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问……
何以我应当为别人费力?
“在你的一生中,你以谁的利益为先?”《儆醒!》杂志的一位采访者在挤拥的街头向一群年轻人提出这个问题。“我自己的,”迈克说。“我最先、最后和永远都先顾自己。”十七岁的苏丝说:“如果我要在家庭和自己的福利之间作个选择,我会以自己的福利为先。”
说来可悲,这样的想法十分普遍。一本称为《搁置的一代》的书叙述两位社会学家对1125名学生作了一项调查,要知道青年人主要关心的是自己抑或社会。结果如何?大约有百分之80的人证明“只关心自己,对社会不感兴趣,也不觉得负有义务”。
既然如此,难怪很少人肯为别人费力,肯不怕麻烦为别人做事。有些提倡利己主义的书籍,例如《自私的艺术》或《先顾自己》,竟成为畅销书,它们不外乎教人怎样发展自我中心的行为。正如圣经预言,今日的人多半“专顾自己”。——提摩太后书3:1,2。
可是,你对别人的需求有什么反应呢?例如,你若准备坐下来观看自己心爱的电视节目,爸爸或妈妈却叫你去商店买东西,你会感到愤怒或气恼吗?对于做家庭杂务、与兄弟姊妹分用衣服或房间,或者在‘不方便’的时候为别人作点事,你会极力避免吗?若然,现在就是要作点儿改变的时候了。但是为什么呢?更重要的是,怎样才能改变?
自私心的根源
上帝为他子民所订的律法是:“要爱人如己。”(马太福音22:39)这意味到我们有义务要忘我地敏于照顾别人的需要。可是,我们未必时常都能符合这么崇高的理想,圣经帮助我们明白原因何在。正如创世记8:21说:“人从小时心里怀着恶念。”
我们的始祖亚当毫不关心他的反叛会对别人有什么影响。所以,难怪我们作子孙的生来便有自私的倾向。(参看诗篇51:5。)这种倾向往往在人很幼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来。《父母》杂志评论说:“所有初学走路的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对你的兴趣只限于你为他们做事的时候。”自私心若不加以控制,就可能变成持续的性格特征。
另一项阻止人为别人费力的性格特征是懒惰。(箴言21:25)不错,人若为懒惰所胜,便会制造各种奇怪的借口去避免做事。箴言22:13说:“懒惰人说:外头有狮子;我在街上就必被杀。”
帮助别人牵涉到什么
路加福音10:29-37所载关于善心的撒马利亚人的比喻表明,帮助别人可能牵涉到真正的自我牺牲。耶稣在回答“谁是我的邻舍?”这个问题时讲述一个犹太人被强盗打得半死,丢在路边。尽管犹太人和撒马利亚人之间有种族不和存在,一个撒马利亚人却动了慈心,挺身帮助那从强盗手中受害的犹太人。他用自己所带的油和酒料理那人的伤处,然后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他到客店里照顾他。他付给店主大约两天的费用,并且答应支付任何额外的开销。
这个感人的比喻足以说明为别人费力一事的精义,那便是:要采取主动,使自己成为别人的好邻人。事情牵涉到甘愿牺牲时间、精力和金钱。我们且来讨论一下这样行的若干方法。
为你的家人出力
你最接近的邻人是你家中的成员——父母、兄弟、姊妹。不过,你也许认为最接近你的人应该了解你的忙碌生活而不对你作过分的要求。可是圣经劝谕说:“你们要互相款待,不发怨言。”(彼得前书4:9)为别人出力可能为你带来若干不便,但不要把它看作烦恼,而是看作加强家庭团结的机会。
埃迪回忆说:“妈妈的工作秩序往往使她精疲力竭。但我永不会忘记她开门入来,发觉碗碟洗净了,地板擦净了,餐桌已布置妥当时,面上所流露的欢容。我承认在那些时候我极想去玩球,但为了帮助家人而费力却可使家庭更加团结。”你能想出一些方法去为家中的成员出点力吗?
作基督徒同工的好邻人
使徒保罗说:“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加拉太书6:10)为基督徒同工努力服务会带来很多快乐的结果。——使徒行传20:35。
例如,16岁的克里斯是个耶和华见证人。他乐意为当地会众中一个年长的基督徒办差事。她有一次向克里斯致电求助。她所住的大厦电梯发生了故障,由于她无力爬上五层楼,以致毫无办法。克里斯在抵达时说:“你若愿意,让我背你上去吧。”他于是背她上到五楼!疲倦吗?当然。但克里斯所得的奖赏不但是这个年长朋友的感激,而且深知这样的行动是耶和华所喜悦的!
可是,你不必等到这么戏剧性的场合才对别人表示关怀。例如,在基督徒聚会前后,有些青少年喜欢聚在一起而不理会年长的人。这样行与圣经“尊敬老人”的教训背道而驰。(利未记19:32)有时,打个友善的招呼或作点简短的交谈便足以使年长的人开心了。你也许提出异议说:‘我觉得很难和老人交谈,我们根本没有什么共同之点。’
如今在会众中作长老的杜格喜乐地回忆说:“在我19岁时,几位最要好的朋友都年长到可以作我的父母或祖父母。他们对我的灵性成长有很大贡献!”何不作点努力与年长的人为友,或者在下一个基督徒聚会就这样行?你会发现,你们所具有的共同之点比你所意识到的多得多。像杜格一样,你会发现你可以从他们的宝贵人生经验获得很多教益。
帮助“外人”
使徒保罗在歌罗西书4:5说:“你们要爱惜光阴,用智慧与外人交往。”耶和华见证人借着传扬圣经的信息对别人表现关怀。(马太福音24:14)重视自己在上帝面前所负义务的青年人均受到激励要尽力参与这件工作。
“我尽力从事传道工作,因为我深爱耶和华,”塔美达说。她虽然只有11岁,却每月都用多个小时从事传福音的工作。“传道工作也使我有机会对邻人表现爱心。”数以千计的基督徒青年放弃寻求优薪职业的机会,毅然以全时传福音者的身分为别人服务;他们时常从事部分时间的世俗工作去维持自己的生活。另外许多人则自愿成为海外传道员或在世界各地守望台社的分社办事处工作。
施与反使人大有所获
《美国健康》杂志说:“为了自己健康的缘故,人都需要别人。”研究家甚至声称为别人费力的人可以获得健康上的裨益。可是,耶稣基督却指出这样行还有另一种裨益,说:“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路加福音6:38)慷慨的人赢得别人的好感;他必然因自己的慷慨获得酬报!——参看箴言11:25。
因此要努力施与,甘愿为别人费力。每逢有自私的倾向涌现,要记住上帝的话语说:“无论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处,乃要求别人的益处。”(哥林多前书10:24)这样,你所得的不但是别人的友谊,更可以赢得至高上帝的嘉许。
[第31页的图片]
替别人出力为我们带来极大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