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口吃之苦
你能够分辨出谁口齿伶俐,谁害怕自己口吃吗?你大概会说:“嗨,这当然啦!”不过,彼得·劳的南非荷兰语著作《结巴者言》却指出:“在有口吃的人当中,每有一个人是‘公认的’口吃者,就可能有另外十个人希望尽量不让人察觉,而且用尽各种不同方法,试图掩饰他们在这方面的缺陷。”口吃的人掩饰他们讲话时的毛病?这怎么可能呢?
有些说话结巴的人的确有办法掩饰自己的毛病。他们在开口讲话前先想想自己以往曾给哪些字眼难倒,然后在讲话时就刻意不用,换上另一个同义词或索性改动句子的整个结构。一个丈夫在19年的婚姻生活里,一直不让妻子知道他有口吃。妻子后来终于知道了,于是请教言语治疗师,说:“他老是叫我帮他打电话;上馆子的时候,他也总是叫我去点菜;还有,他……在开会的时候老是不开口;你说这是由于他不想别人知道他口吃吗?”
请也看看南非一对恩爱夫妇的经历。玛丽a好几次想跟丈夫格特解释,她是由于害怕说话时口吃才不敢在研究圣经的聚会里发表评论。她每次提起这件事,格特总固执地说:“没这回事的,你根本不是口吃的嘛!”格特这样说,纯粹基于妻子素来健谈的个性。原来玛丽只会在某些要讲话的场合才害怕自己会口吃。他们结了婚五年后,格特才真正察觉妻子有口吃的毛病,这时他不禁承认:“我这个人真糊涂,从来不理会别人的感受。”格特现在不再挑剔玛丽了,每次玛丽鼓起勇气,在一大群听众前讲话后,格特都称赞她一番。
大卫·康普顿本身有口吃的难题,他在自己的著作《期期艾艾》里指出,很多有口吃毛病的人都给“恐惧”的感觉弄得很难受,这种情况确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一种恐惧感“有时仅是使人心绪不宁,但也往往是相当强烈的”。“口吃的人感到自己最脆弱的时刻,就是他最需要跟别人接触和攀谈的时候;在这些时刻,无论他要说的是日常琐事还是心底里的话,他都可能认为自己准会受到伤害,准会被人取笑。……就算最晓得面对这种感觉的人也得承认,他们也曾给恐惧的感觉弄得局促不安,而且这种感觉一直挥之不去。”
可能引发恐惧的场合
有口吃的人如果要在学校的课堂上、商务会议上或在宗教集会期间,向一群听众讲话,这样的环境可能令他忧虑起来,结果结巴得更厉害。露珊今年15岁,有口吃的难题。南非的一个电台节目访问她说:“你曾经想过,不如自己干脆一句话也不说吗?”露珊答道:“我常常这么想,比如说,上课的时候,我明明知道正确的答案,说了出来老师必定嘉奖我的;但我知道得很清楚,要说出来可把我难倒了。”
世民是做生意的,他也接受了上述节目的访问。他同露珊一样,接受过言语治疗后,改善了口吃的毛病,但偶尔也故态复萌。他开始口吃的时候,如果听众的反应不佳,情况就可能更糟。他说:“开董事会的时候,你如果要说很多话,那就真是件苦事了,会议桌上人人都会显得特别特别的不耐烦。”
有口吃的人所感到的恐惧,跟害羞的人在陌生人面前说话时所感到的那种害怕感觉是不一样的。且看看丽珊的例子。过去两年来,丽珊一直参加耶和华见证人的聚会。跟朋友闲谈的时候,她总能流利地说话。她也热心参与传福音的工作,这种工作是免不了要跟陌生人攀谈的。不过,她真正害怕的倒是在一大群人面前讲话,很多口吃的人也跟她有同感。丽珊说:“聚会的时候,我老是不够胆把手举起来,回答台上提出的问题。我最多也只能答一个单字或一个短句。这样的答案可能是过于简单,但已经是我的极限了。由于我在答题前就要准备好,所以在脑袋里、在口边也充满了我要说的话。但话一到口边,舌头却总像是不听使唤的。”
有点口吃的人最怕的就是朗读,因为人朗读的时候不免要把一些他们通常避而不用的词语读出来。丽珊继续说:“在我们的一个聚会里,主持人有时候请我们轮流把正在讨论的经文朗读出来。那时候,我心里怕得不得了,一味不安地等候,心里盘算着究竟自己能不能好好把课文读出来。有时候,我读是读了出来的,不过却读不到某些词语,于是就跳过它们继续读下去。”
我们请有口吃难题的人朗读之前,无疑最好先想清楚。这样的“鼓励”可能令有口吃的人感到难堪。每逢他们尽了自己的力量去做,我们都该亲切地称赞他们。
施以援手
口吃是一种很复杂的机能失调症,治疗的方法因人而异。实际上,很多有口吃的人一度以为自己已给“医好了”,怎料后来却又复发。对口吃的研究数目,差不多比任何对语言失调症的研究都要多。不过,专家到目前仍然找不到口吃的具体成因。事实上,大部分专家同意,口吃的成因是多样化的。根据最近的研究,其中一个理论是,口吃跟当事人早年脑部细胞的组织失常有关。西奥多·彼得斯和巴里·吉塔尔两位博士合著了一本教科书,叫做《综合探讨口吃的毛病和疗法》,这本书指出现时各种有关口吃成因的说法,“随着在这方面的研究增多,填补了人就口吃所知的空白,固有说法将不再适用”。
