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已余日无多?
“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
以赛亚,公元前第八世纪的以色列先知。
希伯来先知以赛亚作出以上预言,终有一天,全人类都会团结起来敬拜全能的上帝。可是,以目前而言,这样的前景比以往更为渺茫。
本世纪初,俄罗斯共产主义的革命者认为,若要解放无产阶级,消灭宗教是个必需的步骤。他们声称,无神论可以‘帮助工人阶级摆脱从前种种偏见和谬见的重担’。1917年以前,苏联境内的东正教教堂总共有4万多间,可是到了1939年,史太林把这个数目减至100间而已。
希特勒也将宗教视为他获致绝对权力的障碍。他曾宣布,“人要么成为基督徒,要么做个德国人,绝不能身兼两个身分。”后来他计划逐步消灭所有他无法控制的宗教。为了达成这个目的,纳粹党奉行自己一套的宗教祷告、节日、浸礼,甚至葬礼。希特勒就是他们的弥赛亚,祖国就是他们的神。只要是希特勒的意思,纳粹党不惜犯上任何类型的暴行。
宗教末日?
史太林和希特勒均没有成功压制所有宗教。然而到了现今,冷淡看来已取代了专横统治。圣经研究者对于事情的发展并不感到意外。使徒保罗告诉提摩太,到了“最后的日子”,人会“爱享乐不爱上帝”。——提摩太后书3:1-4。
圣经有没有表示,‘最后日子’的宗教冷淡现象会是所有宗教遭受毁灭的前奏?没有。圣经并没有预言所有宗教都会不复存在,反之,圣经指出,惟有谬误的宗教——圣经用大巴比伦这个象征性名字代表它——才会消灭。a启示录说:“有一位强壮的天使举起一块石头,好像大磨石,摔进海里,说:‘巴比伦大城会这样飞快地摔下去,再也找不着了。’”——启示录18:21。
然而,伪宗教在消灭以后并不会导致一个无神的世界。刚相反,诗篇22:27预言道:“地的四极都要想念耶和华,并且归顺他;列国的万族都要在你面前敬拜。”试想想,“列国的万族”团结起来敬拜独一的真神,这个日子令人多么鼓舞!在上帝王国的统治下,这个伟大的应许将会获得辉煌的实现。(马太福音6:10)届时宗教——纯真的宗教——对我们深具意义。那么,现在又怎样呢?
填补灵性上的空白
现今,欧洲灵性上的真空情况非常普遍,这跟第一世纪罗马帝国的情况类似。历史家威尔·迪朗论及第一世纪的基督教,描述它如何成功地满足当日人民的灵性需要:“当时垂死的异教派别出现了真空状态,例如:斯多葛哲学的冷酷、伊壁鸠鲁学说的腐败,以及一个充满残暴、不仁、压迫和放荡的世界;基督徒引进了一个安宁的王国,这个王国不再需要男子至上的精神或战争的神祇;反之,它带来了一种崭新的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促进了弟兄友爱、仁慈、庄重与和平。”
早期的基督徒把一个强有力的信息传遍了罗马帝国,同一信息也可以用来填补现今人们的道德及灵性真空。事实上,很多人都愿意聆听这个信息。不少欧洲人表面上虽然并不虔信宗教,可是他们仍然觉得,上帝在他们的生活上担任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们也许不再参与传统的教堂崇拜,却通过其他途径来填补他们的灵性空白。
胡安·何塞是个青年,住在西班牙的帕尔马马略卡。他在天主教学校里念书,曾担任辅祭的工作,直至13岁为止。他逢星期日都会跟家人一起望弥撒,可是他十来岁的时候便不再上教堂。为什么呢?胡安·何塞解释,“理由之一是,望弥撒非常沉闷。我对于礼拜仪式非常熟悉。我所听到的都是重复又重复的东西。堂区神父又时常恶待我们做辅祭的。我认为神父向穷人收取葬礼服务费也是不对的。
“我仍然相信天主。可是,我认为我可以在教堂以外用自己的方式事奉他。我整天跟朋友玩乐,你可以说娱乐成了我生活上最重要的东西。
“后来我在18岁的时候跟耶和华见证人研读圣经。他们究竟给了我些什么是我以往在教堂里无法找着的呢?一种基于圣经的肯确信仰,而非基于无法理解的传统和‘奥秘’。可是,我的新信仰意味着我要作出很大的调整。每逢周末,我不再到迪斯科的社交集会去,刚相反,我逐家逐户地跟邻居分享我的新信仰。我由于努力帮助人认识真理,这使我感到生命充满意义。在过去的七年期间,我一直是个耶和华见证人的全时传道员。”
