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3 2/8 24-25页
  • 可爱的袋貂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可爱的袋貂
  • 警醒!1993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树袋熊的表亲
  • 逗人喜爱的宠物
  • 迷人可爱的树袋熊
    警醒!1992年
  • 澳大利亚令人惊讶的有袋动物
    警醒!1993年
  • 在澳洲所见的造物主杰作
    警醒!1971
  • 日本欢迎六位澳洲“贵宾”
    警醒!198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3年
《警》93 2/8 24-25页

可爱的袋貂

《儆醒!》杂志驻巴布亚新几内亚通讯员报道

这只可爱的小动物在众目睽睽下显得有点慌张,它转过头来用那圆大、水汪汪的眼珠儿,天真地瞪着我们。它那隆起的鼻子在圆圆的面颊上尤为触目;它的耳朵几乎全埋在毛皮里。这只像个圆球般、一身长满黄白色毛、有一条光秃秃长尾巴的稀奇动物就是袋貂。

我们本想近前去一睹它的样貌,不过它已急忙爬上树丛去,用四肢紧紧抓着树枝,偶尔连尾巴也用上了。它负气地独个儿躲在树丛的高处。

树袋熊的表亲

袋貂是一种稀有的动物,仅产于澳大利亚北部、新几内亚和邻近的一些岛屿上。虽然它不及那赫赫有名的表亲树袋熊(考拉)那么叫人另眼相看,但两者之间委实有不少相似之处。

袋貂也像树袋熊一样是有袋动物,意即它会在产下幼貂时——每胎约有二至四只——将其放进育儿袋内哺养。袋貂也是在树上栖息的,它天生羞怯、动作缓慢。袋貂日间总爱睡眠。它喜欢挤在高高的树丫间;而它的粉红尾巴则像倒置的问号般悬挂在树上。它在日间对树丛下的喧嚣活动一概不闻不问;但在夜间则活跃得多。

袋貂习惯在大自然的环境里生活,它主要靠吃树叶、幼芽、软壳果和一些细小的雀鸟、昆虫等为生。它的拉丁文学名是Phalanger, 意即“一只张开手指的动物”。我们曾目睹一头袋貂蹲坐着,十分讲究地把香蕉皮剥去,然后津津有味的舐吃香蕉,就像我们吃甜筒一般。

逗人喜爱的宠物

也许由于袋貂天性驯良,所以很多人都喜欢饲养它好作宠物。它的样子真是人见人爱的。首先,它有一身颜色鲜艳的毛皮,如白色、赤红色,或深浅不同的灰色至几乎全黑等。此外,也有一些长有斑点或有一条黑色条纹从头部展至背部。它浑身是毛,外形圆溜溜的;常常瞪着眼带有一点好奇的神色,加上动作从容沉着,这一切特点都使它成了讨人喜爱的宠物。

只要你小心防范袋貂的利爪,你甚至可以将它像小猫般抱在怀里。袋貂的身量可以长至60厘米左右,还有一条长约30厘米的尾巴。尾的末端是光秃的,长有一些粗糙的鳞片,触摸时的感觉仿佛像摸着砂纸似的。尾巴也可以用来抓紧东西。

有一只袋貂在我们面前表演吃玉蜀黍,使我们大开眼界。它两手抓着一个玉米棒子顺序将玉米粒咬下嚼碎,但在开始吃另一排玉米粒之前,它总会仔细弄清楚是否已将前一排的玉米粒完全吃掉。既已将全部玉米粒吃光,便用舌头舐净双手,然后鼓着肚子,心满意足地躺在树枝上。

人类是袋貂的大敌。当地的土人捕捉袋貂来吃,然后用它美丽的毛皮来制造披肩和帽子。今日,人类由于不断发展土地、开采矿石和发展旅游业等而将袋貂的大自然居所——雨林——破坏无遗,使袋貂的生存大受威胁。这也是人类肆意破坏上帝交托给他们管理的大地的另一例证。——创世记1:26;启示录11:18。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