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问……
为什么老是说我错?
“爸爸有过敏症,但每日都要跟吸烟的人一起工作,所以有时放工回家,心情非常烦躁。他一找不到想要的东西,就会责骂我。如果我反驳他,说东西是他自己失掉的,他就会大发雷霆,说我胆敢纠正他。”——一个十余岁少女诉苦。
你有时觉得,自己总是家中的替罪羊吗?无论家里有什么事发生,看来罪责总是归到你身上吗?14岁的乔伊就有这样的感觉。她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里,经常要照顾年幼的弟妹。她抱怨说:“他们开始打架的时候,我就会走到楼下去,因为他们既野蛮,又太不像话。但爸爸放工回来,看见他们吵闹,总是向我破口大骂,责怪我没有制止他们。”
如果父母指责你任性、懒惰、不负责任等,你可能觉得他们都把你看扁,断定你是个教而不善、无可救药的人,有时也仿佛想见到你碰得一鼻子灰似的。雷蒙的家人就叫他做“马大哈”,他非常憎恶这个名字。同样地,就算父母叫得多么亲切,你也不会喜欢有一个针对你弱点的称号,因为这类不雅的称呼不但不会激励你改善自己的弱点,反而越发令你觉得受人鄙视。
要是父母偏爱某个孩子,另一些孩子受责时,自然就更加心有不甘。一个名叫弗兰基的少年说:“我排行中间,但难题发生时,吃亏的总是我。”情形看来,你的兄弟姊妹似乎永远是对的,而你就总得吃哑巴亏。
父母为什么责怪你
当然,儿女做错事时,父母自当纠正他们。事实上,敬畏上帝的父母如果要“用耶和华的管教和思想规正”养育儿女,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要以健全和积极的方式纠正儿女的错误行为。(以弗所书6:4)诚然,就算是最仁慈的父母,有时也会反应过激,或判断错误。让我们回顾一下耶稣在年幼时所发生的一件事。当时,耶稣一家到圣殿守节,回家途中,他的父母发觉他不见了,原来他还在上帝的殿里跟别人讲论圣经。虽然耶稣并没有错,但父母找到他时,母亲质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这样待我们呢?你看,你父亲和我一直到处找你,很苦恼呢。”——路加福音2:48。
既然耶稣是完美的,他的父母根本无需担心他跟坏分子鬼混。但像所有仁爱的父母一样,他的母亲觉得有责任要好好照顾儿女,而且也担心他有什么不测,所以一见到他时,情绪就十分激动。同样地,你的父母可能有时也会反应过激,这绝不是因为他们对你过于严厉,而是因为他们真正关怀你。
请也记得,我们正生活在“难以应付的凶险时代”。(提摩太后书3:1)父母要照顾家庭,维持生计,有时实在透不过气来,所以难免会影响到他们对待你的方式。(请参阅传道书7:7。)一个精神科护理员评论说:“在有些家庭里,就算父母一向做事公平,一旦面对困境,他们也会由于冲动而妄下判语。”
单亲家庭的父母尤其会把不快的情绪发泄在儿女身上,因为他们凡事都要亲力亲为,没有人可以跟他商量。无可否认,要成为父母的出气筒确不是味儿!17岁的露茜说:“要是我真的做了错事,我心甘情愿受罚;但只因妈妈心情不好,就要罚我,那就太不公平了。”
父母偏爱某个孩子也是另一个造成难题的因素。虽然父母通常会疼爱所有儿女,但有时也会偏爱其中一个。a(可参阅创世记37:3。)自觉失宠无疑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如果你还觉得受到忽视,并时常要背兄弟姊妹的黑锅,怨恨之心就会油然而生。年轻的罗克珊说:“我弟弟达雷是妈妈的小宠儿。……妈妈凡事都责怪我,从不追究达雷。”
问题家庭
就算在健全的家庭里,儿女有时也难免要忍受父母的苛责。在一些问题家庭里,儿女就更常给父母指责和奚落了,有时父母还会以“恶毒、愤怒、烈怒、尖叫、诋毁”的方式对待儿女。——以弗所书4:31。
父母大发烈怒,这完全是儿女的错吗?诚然,反叛的儿女的确令父母“愁烦”。(箴言17:25)可是,圣经却劝勉父母说:“不要激怒孩子。”(以弗所书6:4)因此,所有基督徒,包括为人父母的,都必须表现自律,“在逆境下保持克制”。(提摩太后书2:24)如果父母因为儿女犯错而失去自制,就不能够把责任归咎给儿女。
可是,如果父母动不动就出口责骂儿女,这可能暗示父母不是情绪非常紧张,就是感到抑郁或自卑;也可能反映出父母的婚姻正出现危机,或有酗酒的恶习。据调查指出,父母如果吸毒,子女往往就会成为家中的替罪羊。“子女不论做什么都是错的,父母也可能斥责他们是‘蠢才’、‘坏蛋’、‘自私鬼’等。家人也会把‘难题’通通怪罪于这个(或这些)孩子,或把不安的情绪和烦恼一股脑儿发泄在他们身上。”
应付不平的指责
凯瑟琳·麦科伊说:“给儿女起绰号、看扁他们、对他们的品格诸多批评,……会令青少年缺乏自尊、情绪郁结、性情孤僻。”又或者正如圣经说,苛待孩子,会“激恼”他们,叫他们“灰心丧气”。(歌罗西书3:21)这可能使你自觉是个窝囊废,并且对父母怀有消极的看法。你可能认为,既然不论你做什么,也无法取悦他们,倒不如我行我素好了。你也可能对父母怀恨在心,拒绝接受他们给你的有益指导和纠正。——可参阅箴言5:12。
你可以怎样应付这样的困境呢?这要视乎个别的情况而定。所以为什么不停下来,忠实地作一番自我检讨呢?例如,你真的时常受到责难吗?或者只是因为父母有时比较执着,才说出一些令你不安的话来?圣经说:“我们人人都难免绊倒许多次。”(雅各书3:2)因此,即使你的父母偶尔反应过火,你需要以牙还牙吗?我们可以实践圣经在歌罗西书3:13的劝告:“无论谁对人有不满的地方,都要继续彼此包容,彼此甘心宽恕。耶和华怎样甘心宽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甘心宽恕人。”
体谅父母的处境也可以帮助你实践上述的圣经教训。箴言19:11说:“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例如,如果你爸爸放工回家,经常因小事大动肝火,或无中生有的指责你,你需要愤然还以颜色吗?如果你体谅他可能因为紧张和疲倦,才口出恶言,你就会较易‘宽恕他的过失’了。
但要是不公平的责难不是偶尔发生,而是持续不断,而且变本加厉,这又怎么样?本刊日后会有一篇文章,建议你可以怎样做,以缓和这种恶劣的情势。
[脚注]
a 请参阅《守望台》1988年3月15日刊“青年人问……和兄弟姊妹相处何以这么困难?”一文。
[第19页的图片]
父母在有需要时纠正儿女的过失,这绝不是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