由于目前人对口吃的认识仍十分有限,我们要是打算向正受这种机能失调症影响的人建议某种疗法,就应该小心。上述教科书说:“大部分患上严重口吃的人只可能有轻微的改善。他们学会说话慢一点,或者晓得轻松对待口吃,较不容易受到这种毛病所困扰。……基于未明的原因,有少部分患有口吃的人经过治疗后一点改善都没有。”b
有些言语治疗师每逢治疗失败,都责怪口吃的人,说他们未尽全力。其中一个治疗师断言: “失败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患有口吃的人没有全心全意投入治疗。”大卫·康普顿回应以上声称,说:“有口吃的人受到这样的指责,他们的愤怒实在是难以形容的。他们所以感到气愤,首先是由于这种讲法根本不是实情。没有任何治疗方法是对所有口吃患者有效的,就算某种治疗方法确实适合某个口吃患者,这种疗法也不是绝对有效的。其次,由于口吃的人已经挫折重重,……任何不必要地、不公正地加重[他们的挫折感]的事都是要不得的。”
减轻口吃患者的压力
有口吃难题的人通常不希望别人可怜他们。不过,我们却可以用各种方法去舒缓他们的压力。他们说话开始结巴的时候,不要显出尴尬的神色。不要老是盯着他们的嘴巴,要望着他们的眼睛。他们一般对听者的身势语(身体语言)相当敏感。你如果看来轻松自在,就有助舒缓他们的恐惧感。一个言语治疗师说:“要让对方感到,你愿意听他说话,正如你愿意听任何人说话一样。”
做教师的如果其中一个学生有口吃,他可以大大帮助舒缓这个学生的恐惧感。南非的教育期刊《联合》对教师提出以下忠告:“有口吃的学生如果知道听者并不期望自己说话流利,说话的时候通常不会结巴得太厉害。”
上述刊物也指出,教师明了学生的感受同样重要。杂志也提议教师不该因为尴尬而不跟有口吃的学生说话,倒要跟他们沟通一下,鼓励对方抒发自己对这种毛病的感觉。教师于是可以从而知道学生最害怕在怎样的环境下说话。杂志指出:“学生说话有多流利,百分之80在乎你。”学生如果知道,虽然他有口吃的毛病,但仍然受人接纳,他说话就会更流利。杂志进一步解释:“课堂如果富于学习气氛,人人轻松自在,那不单口吃的学生可以得益,其余同学也能受惠。”
以上提议也可以套用在涉及成年人的教学环境里。
创造主体恤世人
我们的创造主耶和华上帝充分理解人类的不完美。他差遣摩西成为他的发言人,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上帝任用摩西以前,清楚知道他的口齿不很伶俐,跟人有沟通的困难。上帝也知道摩西的兄长亚伦说话流利,同摩西恰恰相反。上帝说:“我知道他是能言的。”(出埃及记4:14)可是,摩西却具有一些更为重要的特质,例如忠贞、仁慈、信心,而且性情温和。(民数记12:3;希伯来书11:24,25)虽然摩西多番推辞,上帝却打定主意,坚持要摩西作他人民的领袖。上帝同时也考虑到摩西的顾虑,于是委任亚伦作为摩西的代言人。——出埃及记4:10-17。
我们也可以效法上帝,体恤别人的情况。要怀着尊重的态度跟口吃的人相处,不要让某人在言语方面的缺陷影响你对这人的看法。我们可以从一个女孩跟父亲的对话看出这一点。这个父亲是口吃的,他后来学会了流畅朗读的窍门。一天晚上,父亲打算一显身手,于是在他那六岁大的女儿面前流利地朗读了一个故事。读完后,他感到满意极了。
女儿待父亲读完故事后就说:“爸爸,讲得好一点儿吧。”
做父亲的带点怒气地回答:“我已经讲得很好了。”
女儿却坚持说:“不,我要你像以前一样讲的那么好。”
这个父亲虽然确实在说话机能方面有缺陷,但他的小女儿依旧爱他。所以,你日后跟有口吃难题的人相处的时候,要记得这人可能其实是颇有见地的,而且可能具有不少叫人喜爱的特质。他当然是有感觉的,所以要耐心体恤他。
[脚注]
a 本文部分名字是假名。
b 儿童对治疗的反应往往比成年人较佳。安·欧文是一名资深的言语治疗师,她在著作《幼年儿童的口吃》里指出:“四分之三的儿童在长大后自然而然地不再口吃。你的孩子如果属于另外的四分之一,通过预防性的治疗,孩子也有很高机会在长大后就不口吃。”
[第25页的图片]
口吃的人通常害怕在众人面前讲话
[第26页的图片]
口吃的人如果正努力跟你说话,要耐心听
[第27页的图片]
口吃的人通常怕讲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