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2 9/8 18-20页
  • 何以我总是与别人格格不入?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何以我总是与别人格格不入?
  • 警醒!1992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何时要保持距离
  • 与基督徒同工和睦共处
  • ‘宽宏的心’
  • 正视自己的缺点
  • 我可以跟谁做朋友?
    警醒!2011年
  • 我不能融入朋友圈怎么办?
    青年人问
  • 为什么我应当服从父母?
    警醒!1994年
  • 我怎样才能有勇气与众不同?
    警醒!1993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2年
《警》92 9/8 18-20页

青年人问……

何以我总是与别人格格不入?

“这是我所面对最大的障碍。”——克雷格。

“我孤单极了。”——杰茜卡。

“我感到非常沮丧。”——克里斯。

“这使我既愤怒又难过。我哭个不停。”——萨默。

“我感到非常困扰、伤心极了。”——埃林。

上述的话正描述一些悲惨的遭遇吗?不,这些人其实是谈及自己年轻时,与同伴总是格格不入时所感到的痛苦而已。如果你也曾受人排挤,或一些你渴望与之为友的年轻人刻意避开你,你便会明白这种感受是多么痛苦了。

当然,渴望与同辈打成一片是自然不过的。许多社会学家均指出人喜欢结成团体,我们的自然倾向是要合群。这种欲望在十余岁的阶段尤其强烈。十四岁的迈卡莱说:“我们要跟一些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才感到安全和受人接纳。”人的共同兴趣可能包括喜爱同类运动、食物、学校活动、衣着和音乐等;也许大家都有共同的嗜好,或者喜好同类型的娱乐,这一切都可以维系人的友谊。

青年人若以一些思想狭隘的理由去维系同伴的友谊而同时排挤另一些人,这便会引起难题了。布伦丹忆述说:“如果你没有穿着特定的网球鞋,你便无法与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的一伙。”这看来虽然非常幼稚;但事实上如果人人都十分投契,而你却遭人冷落,这实在叫人难堪。

何时要保持距离

然而,请问问自己:‘我真的想与某个圈子的人打成一片吗?’即使在圣经时代,有些任性的青年人也时常极力诱使其他青年加入他们的圈子里。他们会甜言蜜语地对其他人说:“你与我们大家同分,我们共用一个囊袋。”可是,圣经却警告说:“我儿,不要与他们同行一道,禁止你脚走他们的路。”——箴言1:11-16。

今日的情形也很类似,你可能被诱加入某些大受欢迎的小圈子中。但其中的成员是哪一类的青年呢?他们可能谈笑风生,但他们敬畏上帝吗?你与他们交往会强化你与上帝的关系,抑或会将这种关系破坏无遗呢?哥林多前书15:33(《新世》)警告说:“不良的交往破坏有益的习惯。”

请也问问自己,与他们打成一片需要你付出什么代价。一位名叫嘉莉丝的青年说:‘我面对很大压力要投其所好,要跟他们一起讲咒骂人的粗言秽语,我的朋友总是说,“来吧,不用怕!”但这样行的目的其实只是不想受人排挤而已。’作家玛莉·苏珊·米勒也提到另一位曾作出妥协去迎合大众的青年人。他刻意降低自己的成绩,“使他不致看来比那些他想与之为友的同学更优胜。”——《儿童压力!》

当然,作出若干合理的努力跟别人融洽相处,这并没有有什么不妥之处。(可参阅哥林多前书9:19-23。)但假若与别人打成一片意味到要你吸烟、吸毒或酗酒、说污言秽语或猥亵的笑话、性滥交等,那就不对了!这实在是大错特错!事实上,你若让其他青年人在服饰、言谈或发型的每件事上均支配着你,这绝非明智之举。

除此之外,基督徒也受到劝勉不要跟那些与上帝疏远的人密切往来。耶稣在论及他的门徒时说:“世界又恨他们;因为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约翰福音17:14)赢得上帝的嘉许岂不比赢得那些不事奉上帝的同辈的接纳有价值得多吗?——请参阅雅各书4:4。

