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调查“不洁的血液”
《儆醒!》杂志驻加拿大通讯员报道
在加拿大,由于血液供应受到感染,通过输血而死于爱滋病的人日益增多。为何会有这样的增幅?在1980年代,逾一千名加拿大人曾把“不洁的血液”和血产品输入体内,结果受到爱滋病毒感染。鉴于这种种令人不安的事实,联邦政府成立了加拿大血液供应调查委员会。公开调查有助确定加拿大的血液供应是否安全可靠。
联邦政府特派当地一位备受尊重的资深法官出任调查专员。调查委员会打算在加拿大各处举行听证会。1994年2月14日,听证会率先在多伦多举行。在适当的时候,安大略省上诉法院法官霍勒斯·克雷沃会汇报调查结果,并且提出建议,以求改善检验血液供应系统的运作。
一位母亲曾经历丧子之痛,她的儿子因接受输血而死于爱滋病,她恳求法官说:“他们夺了我儿子的性命,我只可以把希望寄托在调查委员会之上。我恳请你们秉公办理,把事情调查个水落石出。”她渴望委员会能够彻底调查国家血液供应的情况,这样,大众就可以采取必需的措施,以防染上种种与输血有关的疾病。事实上,其他母亲都有类似的经历,她们的儿子也成了不洁血液的牺牲品。许多加拿大人的一生就给这样的悲剧毁去,调查委员会听了不少令人心碎的证词。
多伦多《环球邮报》以大字标题报道:“愤怒的受害人流泪诉说输血的恐怖经历”;“血液调查委员会听取骇人听闻的证词”;“证人详述医生多么无知”;“血液调查委员会获悉,政府官员认为传播爱滋病的危险微乎其微”。
由于接受输血,不少病人感染了爱滋病毒;这些受害人声称,事前并没有人提醒他们要提防输血的危险。许多事例表明,在获悉自己染上爱滋病毒之前,他们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曾接受输血。
一名青少年不幸沦为爱滋病患者,原因在于三岁那年,他曾接受心内直视手术,并且接受输血。在1984年以前,一名男子是冰上曲棍球的运动员;由于当时患有轻微的血友病,他曾使用血产品,结果感染了爱滋病毒。他指出,当初如果知道血产品带有危险,就必然会把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变过来。1985年,一位母亲通过输血感染了爱滋病毒,现在她和丈夫,连同四岁大的女儿都是带菌者。
还有许多令人痛心的报道:有些人只接受了一两个单位的血液,就不幸受到爱滋病毒感染。论到丈夫因接受输血而感染了爱滋病毒,一位妇人忿恨地说:“他只不过想面色红润一点。”她自己也受到感染。
随着越来越多证人作证,大众的注意便转移到另一个悲剧之上——盈千累万的人因接受输血而染上肝炎。《环球邮报》指出,据估计“每年死于丙型(即非甲非乙型)肝炎的加拿大人多达1000名”。该报补充说:“在这些死者当中,通过输血而染上丙型肝炎的人可能达半数之多。”
一位男子讲述自己在1961年接受了脊骨手术,由于接受输血,结果感染了丙型肝炎。他病愈之后,就经常捐血。1993年,他发觉自己患了肝硬化。他向调查委员会提出以下的问题:“过去多年我一直有捐血的习惯,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患有这病;许多人曾接受我捐出的血,他们究竟会有什么遭遇呢?”
