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仁爱创造者的恩赐
研究味觉的权威琳达·巴托斯说:“就[五种]感官而言,味觉可说贡献非凡。”何以见得呢?因为凭着味觉,人不但可以辨明食物的味道,还能决定食物会不会对人体有害,所以,味觉使进食成为人生一大乐事之余,跟我们的安全也是息息相关的。
味觉实在妙不可言。有了味觉,人就能尝到鲜橙的香甜、薄荷冰淇淋的透心清凉,清晨咖啡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的苦涩,以及厨师秘制浆汁的精妙。人们这么重视味道,甚至还不时把人的性格特征和感受都一一跟味道扯上关系哩。
举个例,你大概就曾说过某人是个“甜美的可人儿”,又或者把心里难过的人说成心里“酸溜溜的”,而更惨的就是“苦不堪言”了。在圣经里,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例如,圣经就曾谈及“性暴的人”(英语men bitter of soul)和“苦毒的言语”。——士师记18:25;诗篇64:3;撒母耳记下17:8。
历史中的角色
公元15至16世纪,航海事业盛极一时,还时而有新发现,味道诱人的魔力可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大约五百年前,伽马就领航绕过非洲的末端,千里迢迢地来到印度,然后载着满船的香料回葡萄牙去了。在接着的三个世纪,法国、英国、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还为了争夺香料供应的控制权而冲突起来呢。
你也许纳罕:“人们为什么会对香料这么着迷,还不惜为之拼过你死我活呢?”因为香料可以增加食物的味道咯,欧洲人又怎能不通通都趋之若鹜啊!即使时至今日,工业、商业和科技依然不断钻研,以求尽量提高人们的味觉享受。
然而,味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它怎样发挥作用,同时跟别的感官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呢?
舌头的妙用
味觉的主要器官是舌头。舌头上满布味蕾,而舌头以外的部分和食道也是同样含有味蕾的,不过数目就远不及舌头上的那么多。你不妨在镜子中仔细看看你的舌头。舌头上有无数细小的凸出物,使舌头感觉像天鹅绒般似的。这些凸出物叫做舌乳头,而细小的味蕾就群集在舌乳头之中。《科学》周刊说:“每个味蕾含有100个左右的味觉细胞。味觉细胞一旦受刺激,就会触动神经细胞,促使它们把信息传到大脑去。”
味蕾的数目因人而异,差异可以很大,因此各人尝到的味道不尽相同。人类的舌头可以含有多达1万个味蕾,但也可以少至只有500个。研究味蕾构造的英格利斯·米勒评论说:“味蕾数目多,人的味觉就灵敏;味蕾数目少,味觉自然就比较迟钝了。”
味道如何产生
味觉是个十分复杂的感官。严格来说,人尝出食物味道的过程是一种化学反应。在进食期间,食物的化学成分在口腔内溶解,刺激突出舌头小孔以外的味觉感应器,感应细胞作出反应,进而推使神经细胞(神经元)把信息从味蕾传到大脑去。
教人惊叹的是,一个味蕾可以触动多个神经元,而每个神经元又能从几个味蕾接收信息。味觉感应器和与之有关的复杂系统究竟怎样整理信息,我们至今还不完全明白。《美国百科全书》说:“显然,味觉感应细胞是把接收到的信息转化为电脉冲后才传到大脑去的,然后,大脑就把电脉冲解译做各种不同的味道了。”
我们所知的味觉也常常与别的感官一同发挥作用。《大众科学新知》说:“有时候,我们实在弄不清,我们到底在品尝食物的味道,还是在嗅它的气味。”且举个例。我们经过面包店,嗅到新鲜出炉面包的香味。由于香味四溢,教人食指大动,口腔已顿时开始分泌唾液。要是我们走进面包店去瞧瞧,或甚至碰碰面包皮,感官就进一步受刺激,教我们巴不得立即把面包送进嘴里去!
