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5 6/8 26-27页
  • 你所住的房子可以防震吗?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你所住的房子可以防震吗?
  • 警醒!1995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防震特色
  • 建造一幢可以防震的建筑物
  • 剖析地震
    警醒!2002年
  • 劫后余生
    警醒!2002年
  • 地震警报——你应当怎样行?
    警醒!1978
  • 地震能够预测吗?
    警醒!1983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5年
《警》95 6/8 26-27页

你所住的房子可以防震吗?

《儆醒!》杂志驻日本通讯员报道

1994年1月17日一个幽暗的清晨,一名男子从楼房上的一楼高声呼喊:“救命呀!救命呀!”该幢楼房的最高两层已像多层薄煎饼般相继向下倒塌。当时一场里克特制6.6级的地震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发生,夺去了该幢楼房16位住客的性命;而该区的死亡数字则超过50人。

1993年9月30日,一场强度较小的地震在印度西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发生,酿成几达3万人丧生。一位地震学家斯里·基斯那·辛格说:“如果这场地震发生在另一处地方……房子筑得坚固,就不会有这么惨痛的悲剧发生了。”当地受影响地区的大部分房屋都是用泥砖筑成的。

在另一方面,1985年有一场在强度方面跟印度一样的地震在日本东京发生。这是当地56年来最强的一次地震。然而,地震却没有造成任何人死亡,也没有火警发生,亦没有大规模的财物损毁。两者所产生的后果如此不同,原因何在?

原因之一是建筑物的建筑方式各有不同。位于地震带的许多国家,建筑工程师都需要严格遵守建筑条例,使建筑物可以防震。为了举例说明这点,让我们来看看日本在建筑物内所采用的避震结构是怎样的。

防震特色

传统的日本建筑物都在设计上巧妙地具备了防震特色。由于大部分的房子都是用木做的,所以有许多不同的接缝。这使房子在地震发生时可以经得起震荡而不致倒塌。许多高塔和城堡都是运用这个原理而建造,所以得以从中世纪保存至今。专家就这些建筑物的结构所作的研究显示,防震的秘诀在于这些建筑物能够承受摆动的震荡,而非仅在于具坚固的程度。这个概念也被用于现代的建筑物之上。

多层大厦是否可以防震,实有赖于在施工时运用和架设钢铁的方式。不是仅用钢铁作为栋梁便可以确保安全;而是要在混凝土柱、地板和墙壁的位置内将钢筋铺设得恰到好处,使结构坚固而具有承受摆动、震荡的能力。这样,在地震发生时,钢铁的挠性便可以使建筑物不致倒塌。

最新的研究甚至可以知道地震对建筑物所产生的震荡程度。这样,在设计一幢防震的建筑物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十分重要因素便是:震动的频率。一幢细小的房子或笔直的建筑物的震动频率,会比一幢较高或具有更大挠性的建筑物为高,也意味到更容易倒塌。此外,另一个重要之点是建筑物要设计成跟地面具有不同的震动频率。这可以减低共震的影响。因为共震是会加强震荡的力量。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便是地基。一间公司曾成功地试验将地基筑在具有黏性减震系统的胶垫之上。此举不但可以吸震,亦可将建筑物高层的震荡程度减低约百分之60。在有些事例上,工程人员甚至将桩管打进更牢固的心土层内。建筑物建有地下室也可以对建筑物产生支撑作用而不致在地震时轻易倾塌。

建造一幢可以防震的建筑物

守望台社日本分社于1989年兴建了一幢新的附加印刷厂。建筑物长67米,阔45米,楼高六层;地下室的大小跟整幢建筑物的面积相等。为了使建筑物可以防震,工程人员将465枚混凝土桩钻进地里。

工程人员在这个工地上运用一种无震、无声的方法把桩打进地里。这些混凝土桩是呈管状的,每枚的直径为80厘米,长12米。他们在桩的一端镶了钻孔器和钻咀,然后将其垂直翘起安放在工地需要打桩的位置之上。在钻孔器钻动时,便会将泥土沿桩的中央挖走,于是混凝土桩便逐渐牢固地插进地里。为了使地基更深入地底,工程人员再将另一枚桩管放在已钻进地里的桩管上面,用烧焊的方式接合起来。

桩管钻至适当的深度之后,钻孔器末端的钻咀便会向四方张开,于是便在桩管的底部挖出一个较大的洞。接着移走钻孔器,然后将混凝土灌入桩管和末端的洞内,一待混凝土凝固之后,桩管便会很牢固地插在地里。

直至所有桩管都植入地里之后,工程人员便在地下室的地板和墙壁的位置上用横梁将桩管接连起来。由于有这样一个稳固的地基,建筑物按理可以承受起若干程度的震荡。

你的家在地震发生时会安全无恙吗?没有任何设计方法或预防措施可以保证一幢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会屹立不倒。有时地震强度大到足以令甚至设计最优良的大厦亦无法逃得过倒塌的厄运,正如今年一月在日本神户所发生的严重地震便表明这点。毕竟,如果你选择住在一幢经过认真设计和建造的大厦内居住,一旦有地震发生,也可以稍觉安心。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