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是敌?是友?
新的邻居刚刚迁入。它们随即把以前的住客赶走,并驱逐所有好奇的旁观者。它们要安顿下来,然后开始哺育儿女、供养家人。
它们的名字是麻雀,这个名称可以泛指许多不同种类的雀鸟,但通常是指织布鸟家族的成员。麻雀通常体形细小,羽毛大多是灰、棕和黑色,外形平凡,不大惹人注目。它们多是唱歌能手。
虽然你也许并不会选择麻雀作为你的邻舍,但许多人却赞叹它们的胆量和适应能力。然而,这些细小的雀鸟在许多地方已不再受欢迎了。
何以被视作坏分子
家雀(Passer domesticus)或英格兰雀是在1851年从欧洲带到北美洲的,原意是希望它可以杜绝一些伤害树木的尺蠖虫。可是,麻雀很快便发觉在城市生活比在乡村生活更舒适。于是它们不吃害虫,而改吃食物的碎屑,后来更成为在垃圾桶觅食的能手。《北美雀鸟》一书指出,家雀的“适应能力和侵略性格与那些有毛的移居动物,诸如棕鼠、黑鼠和家鼠的特质并无二致”。
麻雀四处为家,它们随处都可筑起肮脏简陋的家。它们喜爱利用羽毛、羊毛和旧衣布作为筑巢的材料。它们时常会赶走一些原居的雀鸟,然后肆无忌惮地霸占它们的巢穴,把被逐房客留下来的雀蛋摔破。此外,麻雀亦会毁坏多种水果,吃掉许多成熟的种子和幼嫩的菜蔬。
昔日有人刻意把家雀带到巴西去,可惜它不但损毁农作物,也赶走了一种称为蒂科·蒂科的可爱飞鸟。蒂科·蒂科的大小、颜色跟麻雀大同小异,它们喜欢群居,对于消灭那些破坏农作物的害虫是很有帮助的。
弥补弱点的特质
然而,麻雀发出吱吱喳喳的啼声的确非常有趣可爱,许多人都喜欢欣赏它们从高处展翅俯冲地面,然后再飞回原处的动作。一位观鸟者忆述说:“在我们的房屋附近,大约有七个麻雀巢穴。……我们可以见到这些雀鸟成群结队地于同一时间在水中嬉戏,它们互相碰撞;有些甚至极度兴奋而飞进水中跳跃,并且不时左右摆动,有时也会张开翅膀,直至差不多沾满了水之后,便又突然跳上篱笆,揩拭自己的嘴巴,像小狗般抖颤之后;然后再次望向下边的水,又一次飞进水中。它们可以重复这样行达一小时之久;然后飞走,但仅一两小时后又会再飞回来。”有时人们也会看见麻雀在路旁或花坛里的干泥中打滚嬉戏。
颇有趣的是,圣经也曾提及麻雀。耶稣曾两次借用这些少为人关注的雀鸟去说明上帝对人的深挚关怀。耶稣在差遣12个使徒出去传道时问他们说:“两个麻雀不是卖一分银子吗?”然后他解释说:“若是你们的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所以,不要惧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还贵重!”耶稣后来在从事服事职务期间两次重复这个比喻,他强调既然上帝甚至不会忘记一只麻雀,他当然不会忘记那些事奉他的人。——马太福音10:29,31;路加福音12:6,7。
耶和华的确珍视他的所有受造物,不论大小亦然。虽然某些受造物的特质并非时时均受我们所欢迎,但种类纷繁、多姿多采的生物却无疑将我们的伟大创造者的智慧表露无遗。——诗篇1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