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爱滋病——基督教国要承担多大罪责?
《儆醒!》杂志驻非洲通讯员报道
本文所采用的“基督教国”一词是泛指自称的基督教,跟圣经提倡的基督教不可同日而语。
基督教国:
“大多数居民声称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韦氏新世界辞典》。
爱滋病:
“一种后天的免疫力缺乏症,跟免疫系统细胞受某种反转录病毒感染有关。”——《韦氏第九新大学辞典》。
爱滋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流行病。估计全球有1700万人已受到人体免疫力缺乏病毒——引致爱滋病的病毒——感染。这种疾病正扩展得非常迅速。
人们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这种疫症所涉及的医学、政治,以及感情方面的问题上,却甚少谈及爱滋病所涉及的宗教问题。对于某些读者来说,认为爱滋病蔓延跟宗教有关似乎令人难以想象。然而,你只要看看宗教对非洲的影响,便会发觉宗教有分促成爱滋病蔓延一说并非言过其实。
爱滋病对非洲的打击尤为严重。a据说世上百分之67的爱滋病病例都是在这个大洲上发生的。在过去的五年间,乍得的爱滋病病例增加了100倍。然而,有记录在案的病例估计只是实际所有病例的三分之一而已。据世界银行的一项报告指出,在非洲不少城市里,爱滋病是成年人最普遍的死因。
宗教也要负上罪责吗?
基督教——以耶稣为导师的宗教——当然并没有促成这场灾病。可是,正如以下资料表明,“基督教国”一词代表那些其中人民自称是基督徒的国家。关于爱滋病的蔓延,基督教国显然占一角色。这并不是说,教会产生或直接传播爱滋病毒。然而,爱滋病在非洲蔓延主要却是性滥交所致。b因此,爱滋病可说是个与道德有关的问题,同时也引起了其他令人忧虑的宗教问题。毕竟,非洲的“基督教”是由西方国家直接传入的。教会领袖试图令非洲人改信他们的宗教,并且声称,新信仰有助他们过一种比非洲传统生活优越得多的生活方式。基督教国的影响真的改善了新信徒的道德标准吗?爱滋病蔓延一事有力地表明,情形刚刚相反。
且以乍得为例。在该国四大城市中,三个城市的人民大部分是“基督徒”,另一个城市的居民则主要信奉回教。可是,在那三个“基督教”城市里,爱滋病毒现正大为肆虐!同样情况也在非洲各地出现。非洲中部及南部是名义上的基督教地区,可是跟北非——其中人口大多信奉回教——相比,中部和南部的爱滋病患率却高得多。
“基督教”如何传入非洲
何以这种病毒在自称的基督徒当中蔓延得这么迅速呢?事实上,虽然很多非洲人都以基督徒自居,可是,很少人实际紧守圣经为基督教所定的道德标准。看来基督教国的传教士使非洲人“归信”的方式出了问题,才直接导致这个情况。
在十八、九世纪期间,基督教国的传统信仰大受攻击。圣经批评蔚然成风,结果大大贬损圣经的地位,使许多人把圣经仅视为一部古代文学作品而已。此外,许多人都接受进化论,甚至教士也支持这个理论。怀疑的种子一旦撒下,人们对圣经的信心也开始动摇。在这种气候下,基督教国采纳一种较世俗化的方式来使非洲人“归信”也不足为奇。传教士传讲社会福音,并且强调人道主义,而非帮助信徒按着圣经的道德标准生活。也许正因为这样,传教士可能不自觉地破坏了固有的道德架构。
例如,非洲有不少国家以往都奉行多妻制。然而,性滥交的情况却颇为罕见,因为大多数部落就通奸罪制定了严刑峻法。约瑟夫斯·达尔纳斯是退休教员,他在乍得是个颇有名望的人。达尔纳斯告诉《儆醒!》代表,在传教士抵达以前,“非洲人认为通奸会为他们带来恶运。”结果,“罪犯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许多时甚至被判死刑,因为他连累了族人。”这样做带有迷信色彩吗?是的。但事实上,这种看法却大大阻止人性滥交。
基督教国的传教士后来抵达这个大洲。他们虽然反对多妻制,却没有加强向人灌输圣经的道德标准。圣经吩咐人要把毫无悔意的淫乱者和通奸者逐出基督徒会众,可是,基督教国的各教会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对犯过者施以管教。(哥林多前书5:11-13)现今非洲有不少显要的政治人物在性道德方面臭名远播。在非洲名义上的基督徒当中,对配偶用情专一的也相当罕见。
很多教士本身也没有立下好榜样。非洲人很重视家庭,男婚女嫁、儿孙满堂是一件正常的事。也许正因为这样,许多教士认为自己也大可把童贞及独身愿弃若敝屣。1980年5月3日刊的《纽约时报》报道:“在非洲的许多地区,……教士和主教都是多妻者。”
这样的婚姻自然不是正式注册的,事实上,他们的“妻子”其实只是情妇。这样的败行绝不能仅一笑置之。据上述时报透露,“一位显要的天主教教士”承认,“非洲的教士并非耶稣基督的仆人,而是权威的象征、拥有权力的人。”这些“权威人士”所传的信息看来是,“要按着我的话而非我所做的事而行。”
西方娱乐大举进攻
不容忽略的是,近年来有大量不道德的娱乐传入非洲。在乍得,缺乏监管的公众录像带观赏厅便向人提供这样的娱乐。这些录像带观赏厅随处可见——在私人家里或汽车间,但更常见的却是入夜后的院子。观看这些录像带的收费相当便宜,只需25法郎(折约5美仙)左右;甚至连小孩子也观看。究竟这样的影片从何而来呢?大部分都是来自美国——一个声称主要信奉基督教的国家!
