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1 11/8 24-27页
  • 把音乐放在适当地位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把音乐放在适当地位
  • 警醒!1981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爱好音乐
  • 开始音乐生涯
  • 音乐方面的成就
  • 我想相信的事
  • 另一乐手予以帮助
  • 新的生活方式
  • 保持平衡
  • 我一度以音乐为我的一生所寄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3年
  • 二十世纪的音乐——对你有什么影响?
    警醒!1973
  • 一位歌星找到远较优越的东西
    警醒!1979
  • 你所选择的音乐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4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1年
《警》81 11/8 24-27页

把音乐放在适当地位

在美国费城,那时我才是8岁的孩子,我自觉有点与别不同。有一天,我拿起刀片刺割手指,想着若像别人一般皮破血流,便会遭逢同一结局——有如近邻的那人一般死去睡在棺里。我看着血液涌出。“宾尼·高逊,”我对自己说,“你也是会死的。”

在以后的5年左右,当我在独处时,死的观念不时浮现脑海。我俯视自己双手,看它们移动,一会儿自言自语,一会儿对镜自照,我心里发慌,因为知道自己有一天会不再存在。

我不愿死,只愿活下去。但似乎从那时起,我就和时间赛跑,因为一生的时间并不太长。

爱好音乐

由于我对音乐表现兴趣,在9岁时母亲已使我开始学习钢琴。14岁时学习次中音色士风,我非常爱玩这种乐器。李安奴·韩顿每次来伊利剧院演奏时,我留意每一音符,并希望自己能像他的著名色士风手阿烈·高伯奏得那样好。

大约在这时候,世界第二次大战方酣,我们一群有志的青年乐手聚集一起锐意练习。有一次在我家练习时,一位年长的熟人对我们说:“终有一天你们所有人都会吸烟、饮酒和吸毒。”我义愤填胸,告诉他我们心中只有音乐。可是他把话说了又说,并补充说:“等着瞧吧。”

他在我心中激动的愤怒变成了一股防卫力量。我决心要成为一个“清洁的”乐手,虽然我能避免这种种习惯,但不少从前的朋友,包括当晚在场练习的人在内,后来都成了这些习惯的受害者。事实上,其中有些人已因过度吸毒而死去。

开始音乐生涯

1948年我进入华盛顿市的霍华德大学准备作学校教师。但我真正爱好的依然是音乐。我梦想成为国际知名音乐家,于是尽力苦练色士风。哲学、演讲或诸如此类的科目能帮助我把乐器奏得更好或编出新的乐曲吗?有一天我执拾行装离开,永不打算重返学校了。

我认为自己已经进入了音乐世界,因为离开学校之后已在当地夜总会作过不少演奏。我为每个乐队编曲(17首)的代价是7美元,各乐队都演奏我所写的东西。我志不在钱,只想得到经验。

我回到费城家中时应邀加入一位名歌手“布慕斯”积克逊的乐队。乐队的钢琴手是泰特·第马伦。作为编曲家,他曾是我心仪的人物之一。我感到自己终于得偿所愿了。

音乐方面的成就

后来,我加入另一乐队,在空闲时候写作爵士乐曲。在从一城至另一城旅行时,把这些乐曲给予各地的乐手演奏。

“啊,宾尼,记得我拿去纽约的那首乐曲吗?”有一天在街上遇见一位乐手约翰·哥特尼问道。“原来,迈尔滋非常喜欢它,我们把它录了音。”

我又惊又喜,因为迈尔滋·戴维斯是著名的爵士乐录音家。那首“同门者”的录音使我开始成为爵士乐曲的作曲家。

此后,似乎许多人都想我为他们作曲或改编。结果,我每天都在作曲。我希望使人确信我作的曲虽是爵士乐,也有悦耳的旋律。后来这种表现成了我的标志,使我成功地作为爵士乐的作曲家。同时开始以演奏次中音色士风知名。

1956年“迷眩”乐队的基利史柏邀请我加入他的乐队。他刚从美国国务院主办的中东之行回国,又打算乘船作南美之行。与他一起时我首次赢得强音国际爵士乐会选为“次中音色士风新星”和“编曲新星。”基利史柏的乐队后来解散了,我决定留在纽约以便在音乐界活动方面获得巩固的地位。

我想相信的事

当我在纽约时,耶和华见证人来我寓所探访。我感到他们是虔诚的,但只是浪费时间而已,谁有时间去阅读宗教杂志呢?他们一走我就把杂志投进废物箱里,可是,我留下一个深刻印象,他们是多么殷勤有礼。

有一个星期,在纽约阿坡罗剧院工作时,我留意到一对夫妇在舞台入口处手持杂志。那些杂志是《守望台》和《儆醒!》我对自己说:“啊,不!不要连这里也来。”但我同时留意到所有乐手,甚至有些颇为崖岸自高的,都对他们仁慈有礼,我无法了解。后来才知道那位男子,保罗·怀特以前曾从事娱乐事业,熟悉许多艺员。他和妻子专门对娱乐圈中人士谈论上帝的旨意。

他们终于来到我面前。我聆听他们谈话仅是出于好奇。这时我才知道为什么别人对他们这么敬重和专注。他们是我所遇见的人中最仁慈温和的。但他们所谈论的事情在我听来仅是幻想——整个事物制度终结,新的规制取而代之,其中的人会在地上享永生的幸福。——彼得后书3:13;启示录21:3,4。

