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出没无定的条纹羚羊
《儆醒!》杂志驻肯尼亚通讯员报道
‘出没无定的什么?’你问道。出没无定的条纹羚羊!这是一种生活在东非的国家公园和野生生物保护区内的美丽羚羊。用“出没无定”一词来描述这种极度害羞的动物乃是最佳不过的形容词。我们且到肯尼亚的察沃国家公园去,看看我们能否一睹这种生物的风采。
我们进入公园西部时正是上午。非洲最高的山——乞力马扎罗山——随即映入眼帘。它那庄严雄伟、白雪皑皑的顶峰正是我们驾车越过可爱的禁猎区时,沿途享受的许多美景之一。我们现在不会看见条纹羚羊,因为它们惟独在大清早、傍晚时分或晚间才出来觅食。在炎热的日间,它们会躲在茂密的灌木丛林里休息。因此我们若要一睹它们的风采,就要在日出之后不久,或日落之前数小时,在一个有利的位置上部署好。
接近黄昏的时候,我们在俯视沃察河的一个小沙丘上扎营。我们在黎明起床,吃过简单的早餐后就出发,一行人驾车缓缓驶下一条小径。看哪!原来有一只条纹公羚羊正屹立不动。
啊,晨光把它照耀得多么光辉灿烂!这是一只俊俏的公羚羊,一身浓灰色,身上有13或14条白色的幼直条纹,颈前有一大片触目的白斑纹点缀着,颈的底部则有一条粗白纹。在它那润泽的两眼之间有人字形的白毛向左右弯去,口部的四周则围有白毛,这些都足以使它那深色的脸面更有特性。早上清凉的微风轻拂着它那自颈而下、直及肩头和背部的白色短鬃毛。它的头上长有一对三重扭曲的角,优美地边向上螺旋,边向外伸展。
非洲共有两种条纹羚羊,我们现在观看的是其中一种。它称为小条纹羚羊。它的‘大表亲’——大条纹羚羊——多在肯尼亚北部出没,在察沃河一带较为罕见。大条纹羚羊除了体型较大之外,还可以借着它那棕白相间的浓密颌毛让人认出来,因为它的颌毛一直伸展至胸膛,形成颈部一条漂亮的缘饰。它的一对角比较大,双耳也按比例较大。它身上的幼直白条纹从不超过八条。
幼儿阶段与划分地盘
条纹母羚羊一诞下幼儿,就会立即把后者的身体舔净,以免捕食它们的仇敌嗅到气味追踪而至。当母羚羊离开初生之犊去觅食之际,幼羚羊会乖乖地留在原位不动,静悄悄地卧在母亲放置它的地方。母羚羊会不时给初生之犊沐“舐”浴,以期除去后者的臭味。这是保护幼儿不致给捕食者掠去的方法。大约十天之后,幼羚羊就开始啃植物,随后会发出体味。与此同时,上述那种不让敌人察出幼儿来的特殊保护法便失去作用了。自那时起,幼羚羊会随着母亲到处活动。
条纹羚羊有一种显著的特性,就是确立地盘的疆界。族中的公羚羊会拣选某块土地而各据一方。公羚羊把土地据为己有时,它会在草地上和灌木丛中排泄体内的废物以划分疆界。然后,任何闯进它以臭气划分的疆界范围内的公羚羊都会被逐出,借此它保护自己的领土。但闯进来的若是母羚羊,那又如何?它们不会被算作侵略者!相反,它们乃是受欢迎的客人。事实上,它们甚至会被迫留下来!
设计显示智慧的明证
条纹羚羊划分疆界的本能使各群能够分布得当,以免把地上的植物吃光。这样,条纹羚羊吃草时便可以确保它们所享用的灌木丛总是根深叶茂,供应源源不绝。不过,遇上旱季时又如何?
自然资源保护论者达佛涅·谢尔德里在东非野生动物会出版的一份杂志(Swara)中说:“遇上艰难时期,粮食和水源均会出现短缺,这时大自然便引进一项与划分地盘截然相反的基本政策……,就是‘大举迁徙’。划分地盘有助于分散,使羚羊善于作战和交配;大举迁徙则妨碍了这两种固有本能发挥作用,因为羚羊需要有较紧密的联系,而且随着时间过去,这种需要也会越来越大。这时,挣扎求存乃是它们主要关注的事,因此雄性和雌性的羚羊都会聚集一起……和平共处。然后,终有一日,仿佛上帝所吩咐一般,它们会从某地大举撤退,从而出现了全面的移民潮。”不错,它们会一一离去,寻觅新的地盘——枝叶茂盛的树丛!
条纹羚羊的这种截然相反的举动,有可能是一股没有智慧、不受指导、称为大自然的力量所设计和促成的吗?毫无疑问,惟独一位深具智慧的设计大师才能在条纹羚羊身上制定这种复杂的本能。
突然辞别
老实说,你岂不庆幸自己对条纹羚羊的好奇心推使你与我们同行吗?当我们观看条纹羚羊忙碌地啃食灌木丛的叶子之际,它看来一点也不难以亲近!不,它察觉我们了!突然,它的鼻孔和巨耳抽搐了一下。它一面发出连串的咆哮,一面猛然跳进树丛里遁去。我们刚舒了一口气,就再度吃了一惊!一只灰褐色的母羚羊不知从何处跑了出来,紧随公羚羊飞跃而去。原来,它一直站在附近的灌木丛旁!只是它的色泽和静态把它完全掩饰起来罢了。
爱好和平的条纹羚羊借此得以存活在非洲的荒野之地。它的保护便是按本能屹立不动、与周遭的环境混为一体。无怪乎条纹羚羊如此出没无定、难以亲近!这实在是性命攸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