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的观点
上帝既是爱的化身,我们又怎能够畏惧他呢?
“敬畏耶和华,……这人便为有福!”——诗篇112:1。
既然圣经说“上帝就是爱”,为什么我们要畏惧他呢?(约翰一书4:16)通常我们爱一个人,就不会畏惧他。那么,对上帝的畏惧怎样影响我们跟上帝的关系呢?上帝既是爱的化身,为什么要畏惧他呢?为了解答这些问题,让我们仔细看看圣经怎样运用“畏惧”这个词语。
在很多语言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可以有不同的含义。比如说,在某些语言中,“爱”这个词可以指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喜爱。人们可以说:“我爱吃冰淇淋”,也可以说:“我爱我的儿女”。类似地,圣经也提到不同类型的畏惧。“畏惧”这个词每逢用在崇拜方面,都不是指人感到恐惧、惊惶或因行将受罚而胆战心惊。‘畏惧上帝’中的畏惧其实涉及一些积极的情绪,例如敬畏、崇敬、深深的尊重。这些高尚的情操跟人由于爱上帝、深受他吸引而产生的感觉是相互作用的,怀有这些感觉的人不会对上帝敬而远之,也不会规避上帝。
我们对上帝存有敬畏之心,就可以驱除病态的恐惧,不会畏缩不前。诗篇执笔者论到敬畏上帝的人说:“他必不怕凶恶的信息;他心坚定,倚靠耶和华。”(诗篇112:7)即使受到恶人的威吓或撒但的攻击,由于深深尊重上帝,我们能够勇敢无畏。(路加福音12:4,5)敬畏上帝的人也能坦然无惧地向上帝祷告,因为“爱能驱除畏惧”。——约翰一书4:18。
诸天显示上帝的荣耀
古代的大卫王是个敬畏上帝的人。他时常沉思耶和华的创造物,对万物的美丽和复杂赞叹不已。他赞美上帝说:“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诗篇139:14)大卫凝视明净的夜空,赞叹说:“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诗篇19:1)想想看,天上的景物会叫大卫惊惶吗?当然不会,壮丽的星空使大卫禁不住赞美耶和华。
今天我们对太空有更清楚的认识,更有理由要畏惧上帝。天文学家最近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探测太空,远眺人类前所未见的领域。他们挑选了一个肉眼看来大小像一粒沙的范围进行观察。他们以往用地面望远镜察看过这个位置,看不见有任何东西。可是,这次天文学家竟然看见一个不可思议的景象:不是一颗颗星,而是一个个星系,一个个由亿万星辰组成的巨大组织。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情景!
宇宙浩瀚无垠,既奇妙、又神秘,难怪深入观察宇宙的人无不叹为观止。宇宙奇观正好反映创造主的荣耀和能力。圣经把耶和华上帝称为“天上众光的父亲”,他能“数点星宿的数目,一一称它的名”。——雅各书1:17;诗篇147:4。
我们也可以从星体所跨越的时空,看出宇宙的大而可畏。天文学家从哈勃太空望远镜看到的星光,不过是亿万年前的余辉罢了!跟永恒的天体比较,人类看来转瞬即逝,渺不足道。这样看来,创造众星的上帝不是配受我们的尊崇和敬畏吗?(以赛亚书40:22,26)世人算不得什么,但创造万物的上帝竟“顾念”和“眷顾”他们。知道这件事使我们更尊重上帝,渴望进一步认识他、取悦他。(诗篇8:3,4)圣经所说的畏惧就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和钦佩了。
敏于宽恕的上帝
我们人人都是不完美的,不管多么努力做对的事,仍然有无心之失。我们要是犯了错,我们应该害怕上帝从此就不再悦纳我们吗?诗篇执笔者写道:“主——耶和华啊,你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诗篇130:3,4)创造主耶和华仁慈体贴,敏于宽恕,这感动他的敬拜者衷心感激他,深深尊重他。——以赛亚书54:5-8。
我们畏惧上帝,就有力量努力做对的事,规避他所谴责的恶行。天父和我们的关系就好比一个仁爱的父亲和他的孩子。孩子也许一时忘了父亲不许他们在街上玩耍的理由,但只要想起父亲的吩咐,就不会贸然跑出车道拾皮球。服从父亲的吩咐可以拯救他们的生命。成年人对耶和华存有敬畏之心,也可以制止他们作恶犯罪,累己累人。——箴言14:27。
畏惧上帝的审判
不过,人要是埋没良心,故意得罪上帝,他就该感到另一种的畏惧。正如地上的政府会制裁不法之徒,上帝也有权对蓄意犯罪、不肯悔改的人施以惩罚。恶人见上帝暂时容许罪恶存在,就恣意妄为、无恶不作。可是,圣经清楚表明,上帝终有一天会采取行动,把世上的罪恶一举铲除。(诗篇37:9,10;传道书8:11;提摩太前书5:24)因此,怙恶不悛的人的确有理由惧怕上帝的惩罚。这种畏惧跟圣经鼓励我们培养的畏惧迥然有别。
圣经把畏惧上帝跟一些美好的事相提并论——颂赞、欢乐、信心、智慧、长寿、信靠、富足、盼望、平安。以上只是其中几个例子罢了。a要是我们继续怀着敬畏上帝的心行事,就必定享有这种种福分,直到永远。——申命记10:12-14。
[脚注]
[第26页的图片鸣谢]
Courtesy of Anglo-Australian Observatory, photograph by David Ma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