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看守人——日渐式微的行业
《儆醒!》驻加拿大通讯员报道
“绝对再没有其他工作值得我去做的了。”灯塔看守人一次又一次地这么说。有人抛下了在加拿大多伦多一所塑料工厂的管理职位,就是为了要做一座有106年历史的灯塔的看守人。他说这工作使他觉得自己“年轻了10年”。
灯塔看守人的首要职责是给海员保持适当照明。他也要操作和维修雾角,还有用无线电向渔民和经过的船只提供天气消息。
以前,灯塔看守人要确保储油器里经常盛满油,灯心经常燃烧着,玻璃灯罩里没有烟雾。如果灯坏了不能立即修好,看守人就要整夜徒手转动灯标来把船引领到安全的地方。如果雾角失灵,他就要通宵用锤子来敲响雾钟。上面这些情况都不罕见。
暴雨狂风
强烈的风暴是个大问题。有一次,有一个灯塔看守人以为自己看见一朵“大白云”,谁知道原来是惊涛拍岸。巨浪涌上50英尺悬崖,冲进这看守人的起居室。单是这么一个浪,破坏力已不逊于一整场风暴了。
另一次,在新斯科舍的帕布尼科港,整夜狂风大作,一个一个的浪头拍打着灯塔,看守人和家人只能听天由命。早上风暴平息下来,看守人往外面一走,却赫然发现灯塔周围的陆地竟已消失无踪。他们不再跟大陆相连了。
寂寞沉闷?
有人问一个灯塔看守人他会不会觉得闷,他笑着说:“人家问我们:‘老兄,这么闷,你怎么受得了?’我们就反过来问他们:‘那么,你又是怎么受得了城市里的吵吵闹闹呢?’”
以前在美国,比较偏僻的灯塔会有一点书放在里面。所以,到了1885年,美国就有了420所灯塔图书馆。灯塔看守人显然都爱上看书了。
日渐式微的行业
近年来,人手操作的砖石灯塔渐受淘汰,由配备强力闪灯的非人手操作钢架灯塔取代了。远洋船员不再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寻找隐约的灯标,或者迷蒙的火光了。今天,强力的钨丝卤素灯泡加上又响亮又高频率的雾信号,提醒海员要注意海上危险的地方。
船只装上接收来自灯塔信号的设备,就无论雾有多大,都能够知道自己的位置。现代科技让航海人员越洋过海,胸有成竹地避过危险的沙礁、暗礁和岸边的大石。
现代科技带来的结果是,灯塔看守人从世界舞台上迅速消失。有一个灯塔看守人感到生命的一部分已经一去不返,在离开岛上住了25年的家时,说出了心中的哀愁:“我们在这里过得挺写意。我们从来没有真的想过要走。”
但是,转灯、辅助灯、警报灯、声音信号机和雷达灯标仍然需要保养。灯塔现在就由巡回各地的技术员来料理。
衷心赏识灯塔看守人多年服务的人着实不少,他们都能感受到一个住在缅因州奥古斯塔的人的心情,他叹气说:“看着灯塔,知道灯是电脑控制的,知道里面已经没有人了,这感觉总是有点不是味儿。”
[第11页的附栏]
第一座灯塔
有记录的历史上第一座灯塔是在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在位期间兴建的。这座灯塔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建成,坐落在法罗斯岛上,就在现今亚历山大里亚城港口入口以外不远的地方。灯塔用了20年时间来建筑,耗资相当于今天的250万美元。
历史文献指出灯塔高超过90米,上层的房间有向海的窗户,窗户后面烧着一堆堆柴火,也可能是一把把火炬,据约瑟夫斯说,50多公里以外也能看得见火光。
这座用石头砌成的巨大建筑物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塔上的熊熊烈火做了1600年的警告灯号,直到灯塔塌毁,塌毁的原因只可能是地震。
几百年后,成千的灯塔,大小不同,外形各异,在世界各地的港口上兴建起来。旧式的砖石灯塔今天成为国家、州、省和市公园的博物馆和旅游胜地,引来数以百万计游客观赏,缅怀昔日的灯塔风情。
[第10页的图片]
加拿大纽芬兰的开普斯皮希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