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4 12/22 3-5页
  • 宝贵的大气层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宝贵的大气层
  • 警醒!1994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维持生命
  • 奇妙的混合物
  • 我们的大气层之“洋”
    警醒!1977
  • 求证于无与伦比的行星
    生命——从何而来?进化抑或创造?
  • 日落反映造物主的荣耀
    警醒!1988年
  • 生机勃勃的地球
    生命来自创造吗?
查看更多
警醒!1994年
《警》94 12/22 3-5页

宝贵的大气层

1961年5月4日,马尔科姆·罗斯和维克·普拉瑟乘坐气球上升至海拔34.6公里。对罗斯来说,当时刷新的记录意义不大。但他轻轻拉起百叶帘之后,首次从吊篮望出外面,四周的景象却叫他叹为观止。

他回想说:“我们在3万零500米的高空所看见的简直是美丽绝伦之景。”大气各层的颜色使罗斯感到惊奇。最低的一层是“鲜蓝带白”的对流层,距离地球表面大约16公里。接着是深蓝色的平流层,颜色逐渐加深,最后是漆黑的外太空。罗斯在《全国地理杂志》写道:“我们默默凝眸远望,天上的雄伟气势实在教人懔然生畏。”

的确,神奇的大气层是值得我们仔细思量的。

维持生命

大气层实际是个围绕地球的气圈,高度为80公里左右,重量逾5000万亿吨。大气层在海平面的压力相当于每平方厘米1.03千克。要是没有大气压力,我们就不能生存,因为大气压力防止我们的体液蒸发。高层大气缺乏足够的气压去维持人类的生命。有鉴于此,罗斯和普拉瑟需要穿上增压的太空衣。罗斯解释说:“要是缺少人造气压,我们的血液就会沸腾,所有血管和器官都会破裂。”

当然,我们也需要这个气圈去维持生命气息。可是,由于我们不能看见大气层,大部分人因此将其视作理所当然。古代一位虔诚的男子满怀感激地说:“[上帝]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使徒行传17:24,25。

假如没有大气层,尘埃就不能存在于大气中;由于尘埃是雨点的核心,雨点也无法形成。要不是有大气层,我们早在日间就给太阳的直接辐射烧焦了,或在晚上冻死。值得庆幸的是,大气层像毯子一样覆盖地球,把太阳所发出的部分热能保存起来,使晚间不致过于寒冷。

此外,大气层也发挥保护作用,使地上居民免受流星袭击。赫伯特·里尔在《大气层简介》一书中解释说:“每日进入外层大气的外太空固体物质,据估计重量共达数千吨。”可是,大多数流星尚未抵达地面已在大气层中碎裂。

大气层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不少乐趣,使我们能够欣赏万里碧空、茫茫白云、清新雨露,以及绚烂的朝日晚霞。此外,要是没有大气层,我们就不能听见心爱亲友的声音,也不能欣赏自己最喜爱的音乐。为什么呢?原因是,音波需要通过媒质才能传播开去。空气是传播声音的理想媒质,可是外太空却万籁俱寂。

奇妙的混合物

古人认为大气层是由一种物质构成的。后来,科学家在18世纪末叶发现大气层主要是由两种相辅相成的气体——氮和氧——混合成的。大气层含有不同气体,氮占百分之78,氧占百分之21;剩余的百分之1是由氩、水蒸气、二氧化碳、氖、氦、氪、氢、氙,以及臭氧等气体混合成的。

当然,氧是维持生命的气体,身体通过呼吸就可以获得所需的氧。对地上生物来说,大气层的氧气量是最适中的。要是氧气的成分骤降,我们就会变得昏昏欲睡,最后甚至失去知觉。如果氧气的成分激增,即使森林的嫩枝和青草是湿润的,也会变成高度易燃。

氮不单是氧的理想稀释剂,对于维持生命,氮也担任相当重要的角色。所有生物都须要靠氮来维持生命。植物借助闪电作用和一种特别细菌而获得大气层的氮。我们则从食物汲取身体所需的氮。

氧和氮在大气层所占的比例经常保持适中简直是个奇迹。由于微生物所发挥的有益作用,氮得以返回大气层。氧又怎样?焚烧燃料消耗巨量的氧;为了维持生命,人和动物也吸入大量的氧。然而,氧在大气层所占的比例始终保持在百分之21的水平上。怎会这样呢?就是借着绿色植物和海藻的光合作用,这个化学过程每天为大气层提供逾十亿吨的氧。

虽然二氧化碳是大气层的微量气体,仅占百分之0.03,但如果缺少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就不能进行了。除了倚靠光之外,植物还需要二氧化碳才能生长,然后产生果实、果仁、谷物和蔬菜。此外,二氧化碳也把热能反射回地球,使我们的行星得以保持暖和。可是,如果二氧化碳的水平上升,这可能是由于消耗过量的木材、煤、天然气和石油等燃料的缘故,地球气温最终会变得灼热,地上生物也不能存活。在另一方面,要是二氧化碳的成分大大减少,光合作用就会停止,我们也终会饿死。

臭氧是地上生物赖以生存的另一种微量气体。高层大气(也称为平流层)所含的臭氧把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吸收了,借此保护我们免受紫外线辐射所伤害。

的确,我们对大气层的认识越深,就越有理由感到惊讶。氮、氧和其他微量气体在大气层所占的比例正恰到好处。地球的体积也刚好适中,使大气层的气体能够保持均衡。要是地球的体积较小,或重量稍减,万有引力的强度就大大削弱了,以致大部分的大气会漏到外太空。

《生态环境》这本科学教科书声称,“在另一方面,要是地球的体积比现存的为大,引力的强度就会增加,使更大量的气体保留下来。……大气层各气体之间的微妙均衡因而受到干扰。”

很可悲,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正扰乱大气层的“微妙均衡”。情况有多严重?我们有希望挽救宝贵的大气层,使它不致遭受破坏吗?

[第5页的附栏]

绚烂多彩的日落

大气层把太阳的光线反射出来,给万里长空涂上宜人的蔚蓝。夕阳西下,斜晖要穿过更多的大气,于是把天幕染成万紫千红,这么鲜艳的色彩也许是城市居民从未见过的。

在工业城市所看见的日落,除了显出深浅不同的红色之外,通常都是色彩暗淡的。《新科学家》周刊指出,要是地区遭受严重污染,居民“就只能看见一轮晦暗的红日,还未西下已在空中消失了”。

上述周刊解释说:“如果大气层是异常清澈、毫无污染的话,斜阳的色彩就显得尤其鲜艳夺目。落日粲然放出耀眼的金光,使天空呈现深浅不同的橙与黄。随着夕阳沉到地平线之下,天上的色彩也渐渐改变,由橙转为蓝。即使太阳已消失踪影,天上的低云仍继续把落日的光芒反射出来。”

试想象一下,在一个毫无污染的世界里,你可以欣赏到无数绚烂多彩的日落!——启示录21:3-5。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