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入胜的微型书
《儆醒!》驻英国通讯员报道
最高的山、最深的海、最高的大厦、最长的隧道:称得上“最”的东西,往往都是教人十分着迷的。那么,最小的书又怎样呢?微型书也是引人入胜的!世上已印成的微型书数目难以胜数,题材包罗万象,语言不下20种。你如果从来没有探索过微型书的领域,现在就开开眼界吧。
怎样才算是微型书呢?一般的准则是:高或阔少于76毫米的书。这里说的高和阔是把装帧也包括在内的,不过,有些严谨的收藏家就只计算书页部分的厚度。为什么要印制微型书呢?
匠心独运的工艺
同我们所想的不一样,大部分微型书的字体都是清楚易读的。因此,微型的历书、古典文学著作、小说、剧本、词典和宗教典籍不但便于携带,读起来也不大困难。多年以前,这是拥有这种袖珍书本的主要理由,但时至今日,收藏家所关注的倒是微型书的另一个特点:印刷和装订书本所涉及的工艺。
印刷工匠为了设计和造出不用放大镜也可以轻易读到的字体,往往要克服重重的技术障碍。凭着他们的努力,一本本教人赏心悦目的书才得以印制出来。纸张和油墨的制造商也合力开发印刷技术,务求使印刷出来的字体清晰醒目。
书印成后,接着就是装订,而装订微型书的手工也可以是颇讲究的。微型书本的书皮虽小,却充分显出工匠的巧艺。有些书皮配有经过人手加工的皮革、金银细工装饰、玳瑁壳或美轮美奂的瓷漆。有些书皮是以丝绸或丝绒造成的,上面以刺绣或甚至珍珠和闪光装饰片为点缀。有些微型书也附有书套以便保存。
这些书本的插图通常只有不及1平方英寸那么大,但制作插图的镌版工人却使印出来的图画纤毫毕现,简直教人难以置信!其中一个例子是19世纪90年代印制的《布氏大拇指英语词典》。这本368页的词典刊有一幅人像,是英国词典编纂者撒母耳·约翰逊博士的肖像,画工十分精细。另一个例子是莎士比亚的著名历史剧《理查三世》的微型本。这部微型本是在1909年献给英国著名莎剧女演员特里的,在面向扉页的一页印了十分精细的插图。
《行旅手提丛书》在巴黎出版,相传拿破仑东征西讨期间,总随身带着这套微型的丛书。这套丛书包含了49册法语的经典著作,全都放在一个皮面的箱子内,箱子锁上后看上去就像一本文件夹大小的书。
大拇指圣经
大拇指圣经并不一定把全本圣经都包含在内,有些只收录了“新约”的部分。有些大拇指圣经节录了圣经故事或把圣经的历史缩写成大约七千个词的文章;这些书都是特别为儿童撰写的,多数采用《小小圣经》《圣经的历史》《儿童圣经》等书名。
“大拇指圣经”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呢?顾名思义,这种圣经比人的大拇指的顶部大不了多少。不过,《大拇指圣经三百载》却认为,这个称呼是美国著名的侏儒查尔斯·斯特拉顿,绰号“托姆大拇指将军”的到英格兰探访后才有的。支持这个说法的证据是,“托姆大拇指”在1844年到英格兰,而在1849年,伦敦首次有人使用“大拇指圣经”这个名称。
不平凡的圣经
在本世纪初,精巧的《手指新约》加入了小型圣经的行列。它只有3厘米阔,9厘米长,同手指的长度差不多,因此也得了《手指新约》这个名字。可是,由于它的长度超过76毫米,所以虽然它一般被列作微型圣经,但严格说来并不是微型书本。这种小书用4号字体排印,十分清晰,大部分人不用放大镜也看得清楚。
《插图圣经》是很独特的微型圣经,其中载有几首合称《往天国之路轨》的诗。英国铁路通车后的五十多年间,出版商仍不断印制这本圣经。诗的作者借路轨为喻,写了一首两页的诗,题名为《引导你走另一条路线》。诗里所说的另一条路线是指“耶稣基督,耶和华的儿子”。诗的结论是:“我儿,这是上帝说的,你的心要归向我。要赶快,不然火车就要开行了。”
1900年出版的《清晨训言》是另一部独特的微型书本。这本书每天以一节圣经经文为主题,每个月就以上帝的名字衍生出来的名词作为序言。例如,2月所用的名词是“耶和华沙龙”。这本书和上面提过的《插图圣经》表明,在一百多年前,上帝的名字耶和华在英国是颇为通用的。
微型之最
多个世纪以来,很多人都声称自己所印制的书是最微型的。第一本公认最小的书,是在1674年由范朗厄用微型字体印制的《布伦-霍弗耶》。《微型书本》形容,这本书只有“手指甲那么大”,超过二百年来一直稳坐最小书本的位置。
意大利诗人但丁的名作《神曲》的一个著名微型本,是以2号字体印刷的,单凭肉眼很难看清楚。这本在1878年于意大利帕多瓦印成的书,相信是当时历来字体最小的了。印刷这本书的时候,每次用新的印版也要换上新的活字,印30页需时一个月。可是,这本书共印了1000本。
微型书的大小不住缩小。1978年,苏格兰佩斯利的格莱奈弗尔出版社,限量印行了童谣《三只盲老鼠》。这本书是当时“世上最小的书”。到了1985年,同一间出版社印制了85本童谣《柯尔老王爷!》,这本童谣比《三只盲老鼠》更微型,只有1毫米乘1毫米大,要用一根针才能翻阅!
这些给路易斯·邦迪形容为“仅比微尘大一点点”的微型书,充分显示了印刷技师无尽的耐心和工艺。可是,这些极小型的书其实已经违背了制作微型书的原意,不是为了让人方便阅读而印制的了。
这些巧夺天工、教人爱不释手的微型书籍除了可见于博物馆之外,某些私人收藏家也藏有不少。有一天你如果造访微型书引人入胜的领域,别忘了要分外细心地看待它们呢。它们确实是精妙绝伦的工艺品!
[第14页的附栏或图片]
照相制版缩印术
历来最细小的《新约全书》是在1895年,由苏格兰格拉斯哥的大卫·布赖斯印制的,长1.9厘米,阔1.6厘米,只有0.8厘米厚!怎么可能这么细小呢?路易斯·邦迪在《微型书本》解释:“利用照相制版缩印术,这本书印得精细清晰。”百多年前,照相术不过是刚刚起步,这本书能印成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大卫·布赖斯也运用同一办法,印制了不少“大拇指圣经”。每一本圣经的书皮都藏了一把细小的放大镜,让看不清楚小字体的读者使用。读者凭着放大镜,加上一点耐性,就可以阅读了。
耶和华见证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纳粹党迫害,后来又受德国共产党的压迫。有意思的是,在这段时间里,见证人也善用照相制版术,把圣经刊物印成缩印本。各位读者在插图所见的圣经辅助读物,就是以这种方法印成的。当年有人把这本书藏在火柴盒里,偷运给囚在纳粹集中营内的见证人。
藏在火柴盒里偷运进集中营的微型书
[第13页的图片]
微型书体积虽小,字体却清晰好读
[第15页的图片]
一套微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