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5 10/8 19-20页
  • 奥运会的丧钟?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奥运会的丧钟?
  • 警醒!1985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长期的影响
  • 奥运会——真的“为了运动的光荣”吗?
    警醒!1985年
  • 挪威奥运会——理想就是一切?
    警醒!1994年
  • 奥运理想快成泡影
    警醒!2000年
  • 奥运理想陷入险境
    警醒!1985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5年
《警》85 10/8 19-20页

奥运会的丧钟?

1984年5月8日:

“苏联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不得不宣布苏联选手团不可能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

这颗炸弹就此落在奥林匹克运动世界之上。苏联取消参加洛杉矶的奥运会。仅在数日之内,其他共产国家也步其后尘。

什么促使苏联突然退出奥运会呢?据苏联官方通讯机构塔斯社的声称,主要的动机是为了安全。他们辩称,“政治性的反苏示威正预备进行,苏联国家奥运委员会、苏联选手和官员正受到公然的威胁。”他们补充说美国当局的态度“严重地违反了奥运的理想和传统。”

但安全问题真的是苏联行动的幕后动机吗?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事务中,可能还有其他动机吗?在分析超级强国世界中恍如“棋”赛的动态时,西方的报道机构指出促使苏联退出奥运的另一可能性。一言以蔽之——政治。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声称:“自从美国拒绝参加1980年在莫斯科举行的奥运以来,苏联一直有报复的可能性。”因此不少观察家认为苏联的行动是以牙还牙式的报复,但同时带有其他枝节。1984年是美国总统选举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声称:“这个疲惫的世界再度以沮丧的心情看着奥运成为大国的政治道具。……联合抵制的真正影响力是在政治方面。”文章补充说,“抵制行动的主要目标是朗奴·列根(雷根)。”《新闻周刊》则说莫斯科投下的炸弹“乃是克里姆林宫对朗奴·列根表示加深敌意的严厉讯号。”《纽约时报》的一位作家认为“克里姆林宫所作的决定与近年来美、苏的敌对关系加深有不可分的关系。”

奥运会今次已是连续第五次在若干方面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自1968年以来,奥运会一直被政治问题所污染。它日益成为表示政治上的抗议和愤怒的工具。恐怖分子把奥林匹克运动场编入了他们的流血剧本中。两个超级大国已表明奥运会可以怎样成为他们争夺霸权的工具。因此,合理的问题是,这一切对奥运会的前途会有什么影响?

长期的影响

奥运会在形像受到这次进一步的打击之后而仍能生存吗?若干官员依然表示乐观。据报美国奥运委员会会长西门(William Simon)说,“奥运是坚强的。它虽有这么多的障碍,但仍然是迈向和平的积极力量。”可是,其他的人却怀持较为黯淡的看法。马拉松世界最高纪录保持者萨拉萨尔(Alberto Salazar)说,“我对所发生的事表示遗憾,并且感觉对奥运来说这是一项致命的打击。”《新闻周刊》更坦率地表示,“这可能预示现代奥运本身的最后毁灭。”

不错,关于今后主办奥运会的问题,现时已有不少重大的疑问发生。倘若运动会不断成为好像走卒一般的政治斗争牺牲品,又有那个城市或企业集团愿意接纳组织奥运的财政负担?倘若选手由于国际政治问题而无法保证能够参加,他们愿意作艰苦的准备吗?这些仅是现今产生的疑问之中的几项而已。此外还有不少疑问——国家主义又如何?使用药物又如何?假冒业余运动家参加比赛又如何?换句话说——奥运的理想是否正逐渐衰落?或者正在消逝?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