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养鱼如养“畜”
《儆醒!》杂志驻挪威通讯员报道
数千年前,中国人和埃及人开掘池塘,在其中饲养鱼类,也许还给它们饵料吃。时至今日,养殖鱼类成为了一门行业。这门行业称为水产养殖业。《韦氏第九新大学辞典》为水产养殖一词所下的定义是“养殖天然水产”。这牵涉到在咸水或淡水中养殖水生动物和栽培水生植物,并且为它们营造适当的生长环境。
至目前为止,水产养殖业中较常见的形式是养殖鱼类。在许多国家,尤其是那些淡水温度较高的国家,人们盛行在大缸或池塘里养殖淡水鱼类。其他国家则较集中在他们的海域里养殖鱼类,而挪威便是这样的一个国家。挪威的海岸线是世上最长的之一,海水温度适中,污染程度较低,因此,挪威具备有利的天然环境在海域一带养殖鱼类。挪威创这门行业的先河,尤以在海里养殖大西洋鲑和鳟鱼为然。
从鱼卵养至可出售的鱼
生产过程始于秋季,工序首先在孵卵处进行。工作人员先从雌鱼“挤出”鱼卵,然后让鱼卵跟经过挑选的雄鱼的精子进行受精过程。孵卵处的受精鱼卵在严谨的看管下度过冬天,六个月内便孵化出鱼苗来。在最初数周内,鱼苗从自己腹部的卵黄囊获得滋养;其后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开始饲喂鱼苗。在野生环境里,鲑鱼苗会在自己于其中孵化的河里逗留两至五年,然后才迁往含较多养分的海洋里觅食。在孵卵处,鱼苗在一年半内便会长大成为幼鲑(准备迁徙的鲑科鱼儿)。
此后,工作人员把鱼儿从淡水转移至咸水里饲养。鱼儿通常被安置在海上的一些特别装置里,例如浮栏或笼具。一两年后,海上养殖场的鲑鱼已长至相当的大小,于是便被捞上来,以便作进一步的处理。事情听来相当简单和容易。然而,以鱼类当作“牲畜”般来饲养牵涉到不少棘手的问题。a
生物学上的疑难与变数
早期的养鱼场主“白手起家”,关于各种鱼类的繁殖习性、食物喜好,以及其本能等,他们必须获得彻底的认识。生物学上的疑难以及有出错之虞的事情看来不胜其数。养鱼场主能够满足鱼苗和鱼儿在水质、温度、食物和光线方面不断改变的要求吗?
关于这些问题,不少早已解决了。在现今进行的研究计划中,许多均集中于研究怎样透过各种因素的影响,来控制不同鱼类的生长和行为,这些因素包括:活动习惯、光线控制,以及适量和优质的食物。
污染及海藻的侵害
若要养殖鱼类,一个清洁的环境非常重要。因此,失去平衡的生态系统以及污染的程度会阻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野生鱼类若探测到水中的有毒物质便会避开危险地带。然而,海上养殖场的鱼类由于囿限在围栏内,以致无法逃脱。由于这缘故,燃油或有毒化学物一旦流入海里,这可以为鱼类养殖场酿成灾难。
1988年,瑞典西南沿岸一带及挪威南部海域的有毒海藻生长得非常蓬勃,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有些人因而大起恐慌。海藻杀害了海里的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涉及的海域非常广大。多个养鱼场变得空无一物,部分原因归咎于海藻大量生长,除此之外也由于人们急于屠宰渔获。幸而,许多养鱼场主把围栏拖移到峡湾的安全地带,因此,养殖场里大多数的鱼类才不致被海藻杀害。有些人把这场海藻灾难称为“海上切尔诺贝利”,而科学家指出,日益严重的污染情况也许就是繁衍海藻的成因之一。
海上的养鱼围栏受到各种天气影响,既有冰封雪侵之虞、又要饱历惊涛骇浪,以及暴风雨的吹袭。海上的保护装置一旦损毁了,鱼儿便会溜走,养鱼场主便会损失惨重。不但这样,逃去的鱼儿也许会把疾病传染其他野生鱼类,这个难题非常严重。另一方面,溜掉的鱼儿也会与野生鱼类竞争食物和产卵地,人们担心这个情况会对当地的渔业造成不利的影响。
有鉴于此,养鱼场主一致同意这些海上装置必须十分稳妥,以免鱼儿逃掉。关于这方面,情况已大有改善。《挪威水产养殖业》指出,近年来“有关水产养殖装置的质素大有改善,足以抵受极端的天气”。
处理鱼病
若有违反鱼儿习性的因素出现,或偏离了它们的正常环境,这可以为鱼儿造成紧张,并削弱它们的免疫系统。事实上,有许多因素共同导致受饲养的鱼类在同群中传播疾病,程度比野生鱼类的更为严重,这些因素包括:围栏内的鱼群过度拥挤、饵料过多、有机物大量积聚,以及各种鱼类病原体不断增加。这个情况为水产养殖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诚然,这些鱼病许多都可以用抗生素来医治,然而长期使用抗生素可以危害环境,主要是由于抗生素能够产生一些抗药性细菌来,结果,人们需要研制新药物加以对付。药物也会削弱鱼类的健康,使他们较易染上其他疾病。养鱼场主无疑希望避免这样的恶性循环。b
古语有云:预防胜于治疗;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养殖鱼类方面。人们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以期在加强鱼类天然的抵抗力方面获得更多知识。研究工夫牵涉到许多方面:喂饲方式优质化、改善养殖环境及工作程序、尤其养殖有抗病能力的鱼类,以及发展出有效的疫苗和接种疫苗的方法。这项工作带来了美好的成果,现在养鱼业看来在对抗鱼病方面颇有把握。
行业迅速增长
水产养殖是典型的地区性行业,对于许多沿海区域来说非常重要。水产养殖业自开创以来,增长率十分惊人。1990年,环球的生产总值超过230亿美元。世上逾半数由养殖而来的大西洋鲑鱼都是产于挪威,销路遍及90多个国家。
至现时为止,虽然水产养殖的主要出产是大西洋鲑鱼,但市面也有少量鳕鱼及大比目鱼供应。水产养殖业希望终年都能够成为优质鲜鱼的可靠供应者。
可悲的是,人类时常受到贪婪之心所驱使,这个情况在水产养殖业方面也颇为常见。在有些事例上,人们由于急功近利,以致不惜危害了生态环境。怀有这种想法的水产养殖从业员必须意识到,罔顾自然环境最终必会自食其果;他们应当看出保护环境其实对自己也十分有利。事实迟早都会证明,按着创造主原定的旨意去运用地球资源始终是明智之举——创造主定意要人类行事与大自然及其复杂的生态系统协调一致。
[脚注]
a 资料根据《挪威水产养殖业》册子,由挪威养鱼场主协会出版。
b 挪威当局为了消费者着想,遂在使用药物方面实施严格的规定。养鱼场主只可以通过兽医获取药物,而接受过药物的鱼类必须受到隔离,在出售之前必须确保所有鱼类的体内都不含药物。
[第15页的图片]
鱼类被安置在海上的浮栏内
从雌性鱼儿挤出鱼卵
鱼儿长至相当的大小后,工作人员遂将其捞上来,以便作进一步的处理
[鸣谢]
Photos: Vidar Vassvik/Norwegian Seafood Export Counc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