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问……
我怎样才能讨人喜欢?
希望讨人喜欢乃是人之常情。使更多人喜欢你是你有能力做得到的。可是,有时似乎不论你怎么努力,别人对你还是很冷淡;你每次试图打开话题,总是措辞失当;别人总是最后才邀请你,最后才把你包括在内,最后才找你加入。那么,你怎样才能扭转情势,受别人所喜欢呢?
你喜欢自己吗?
首先,我们要正视一项现实,那便是,没有人能取悦所有人。有些人甚至不喜欢耶稣——尽管他是完美的!(以赛亚书53:1-3)因此,有些人不喜欢你乃是一件无可避免的事。可是,你若连自己也不喜欢自己,就会使这件不愉快的事变成更加难以忍受。你若缺乏自尊心,发觉别人不喜欢你可能使你大为伤心。由于感到不安全,你甚至可能试图取悦所有人,但却劳而无功。
15岁的肖恩发觉这样行简直是弄巧成拙,他说:‘每逢我过度关心要讨人喜欢,极力想讨好别人,别人就感到我[没有自尊心],反而不喜欢我。’
耶稣吩咐要‘爱人如己’,由此表明人有相当程度的自尊心是适当和必需的。(马太福音22:39)因此要认识你个人的价值。无疑你有不少弱点,但要记住你也有不少长处。a
适度和健全的自尊心可以帮助你对一些无意与你为友的人处之泰然,同时防止你过度倚靠朋友关系。例如,年轻的凯莉在一位密友开始与别的女孩来往时感到不安。可是,友情无需是独占的——仿佛全世界只有一个人会喜欢你似的。要有足够的自信而乐意把知己的交谊与别人分享。不错,凯莉后来发现,尽管她的好友另有其他知交,她们的珍贵友谊不变如故!
可是,也许你的难题不是自卑而是性格有点不妥。
精通谈话艺术
塔莉希望自己为成年人所喜。可是,别人若以问题吸引她说话,塔莉的反应非常笨拙,以致谈话不久就中断了。
能够态度自然地与别人谈话的人通常为人所喜。可是,你试图与别人谈话时感到手足无措,局促不安吗?你觉得无话可说吗?更糟的是,你不断把话题集中在自己身上而使别人感觉不耐吗?若然,要培养有意义的谈话艺术。
首先,要养成谈论多个不同话题的能力。例如,你可以谈论最近发生的事情。你若发觉难以拨出时间看报,谈话顾问萨尔诺芙(Dorothy Sarnoff)建议你‘在更衣时留意收听电视或收音机的新闻节目,搜集珍闻作为有趣的交谈资料。’经常阅读《儆醒!》杂志也是使话题日益丰富和增添最新资料的另一方法。
此外,学会怎样使讨论持续下去也是谈话技巧之一。例如,若有人问你周末是否过得愉快,别只是简单地说‘是’而使谈话就此告终。要解释你在周末作过些什么事以及为什么这使你感觉愉快。你可以进一步问对方怎样消磨时间,借此使谈话继续下去。
可是,你若对讨论的题目知得很少或一无所知又如何?或者你对之不感兴趣又如何?圣经鼓励我们‘要顾别人的事。’(腓立比书2:4)因此要试试提出一些问题。别人会因你关心他们所爱好的事而喜欢你。
谈话时要表现良好礼貌。不要独占谈话或在不同意时顶撞别人。(参看提多书3:2。)这样的行为实在惹厌。要让别人有机会谈话。留意双方同意之点而加以发挥。你若觉得在某些重要之点上必须表示异议,要尊重别人的意见而以‘温柔敬畏的心’表达自己的主张。——彼得前书3:15。
知道怎样施与,怎样接受
有意义的恩惠、诚恳的赏识言辞和富于勉励的话——这一切让人知道你顾念他们,而非把他们视作当然。这在讨人喜欢方面十分有效。箴言说得不错:‘滋润人的,必得滋润。’(箴言11:25)使徒保罗曾切实遵行这项原则。请读读使徒行传20:31-38的记载,留意保罗怎样不自私地极力勉励以弗所的同工。结果如何?以弗所的基督徒极之喜欢保罗,一听到他要离去,‘众人[便]痛哭,抱着保罗的颈项,和他亲嘴。’——使徒行传20:37。
你有同样地献出自己——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施与给别人吗?你留意勉励、支持和帮助别人吗?若然,别人就必定喜欢你。耶稣说:‘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路加福音6:38。
可是,反过来说,别人若希望为你做点事,你应该有什么反应呢?有些人也许觉得受惠有点尴尬,于是拒绝接受。可是,作为有礼貌的接受者可以使别人觉得你平易近人。(歌罗西书3:15)有一次,耶稣接受别人的昂贵香膏,它的价值差不多等于一年的工资。(约翰福音12:3-6)要记住,别人也想享有施与的喜乐。要对别人的友谊之举表示赏识,别人会因此而喜欢你。
冒一点险!
无可否认,采取主动对别人表示诚恳的关怀是有点冒险的,特别以初步为然。你也许害怕别人把你的努力看作你的弱点,或者断然拒绝你的好意。这正是一个名叫格伦的青年的感觉。结果,他在与人谈话时态度含蓄和保持距离。可是,格伦很快就留意到,闭关自守的态度并不能赢得友谊。因此他开始对别人表示多点关怀。他说:‘初时我觉得有点勉强,但时日一久,就较为容易了。’如今格伦与朋友建立了好得多的友谊。
诚然,有些人也许对你的主动建交并不欣赏。不过,若有人对你表示冷淡或加以嘲笑,其实有难题的是他而不是你。有许多人会响应你的努力。因此别害怕为了对别人表示关怀而冒点险。
所罗门王说:‘诸般勤劳,都有益处。’(箴言14:23)不错,要获得结果,就必须专心致志。因此要身体力行,再接再厉去赢得别人的友谊。要养成良好的礼貌和优雅的谈吐习惯,对别人的福利表示诚恳的关注。这样,你便会像圣经时代的幼年撒母耳一样“越发受耶和华与人所喜爱”。——撒母耳记上2:26。
[脚注]
a 可参看1983年4月8日的英文《儆醒!》,‘我怎样才能培养自尊心?’一文。
[第14页的附栏]
个人卫生与仪表——的确值得重视!
一位年轻人发觉同辈都避开他。性情不好吗?不,原来这位年轻人忽略了个人卫生。他决定在这方面加以留意——朋友圈子也随之扩大!这是不足为怪的,因为在很大的程度上,你的个人卫生反映出你留意别人的感受。的确,谁愿意和不洁或发出臭味的人为伍呢?
对衣服和个人仪表也必须留意。作家弗兰克(Milo Frank)指出:‘长远来说,你的服装多么昂贵,多么古老或多么新潮,都不是真正重要的事,只要让人感觉到你予以适当留意就行了。你若关心要予人最佳的印象,别人就会关心你。’
不错,你的衣服若污秽不堪或款式极端,就会使某些人另眼相看。可是,这些人是你希望吸引为友的吗?很可能不是。找寻益友而非损友岂不是明智之举?(箴言13:20;哥林多前书15:33)端庄整洁的仪容在这方面对你极有帮助。——提摩太前书2:9。
[第13页的图片]
乐于为别人服务的人通常受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