那末,味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奥姆尼》杂志解释说:“外行人所说的味觉,实际上是综合气味、味道、触感、质感、视觉效果、化学刺激(辣椒的辛辣、薄荷的清凉),和温度等种种感觉而形成的。”
在另一方面,正如文章接着补充:“味觉……可也不太复杂。我们不过是辨别甜、酸、苦和咸四种味道罢了。”以往人们常常把舌头划分为几个对不同味道反应敏感的区域,然而现在普遍的看法是,舌头上任何一个味蕾都是可以分辨出几种或甚至所有味道的。
即使这样,许多跟味觉有关的化学作用还是人们未能了解的。举个例,在食物中加几滴柠檬汁为什么可以突出食物的咸味,个中原因仍然有待考究。饶有趣味的是,甜、酸和咸味都使味觉细胞发出电信号,但苦味却促使味觉细胞产生化学信息,跟其他味道有所不同。
欣赏不同味道
你大概也曾学会欣赏一些你本来觉得不对胃口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是橄榄、蓝干酪、萝卜、辛辣的香料和味道苦涩的东西。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喜欢把好像苣荬菜和菊苣等“苦菜”加进菜肴和沙拉中,使食物吃来别有一番滋味。不过,你可要受点训练,才能学会欣赏味苦的食物。——出埃及记12:8。
研究显示,人对食物的好恶,跟他在什么情形下接触到那种食物大有关系。例如,一个妇人的母亲很不喜欢吃大红肠,所以她不但从没吃过大红肠,就是看到或嗅到它的味道,已经感到十分恶心。到了她二十来岁的时候,有一天,她感到饥肠辘辘,而当时除了大红肠之外,就没什么可以吃的了。结果,她破例吃了一点,这才发现大红肠原来是蛮好吃的呢!
因此,你要是想培养对某种没尝过的食物的喜好,就该挑你饿得发慌的时候吃。你要是为人父母,就千万要记住:你对某种食物的反应和你在什么情况下让孩子初尝食物,都能影响孩子对新口味的看法。因此,让孩子初次吃某种食物时,要营造愉快的气氛。鼓励孩子放胆试试。一名作家建议说:
“在厨房里做菜弄饭的时候,要习惯把婴儿或还在学着走路的小孩也留在厨房中;不管是让他坐在椅子上,还是把他留在婴儿圈栏里。这样,即使他还不能亲自尝到自己家里常弄的菜,却就已经在这种愉快舒适的环境下,开始对食物有点认识了。几个月后,你就可以把你正在烹调的食物给他尝尝,没煮过的或是稍稍煮过的都不成问题。”
作家还补充说:“有时候,你也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轻活儿,让孩子跟你一起弄弄他没吃过或不对他胃口的食物,不过你得预先计划一下,时间也要安排得充裕一点。在准备食物的过程中,要鼓励孩子勇于尝试。这时候,你助手的肚子大概已经有点饿,就会迫不及待要尝尝食物的味道了。这种场合就是教导孩子对食物养成爱好的最佳时机。”
味觉失灵
令人惋惜的是,味觉可能随着年岁日增而变得迟钝。大卫王年迈的朋友巴西莱的话正好说明这点。他说:“仆人现在八十岁了,还能尝出饮食的滋味么?”(撒母耳记下19:35)可是,除了年龄之外,还有其他因素是可以使人的味觉变得迟钝,或甚至味觉全失的。
脑部受伤、过敏症、感染、服用药物、暴露在有毒的化学物质之下,或甚至只是伤风感冒,通通都可以是味觉失灵的成因。丧失这种可贵感官的人,境况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一名失去味觉和嗅觉的女子满怀感触地写道:“我们常常把咖啡的芬芳馥郁、鲜橙的香甜可口视作理所当然。可是,人一旦失去味觉和嗅觉,就仿佛忘掉如何呼吸,不得不重新适应生活似的。”
另一方面,有些人则不时尝到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味道。这种情形就是所谓的虚幻味觉,往往令人因而大受困扰。有时候,接受化疗的癌症病人也会在味觉和嗅觉方面出现异常的情况。
上帝予人的福分
要是我们的味觉依然灵敏,就真是幸福了!许多年长的人常常对他们在年轻时尝过的美食津津乐道。不管是树上刚熟的水果,还是精心炮制的佳肴,都一一教他们回味不已。可幸的是,伟大的创造者已经作出应许,在指日可待的新世界里,痛苦、衰老和死亡都不再存在,届时,“万军之耶和华必为万民用肥甘设摆筵席,”可想而知,创造主多么渴望人类可以遍尝美食,尽享口福之乐呢!——以赛亚书25:6-9;约伯记33:25;启示录21:3,4。
毫无疑问,味觉令我们的生活倍添姿采。要是没有味觉,吃东西就不过像给汽车加油般毫无趣味可言。味觉这么可贵,确实是仁爱全智的创造者予人的一大福分呢!
[第24页的图片]
要教导孩子欣赏营养丰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