与基督徒同工和睦共处

但如果你跟基督徒同工——一些与你有共同信仰、信念的青年人——也相处不来,那又如何呢?其中也许有些理由是不容忽视的。

例如,你可能初迁往一个新的地区,当地的青年人可能较为害羞或跟陌生人交往时会拘谨一点。然而,待大家都互相熟识之后,情形便会改观过来。杰茜卡在整家人一起迁往耶和华见证人的一群新会众时便有这样的经历,她忆述说:“人人对我都非常友善、和蔼可亲,但仍需经过大约一年时间我才有真正的归属感。回顾过去,现在我意识到友谊是需要时间才能建立起来的。”杰茜卡更指出,在新会众里与其他人一起从事公开传道工作,可以大大帮助她产生归属感。

斯蒂芬也提出建立友谊的另一个方法。他说:“多年来,我一直被人忽视,因为我十分害羞。后来我才明白如果要结交朋友,就必须采取主动。”结果如何?斯蒂芬现在已有多位好友了。由此表明,你若作出努力,你也可以交上新朋友。与其等候其他人认识你,倒不如尝试主动去认识他们。你可以邀请几位青年人到你家作客,或问问父母可否请这些新朋友一同参与你们家庭的活动。这可以是建立恒久友谊的开始。

可是,别人若对你的努力没有多大响应,这往往可能是由于存有一点误会。耶路撒冷的基督徒也曾刻意避开使徒保罗,因为他们误以为保罗仍是个逼迫基督徒的人;及至保罗将误会澄清之后,当地会众才肯接纳他。(使徒行传9:26-28)如果你也正受人误解——也许由于别人听信有害的闲话所致,何不尽力将事情加以解决?a

可是,并非所有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有时甚至有些基督徒青年也会有自己的小圈子而不公平地排挤别人。受排挤的人可能为此感到非常苦恼。然而,紧记以下一些事实会对你大有帮助:你的同辈也像你一样,他们都很年轻而需要在许多方面继续长大,进至成熟的地步。其实,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甚至这些青年自己也可能不再跟以前的同伴往来。因此,在他们尚未培养出基督徒应有的态度之前,最好还是跟他们保持距离好了。——参看提摩太后书2:20,21。

‘宽宏的心’

与此同时,千万不要让这种情势困扰你。你可以跟父母或基督徒监督商谈这件事。请也记得,即使你可能有正当理由埋怨别人,圣经却劝勉基督徒要“彼此包容”。(歌罗西书3:13)年轻的蒂法尼便曾遭一群青年所冷落。他忆述说:“我祷告求耶和华赐我力量去保持忍耐和客观;我亦尽力不让这种遭遇过度伤害我的感觉。”

圣经也鼓励基督徒在交往方面要表现“宽宏的心”。(哥林多后书6:13)研究员简·诺蔓及迈伦·哈里斯对那些结党成群的青年评论说:“他们局限了自己结交朋友的范畴,也不让自己有机会去了解不同的人的想法和行事方式。”其实有很多人,包括较年长的人在内,是你可以与之交朋友的。

正视自己的缺点

你可能也要正视一个痛苦的事实,那便是别人可能有正当理由要避开你。例如,年轻的达娜发觉自己很难与一些思想属灵的基督徒青年打成一片。是他们势利吗?不,她承认说:“我的言谈和服饰都非常世俗化。”这其实是不适合基督徒的。因此,别人虽然以友善和热诚的方式对待她,却没有跟她作社交往来。

达娜于是毅然作出调整。她忆述说:“我看出如果我想跟别人融洽相处,便需要培养较佳的属灵思想。”你也需要作出类似的调整吗?这样行不但可以赢得敬虔青年的友谊,也可以得着上帝的友谊。——可参阅箴言27:11。

此外,你也许会有一些使人敬而远之的品格特性。沃利叙述说:“我习惯口若悬河,并且经常谈及一些别人不感兴趣的事物。我一旦明白这样做多么令人厌烦之后,便毅然将这种劣根性改变过来,我希望这会有助于使我跟别人融洽相处。”借着跟父母或一个可以信任的成年人谈一谈,你可能发觉自己也有类似的弱点。有时只须要你向人友善一点或少说话、多聆听,情况便会大为改善。

虽然与别人格格不入是很痛苦的事,但绝非生死攸关的大事。你可以放心,只要你培养敬虔的品质,并且真正关怀别人,你永不愁没有朋友。

[脚注]

a 请参看本刊1989年7月22日(英文版)一篇题名为“如果有人讲我闲话,我该怎么办?”的文章。

[第20页的图片]

遭人冷落实在叫人难堪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