克雷沃法官细心聆听百多位加拿大人的证词,他们都是不洁血液的受害人,因为通过输血,他们要不是感染了爱滋病毒,就是惹上其他不幸的祸患。医学专家已证实,要使血液完全免除病菌感染和其他危险是不可能的。他们承认输血不但风险大,而且也往往是不必要的。一个输血服务机构的区域医疗总管布赖恩·麦谢弗里医生指出,为了把医学生的注意引到难题之上,在堂上讲课时,他会这样说:“假如你决定给病人输血,你要不是诊断错误,就是误用疗法。”
在加拿大,供应血液的经费每年高达2亿5000万加币,政府辖下的委员会把某些机构称为“经费的主要保管人”;在听证会上,有人指控这些“保管人”玩弄政治手腕,彼此勾心斗角。红十字会和各政府部门都遭受猛烈抨击。国家的血液供应系统非常复杂,似乎没有专人负责管理。
可喜的对照
1994年5月25日,在萨斯喀彻温省里贾纳,克雷沃法官听了一些令人愉快的报道,这与上述令人沮丧的证词多么不同。75岁的威廉·霍尔患有严重的血友病,他向调查委员会指出,借着使用血的代用品,他得以成功地控制自己的病情。他并没有受爱滋病毒感染。霍尔先生是一位耶和华见证人,由于不愿违背自己的宗教和良心,他一直拒绝把血和血因子输入体内。——可参阅第22页附框。
还有更多证据会在听证会上提出来。政府已把调查期限延伸到1995年尾。这样,调查委员会就可以有足够时间研究不含血的医疗方法;不论成人还是儿童,数以千计的耶和华见证人曾采用这样的疗法,并且卓有成效。其他病人也可以选用这些疗法。
有些医生采用不含血的疗法,他们以专家身分向调查委员会作证。1993年,麦吉尔大学的马克·博伊德医生向《医学邮报》透露:“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真的应当对耶和华见证人表示感激,因为他们证明,就算不给病人输血,病人也可以康复过来。”1988年,美国总统辖下的委员会评论说:“关于血液供应,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尽可能避免给病人输血。”上帝吩咐人要“禁戒……血”,耶和华见证人紧紧遵从这条诫命,所以能够采取“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防受不洁的血液所感染,并且免除其他跟输血有关的危险。——使徒行传15:20,29。
需要接受教导
可悲的是,许多人本可以避免悲剧发生,但由于事前并不知道还有其他疗法可供选择,他们就贸然接受了输血,结果给不洁的血液所害。病人并不是在知情同意之下作出选择的——接受输血所带有的风险,还是选择其他较安全的疗法。
调查委员会所得的证据显示,医生和公众都需要知道,除了输血之外,还有其他疗法可供选择。调查委员会是由政府高层人士负责的,对加拿大可能产生重大的影响。关于给病人输血,加拿大的医学界不但需要一改以往的作风,同时也需要增进这方面的知识,克雷沃法官的建议正好为日后的改革铺路。对于委员会的调查结果,大众都深感兴趣,因为人人都想避免输血所导致的种种危险。
[第22页的附栏]
使血友病受到控制而同时不用输血
萨斯喀彻温省尼帕温的威廉·霍尔患有严重的血友病,他向调查委员会陈述,不用血产品也可以把病情控制,并解释这样做的原因。以下引录的证词乃摘自法庭记录:
◻ “有一天,父母察觉到我的身体从臀部以下直至足尖突然肿起,于是带我去看医生,医生断定我患有血友病。……依我估计,我当时约莫一岁。”
◻ “我从没有接受输血或任何类型的血产品。……我认为血是神圣的,接受输血就是违背自己的宗教信仰。”
◻ 他的兄弟也患了血友病,论到这位兄弟的情况,他说:“由于信仰[宗教]不同,他接受了输血,结果死于肝炎。”
◻ 关于1962年时所患的十二指肠溃疡,他说:“医生向我指出,假如我不接受输血,就必定会死。……我在医院接受[不含血的]治疗,结果康复过来。”出血的症状已受到控制。
◻ 1971年,他曾接受手术,用不锈钢针把折断的髋骨位置固定;关于这项手术,他说:“医生小心翼翼地施行手术,完全不用输血。……手术非常成功。”当时他曾多次验血,但每次化验结果都证实,他的血液缺乏抗血友病因子(凝血因子)。
◻ 控制病情的方法:“生活方式……要小心谨慎。”这包括日常饮食、休息、运动,以及小心治疗肿胀、淤伤和出血等症状。
◻ “我认为放松自己,沉思一下上帝所供应的美事,并且把一切忧虑置于脑后是非常有效的。这一切对我大有帮助。”
威廉·霍尔现年76岁,是一位耶和华见证人。
[第20页的图片]
霍勒斯·克雷沃,调查专员
[鸣谢]
CANPRESS PHOTO SERVICE (RYAN REMIROZ)
[第21页的图片]
威廉和玛格丽特·霍尔驾车行驶了370公里,以便向调查委员会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