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8 4/22 8-11页
  • 保护子女免受帮派影响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保护子女免受帮派影响
  • 警醒!1998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防患未然至为重要
  • 要关心孩子
  • 子女的实际需要
  • 满足子女的需要
  • 帮派真相知多少
    警醒!1998年
  • 祸害——到处蔓延
    警醒!1998年
  • “我这是在自掘坟墓啊!”
    圣经真理改变人的一生
  • 女子纠党——教人忧心的歪风
    警醒!1996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8年
《警》98 4/22 8-11页

保护子女免受帮派影响

“孩子需要有人关心爱护。”——《我的孩子可不同——怎样防止子女加入黑帮》。

除了我们跟上帝的关系之外,子女就是我们最珍贵的一份资产。我们应该花时间跟子女交谈,倾听他们诉说心声,把他们搂在怀里。我们还要让子女清楚知道,他们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我们必须循循善诱,教子女做人要诚诚实实、乐善好施,凡事循规蹈矩,过正派的生活,对人关心体贴。

青少年罪犯临时拘留所的所长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他说:“父母根本没有向子女灌输正确的价值标准。”无疑,我们须要在这方面格外留意。我们想子女过怎样的生活,就必须以身作则,好让他们看出,这种生活怎样为我们增添乐趣。我们要是没有言传身教,又怎能要求子女跟从正确的价值标准呢?

专为美国教师而出版的《今日》杂志评论,帮派所招引的年轻人大多“自觉一事无成”,他们“感到烦躁不安,无所归属,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可见,我们必须使子女觉得在家千日好,对家庭有归属感。我们也要跟子女乐聚天伦,使他们的生活过得称心如意。这样,子女就不会那么轻易被帮派的甜言蜜语所骗。

加利福尼亚州警方的反黑队队长讲述,当警察上门通知家长,他们的孩子惹上麻烦,做父母的听后无不震惊万分。他们自以为对孩子的活动了如指掌,怎么也不肯相信孩子竟然闯出祸来。其实孩子早就误交损友,只是双亲没有觉察罢了。

防患未然至为重要

住在帮派势力范围的居民告诫,不论老少,人人都应当明智行事,以免对帮派造成威胁,仿佛挑战他们的势力似的。一看见帮派分子聚集成群,就要转身离开。不要模仿他们的言谈举止,也不要跟随他们的衣着打扮。你要是学他们的样子,就可能成为敌对帮派的攻击对象了。

人的装束、行为如果跟某个帮派类似,该帮派的成员就会以为这人想加入而索性拉他入伙。在芝加哥,一个有三名子女的父亲对这方面很有认识。他说:“如果我把头上的帽舌转向右方,帮派分子就认为我藐视他们。”暴力事件可以随时爆发!

要关心孩子

一个母亲说:“我们必须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父母要是疏于关心子女,就很难教好他们。”另一个母亲指出,除非父母先发制人,孩子迟早会落入帮派手中。她接着又说:“我们要爱护子女。他们一旦失足,我们就后悔莫及。”

我们知道子女跟什么人来往吗?他们下课后喜欢到哪儿流连?天黑后,他们在什么地方?当然,做母亲的不是个个都能在家等候子女放学。单身母亲虽然要拼命干活,才能支付租金、养家糊口,却可以安排邻家的主妇,或可信赖的亲友,在下午替她们照管子女。

一个男子所住的地区属黑帮地盘。有人问他怎样保护子女,以免他们落入黑帮的魔掌。这个男子说,他带儿子在附近各处走走,让儿子看看帮派活动所造成的恶果。他指着被涂得一塌糊涂的墙壁、破败不堪的建筑物,对儿子说:“看来这是个危险地带。帮派分子爱在这儿逛荡,整天在一起鬼混。”他继续说:“我接着向儿子说明,他要是按圣经原则而生活,就不会沦落到这样的地步。”

我们要认真关心孩子的功课,事情看似简单但能够发挥保护作用。学校有时在晚上举行家长会,有时也邀请家长参观课堂、跟教师面谈。务要安排时间赴会。要熟识孩子的教师,让他们知道你关心子女,也注重子女的学业。校方要是没有安排家长跟教师会面,你就要主动接触孩子的老师,跟他们讨论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你可以怎样跟他们通力合作。

