‘希屋尔’;希腊文‘海地司’)的意思是死人坟墓的总称;死者若非从坟墓复活便是遭受永远的毁灭(希腊文‘矶汉那’),a小心阅读圣经会使任何诚恳的人确信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马太福音25:41,46)是毁灭的象征,亦即“第二种的死”,从那里是得不着复活的。——启示录或默示录20:9,10;21:8。
“上帝就是爱。”(约翰一书4:8)地狱永刑的教条大大误传了真正基督徒所崇拜的公正仁爱的上帝。纯真崇拜的动机应该是爱而非病态的恐惧。(约翰一书4:16-19)由于重燃不合圣经的地狱之火的教义,梵帝冈的确玷辱了上帝。
[脚注]
a 若要获得更详细的圣经证据,请参阅守望台圣经社出版的《人的希望仅限于今生吗?》一书。
[第29页的图片]
西斯廷教堂内米盖朗琪罗名画“最后审判”的一部分
[第30页的图片]
法国莱因姆大教堂的“最后审判”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