西方文化的进侵对于观众有造成任何真正的影响吗?耶和华见证人的一位海外传道员曾在中非服务了14年,他说:“除了通过录像带以外,当地人甚少跟西方世界接触。他们都希望仿效影片里的西方人。虽然没有什么实际调查报告的支持,但大多数人看来都清楚知道,这样的娱乐助长了性不道德。”
为了阻止一种致命的性传染病蔓延,卫生官员正疲于奔命;可是,所谓的基督教国家却纵容一些不良的宣传,助长了致命的不道德败行,这是个多大的讽刺!不论在本地还是海外,教会均没有采取什么行动去遏止这样的情势。可是,非洲有些国家,例如乍得和喀麦隆,却禁止或至少限制色情作品输入国内。然而,他们的努力许多时都成为白费。
这一切导致了非洲“基督徒”当中广泛的道德衰落现象。恶劣的经济状况也有其潜在的影响。由于职位空缺不足,男子有时不得不离家数月,以求找寻工作。这些男子显然是当地妓女的目标,那些妓女时常是由于贫穷才出卖肉体。此外,父母索求高昂的聘金也是个因素。不少男子由于无法筹措所需的聘金,于是只好不结婚;有些人因而跟异性发生苟且的关系。在这种道德及经济的气候下,爱滋病迅速蔓延。
解决方法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把非洲的爱滋病危机完全归咎于基督教国身上。可是,基督教国却必须负上大部分责任,这是无庸置疑的事。对于那些渴望成为耶稣称之为“真正拜父”的人来说,事情的确关系重大。——约翰福音4:23,《和合本》。
除了提出谴责以外,人还可以做些什么以求制止爱滋病蔓延呢?非洲政府发起了一些预防爱滋病的运动,促请人使用避孕套。然而,塞缪尔·布鲁-格雷夫斯医生——世界卫生组织驻尼日利亚的代表——坦言:“个别的人必须采纳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家人必须……避免性杂交。”
早在“爱滋病”成了家喻户晓的语词以前,圣经便谴责性杂交,并且促请人务要保持贞洁、自制,以及忠于配偶。(箴言5:18-20;哥林多前书6:18)非洲有成千上万的耶和华见证人可以亲自作证,跟从这些原则能够使自己避免染上爱滋病,以及其他性传染病。由于他们紧守圣经的标准,基督教国的不是之处越发显明出来。此外,真正的基督徒也寄望于行将来临的新世界,届时会“有正义住在其中”。(彼得后书3:13)对于有信心的人来说,这个新世界就是爱滋病危机的最终救药。
[脚注]
a 若要获得进一步资料,请参看《儆醒!》1993年3月8日刊,题名为“非洲的爱滋病将如何终止?”一系列文章。
b 爱滋病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传播开去,例如输血或与别人共用注射针注射毒品。有些基督徒由于配偶犯上性不道德,或注射毒品,以致无辜地染上爱滋病。
[第20页的精选语句]
“在非洲的许多地区,……教士和主教都是多妻者。”——《纽约时报》
[第20页的图片]
基督教国教士的坏榜样助长了非洲性杂交的猖獗现象
[第21页的图片]
色情娱乐从“基督教”国家传入,年轻人深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