在美国一个大城市进行的调查发现,有家长协助做家庭作业的学生,当中有百分之9是帮派分子;没有家长辅导的,当中有百分之18沦为帮派的猎物,比有家长关心的学生多一倍。一家大小亲密无间,一块儿参与有益身心的活动,子女就很少会被帮派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子女的实际需要

其实子女和父母都有同样的需要,大家都需要有人爱护、有人体贴、有人关怀。许多孩童从没体尝过父母的亲切爱抚,也没听过父母说句赞赏话。但愿我们永不会这样待子女才好!我们要亲热地搂抱孩子,让子女知道父母深爱他们,也要确保他们正按着我们所灌输的道德标准而生活。儿女既是我们的心肝宝贝,又怎么可以不多加爱护呢。

前帮派成员杰拉尔德说:“我自幼缺少父爱。为了填补心灵上的空虚,我加入了帮派组织。”他12岁开始吸毒。到17岁那年,他母亲开始经常跟耶和华见证人学习圣经。杰拉尔德的母亲认真实践圣经的优良原则。他说:“看见妈妈改变过来,我禁不住猜想,‘这个宗教必然有它可取的地方。’”目睹母亲的好榜样,他决心改过自新。

我们理当言传身教,为子女树立好榜样。子女对自己的家庭该有归属感,但这绝不是因为家人供应多少物质,而是因为家人处处为自己着想。做父母的应当谆谆教诲子女,要以端正的品行自豪。洛杉矶县前任地方检察官埃拉·赖纳有以下的评论:“趁子女还没沦为帮派的猎物,我们就必须多多关心孩子。”

满足子女的需要

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满足子女的物质需要,而是怎样把子女培育成材,为人和蔼可亲、品行端正。圣经指出,正义的雅各形容年幼的子女“是上帝施恩给[我]的孩子”。(创世记33:5,《吕译》)要是我们怀有同样的观点,把子女看做上帝恩赐的礼物,我们就会更加爱护子女,尽力帮助他们过诚实正派、道德清白的生活。

我们因此必须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正派的榜样。要使子女对家庭有归属感,因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子女引以为荣的不该是家境有多富裕,而该在于双亲是好父母。这样,他们就不会轻易找街头流氓做靠山。

回想年轻的时代,一个祖父说:“我怎么也不会做出羞辱家门的事。”他坦言自己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他知道双亲多么疼爱自己。有些父母本身从没有得到父爱母爱,要他们向子女表达爱意确实不容易。尽管这样,做父母的还是要尽力爱护自己的骨肉。

为什么这样做至为重要?正如犹他州帮派侦探协会所出版的《“怎么啦?”》杂志所说:“年轻人觉得为人所爱,自然倍感安全。这不是指经济上的安全感,而是指他们感到安心。要是这样,他们就不觉得有需要成群结帮了。”

有些读者也许认为,亲情洋溢的家庭再也找不着了。其实和洽的家庭仍然存在。在世界各地的耶和华见证人会众中,你会发现许许多多的家庭都是亲密无间的。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但耶和华见证人的家庭找着秘诀:他们研读圣经就教养子女所提出的训示,努力把圣经的敬神原则在生活上应用出来。此外,他们还教导子女跟从这些原则。

耶和华见证人同意《美国医学协会杂志》所表达的意见:“一味期望……青少年‘事事说不’,又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他们‘说好’,这怎么行呢。”换句话说,我们如果想子女参与有益身心的活动,就必须尽力协助、从旁辅导。

一个父亲说:“我儿子跟帮会里的人十分投契,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我们当中没有人想要说出这样的话。一个年轻人说:“我投靠帮派,因为只有他们才给我一个温暖的家。”我们也不想听到自己的子女这样说。

我们做父母的,必须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我们也必须竭尽所能,好让心肝宝贝对家庭有归属感,能够享受天伦之乐。

[第10页的附栏或图片]

慈爱的父母必须……

✔ 跟子女在家共聚天伦,整家人一块儿做事

✔ 熟识孩子的友伴,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密切注意子女跟什么人来往、出入什么场所

✔ 让子女知道,不管发生什么事,他们都可以向你们求助

✔ 教导孩子以礼待人,尊重别人的权益和意见

✔ 支持子女,结识孩子的教师,让教师知道你赏识他们所作的努力,愿意跟他们通力合作

✔ 避免高声呼喊,也不可用暴力解决问题

你须要向子女表露骨肉亲情

[第9页的图片]

关心孩子的功课能起保护作用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