我想相信,倘若是真的话。但是怎么有可能呢?我从未听过费城信心圣幕教会的路易士“牧师”谈论这些事。我在芝加哥皇室剧院演奏时再见到保罗·怀特夫妇,后来他们又在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和我谈论。我想,“他们是真的专心致志或疯狂,或两者兼备。”

另一乐手予以帮助

数年之后阿特·花玛和我组成一队名为“爵士特”的乐队。一位伸缩喇叭吹奏手,汤姆·麦坚托加入了我们一队。后来我们知道他正与耶和华见证人研究圣经,他将所学的知识和他所遇见的每一个人谈论——女侍应生、俱乐部主人、洗手间服务员、乐队同事和赞助人等。我从未见到他精神沮丧或感觉难为情。

我们经常用旅行车前往各个市镇演奏。汤姆和我们一起在车上时,话题便会戏剧化地转到圣经之上。众人时常都想证明汤姆说的不对。可是他会打开圣经,说:“你查考一下吧。”

众人不久便感到苦恼,因为说来说去汤姆都是以圣经证明他是对的。他们甚至以投票方式阻止他再谈自己的信仰。但是,一件奇事发生了。汤姆所提出的资料只是引起众人的好奇心为止,以致他们无可避免地带入到圣经话题,通常是以问题开始。因此在旅行车上的圣经讨论就永不停止。

当汤姆和大家一起时,他告诉我一些事,这些事在他离去之后也不断在我脑中萦回。“你正做着许多合宜的事”,他说,“但你不会因此得益。”他的意思是我必须在生活符合上帝条件的全部而不仅是一部分,才会获得上帝的永生恩赐。——罗马书6:23;约翰福音17:3。

这时我感到需要获知上帝的旨意是什么。因此当稍后在乐队解散时,我和妻子波比回到纽约,开始与汤姆研究圣经。在研究当中我对于许多怀疑已久甚至担忧已久的事情都获得了解。我在童年所害怕的事是不对的——人有机会可以避免死亡。我获知人类原本是不必死亡而是可以永远生活在地上乐园的。借着耶稣基督的牺牲已为人打开途径,使人终于享有永生的前途。——约翰福音3:16。

新的生活方式

之后不久,在1967年,我们移居洛杉矶,我希望编写电影和电视剧。我有不少乐坛朋友都已去了西岸,他们不断邀请我,“来吧!”我依言而行。

在洛杉矶,我一心致力在事业上,暂时丢下了色士风,集中精神编剧。这时我写了多出电视剧如《不能完成的使命》和《鹧鸪家庭》和其他电影剧本。我在物质方面非常顺境,但却没有时间顾及其他。当我最初来到洛杉矶时,想着一有立足之地就尽快找寻耶和华见证人。这件事从未实现。我在物质上所获愈多,便愈想增添,正如圣经在传道书5:10所说一般。——马太福音16:26。

后来有一天我回家时妻子在门口相迎说,“你猜猜有什么事发生!见证人今日来过了。”她说他们会在下周再来。我们后来获知汤姆·麦坚托请求某位与我有同好——当然是音乐——的人来我家探访。结果,阿尔·卡韦连夫妇前来,阿尔曾是一位成功的乐队领导者。

我们重新研究圣经的结果使我们开始对圣物培养真正的体会。后来,我和妻子以水浸礼象征献身事奉耶和华上帝。在进至基督徒的成熟之后,我终于受任命为小组的长老。

保持平衡

不错,我爱好音乐。我时常和经常祷告,关于爱好方面希望保持基督徒的适当平衡。我意识到不论把乐器奏得多么好,所写的歌曲或剧本多么出色或在其他事上多么成功,但没有一样或者全部能够使我配得生活在上帝的新规制里。自从献身事奉耶和华迄今已有12年以上了,事实证明我们在属灵方面必须留意保持平衡。

例如,我在受浸之后不久就开始错过基督徒聚会。音乐再度排挤了远较重要的属灵事务。可是有一位基督徒长老仁慈地促请我留意自己的情况,感谢他的帮助,我作出调整。音乐界中的名与利在我的生活上不再是重要的事。这是否意味到我放弃作为乐手和作曲家的工作呢?

不然。我了解到这种工作能使人暴露在恶劣环境之下——许多乐手牵涉到吸毒和不道德。但是你能认为有任何俗世职业环境,不论是专业或副业的,能够完全免除不忠实、贪污、不道德、醉酒、赌博或诸如此类的事吗?上述各事,甚至吸毒,现时已在社会所有阶层流行。人若从事任何职业都难免耳濡目染。

那末,基督徒的灵性健康若为了职业而受到影响,就应该加以留意,我个人便是一例。我采取多项必需步骤去保卫自己的灵性健康。同时,作为演奏者,我有机会对许多娱乐界中人士谈论关于上帝王国信息,他们是其他见证人所难以接触到的。

音乐在我的生活上现时比早年更加不受重视。事奉耶和华的权利才是我最宝贵的财产。耶和华希望他的百姓快乐,而我是快乐的。此外,我深信倘若得享生活在新规制的奖赏,我就会永远快乐,不管有没有色士风。——外稿。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