并非只有年轻人才设法填补他们的宗教空白。安东尼娅是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的一名年长妇人,她描述自己花了大半生来“寻找天主”。她在年轻时每天都望弥撒,最后还加入了天主教的女修道院,因为她认为,“如果在女修道院也无法找着天主,那么,天主便无处可寻了。”可是,三年后,她离开了女修道院,当时她如梦初醒,比以往更感空虚。
最后,她在50岁那年成为了耶和华见证人。她解释道,“见证人探访我,并运用我的圣经回答我的问题,我感到很高兴。自从成为耶和华见证人以后,我寻获了人生的意义。我仍然有自己的难题,却能够加以应付,因为现在我找着了真正的上帝。”
上述两个经验并非罕见。与现代一般宗教趋向相反的是,越来越多人正跟耶和华见证人联络交往。他们按着圣经的教训生活,并且跟别人分享自己的信仰,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充满意义和目的。
纯真的宗教——对我们关系重大
在我们的时代,虽然很多人都对宗教表示反感,可是我们若因此就断定所有宗教都是毫无价值的,那便十分不智了。诚然,在这20世纪,人们摒弃一切毫无意义的宗教仪式,以及一些过时而不符合圣经的教义;他们对于徒有外表的崇拜也嗤之以鼻。事实上,圣经吩咐我们务要避免伪善的宗教。使徒保罗预告,在“最后的日子”,有些人会“有敬神虔诚的形式,却没有体现敬神虔诚的力量”。这些人表面上虔信宗教,可是,他们的行为表明,他们并非表里一致。我们对于这样的宗教伪善应当有什么反应呢?保罗劝勉道,“要转身离开这些人。”——提摩太后书3:1,5。
然而,保罗指出,“[“宗教”,《新英文圣经》]连同知足,就是获得大利的方法。”(提摩太前书6:6)保罗所指的并不是任何类型的宗教。这里翻作“宗教”一词的希腊语是尤塞贝阿,意思是“对上帝表现忠诚或崇敬”。纯真的宗教——真正敬神的虔诚——“对目前的生命,对未来的生命,都有应许”。——提摩太前书4:8。
以上的例子表明,纯真的宗教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意义,并且帮助我们怀着坚忍去面对难题。不但这样,纯真的宗教能够为人带来永恒的前途。这种崇拜值得我们全力追求,因为圣经提出保证,这样的崇拜最终必会“充满遍地”。b(以赛亚书11:9;提摩太前书6:11)毫无疑问,纯真的宗教对我们关系重大,这件事现今比以往更为真实。
[脚注]
a 圣经用古巴比伦城来象征伪宗教世界帝国,因为许多违反圣经的宗教主张都是源于这个城的。多个世纪以来,这些源于巴比伦的道理渗进世上各大宗教里。
b 关于如何辨明纯真的宗教,请参看纽约守望台圣经书社在1995年出版的《带来永生的知识》,第5章题名为“谁的崇拜蒙上帝悦纳?”一文。
[第10页的附栏或图片]
霄壤之别
在西班牙,宗教建筑物随处可见。以往,人们不惜耗资巨款,兴建宏伟的大教堂;可是这样的宗教热忱看来已烟消云散。例如,在马德里市郊的梅霍拉达-德尔-坎波,一座宏伟的天主教教堂正在兴建中。胡斯托·加列戈·马丁内斯是本笃会的前任修士,他在大约20年前策划这项建筑工程。可是,这座建筑物至今仍然只是个‘空壳’。马丁内斯是这项工程惟一的建造商,他现年60多岁,看来这项工程完成的机会很渺茫。可是,在距离教堂以南300公里的地方,人们正建筑另一所建筑物,情况跟上述事件却有霄壤之别。
在西班牙哈恩的马尔托斯,耶和华见证人用两天的时间盖好一所王国聚会所。当地报章就这桩事件写道:“移山的信心”。报章问道,“在现今这个自私自利的世界,竟有志愿人员从[西班牙]不同的地区前往马尔托斯,齐来建兴一所建筑物。兴建工程进行得非常迅速、组织完善,建筑物的设计美轮美奂。这一切究竟怎么会成为可能的呢?”文章引述其中一位志愿工人的话答道:“这完全因为我们是一群受耶和华所教的百姓。”
[第10页的图片]
梅霍拉达-德尔-坎波
位于马尔托斯的王国聚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