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8 9/8 8-10页
  • 爱与希望重现人间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爱与希望重现人间
  • 警醒!1998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亲友或其他成年人也能援手
  • 挽救濒临自杀边缘的年轻人
  • 年轻人不再自寻短见
  • 不如干脆一死了之……
    警醒!2008年
  • 为何萌发轻生之念?
    警醒!2001年
  • 自杀——年轻人的一大祸害
    警醒!1998年
  • 为何有这么多人自杀?
    警醒!1984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8年
《警》98 9/8 8-10页

爱与希望重现人间

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其他人,只要处理过有关青少年问题的话,就会发觉不管是他们自己、年轻人或任何人,都无法改变世界。各种坏影响有如汹涌狂澜,无可阻拦。然而,我们大家都可以尽一份力,帮助年轻人享有愉快、健康得多的人生,同时也帮助他们适应环境。

为了防患未然,父母应当细想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优先关心的事物,可以怎样影响到儿女的行为态度。家里要是洋溢着爱和温情,儿女就能够找着安全感,这样的安全感最能防止儿女自暴自弃。年轻人极需有倾诉的对象。假如父母未能满足儿女这方面的需要,儿女可能会另寻不当的对象来倾诉。

现今的父母可以从中获得什么启发呢?要趁儿女还小的时候,每当他们需要父母的关怀,父母就要拨出时间关怀他们。在许多父母看来,这样做并不容易。为求一家温饱,有时父母双方都不得不出外干活儿。可是,不少父母甘愿作出牺牲,以求腾出更多时间与儿女共处,结果获致美好的成果,儿女往往因而得以茁壮成长。然而,正如前文指出,尽管父母已竭尽全力抚育儿女,有时儿女仍可能遇上严重的问题。

亲友或其他成年人也能援手

有些年轻人经历过战乱、遭强奸或虐待。因此,成年人要是真正关怀他们,就必须格外努力,才能减轻他们所受的伤害。然而,尝过痛苦经历的年轻人对于别人的帮助有时未必领情。要是这样,你也许须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作出更大的努力,去关怀他们。千万不要轻视他们或厌弃他们,这样做既不可取,也非仁爱之举。我们愿意多动一点恻隐之心,怀着深厚的感情去关怀那些濒临自杀边缘的年轻人吗?

除了父母以外,朋友甚或兄弟姊妹也要提高警觉,格外留意年轻人在情绪方面有没有显得脆弱或出现不平衡的状态。(请参看第8页题名为“有必要找专科医生诊治”附栏。)如果迹象很明显,就要敏于倾听对方诉说心声。要设法用仁慈的问题引导苦恼的年轻人吐露心事,让他们感受到你真挚的友谊。情势要是比较棘手,可靠的亲友可以提供援手,以便支持做父母的;可是,他们必须留意避免喧宾夺主,取代了父母的角色。年轻人所以有自杀的倾向,往往是由于渴望引起别人的关注,尤其是父母的关注。

人能够给青少年最佳的礼物之一,就是帮助他们对前景充满稳确、光明的希望,这样的希望能够加强他们的生存意志。许多年轻人从圣经获知,一个美好的世界行将来临,他们看出这个应许真实可信。

挽救濒临自杀边缘的年轻人

日本一名年轻女子常有自杀的念头。她说:“我曾多次想过自杀。我幼年时曾遭一个自己信任的人性侵犯。……以前我写过无数的字条说‘我不想活下去’。虽然我后来成为耶和华见证人,现在更是个全时的传道员,但自杀的念头仍不时浮现。……可是,耶和华却容许我继续活着,他仿佛温柔地对我说:‘要活下去啊。’”

俄罗斯一个15岁女孩说:“我八岁时就已经觉得没人疼爱我。爸妈根本没有时间跟我交谈,我惟有独力应付自己的难题。我把自己孤立起来,还经常跟亲人争吵。后来我起了自杀的念头。我多么欣幸自己能够遇到耶和华见证人!”

现年三十多岁的卡茜住在澳大利亚,她指出绝望的人也能再次充满希望。卡茜的话富于鼓励:“我常常想到各种了断生命的方法,最后还试图自杀。我想逃避这个充满痛苦、忿怒和虚空的世界。我感到抑郁沮丧,无法自拔。自杀看来就是我当时的出路。

“后来我获知地球将会成为乐园,人人都能够过着和平、愉快的生活,这使我多么向往。不过,这个希望似乎只是个无法实现的梦想罢了。后来,我逐渐明白到耶和华对于生命的看法,并知道我们每个人在他眼中都十分宝贵。那时,我开始深信未来确实充满希望。最后,我得以振作起来,可是,这样做并不容易。抑郁的感觉有时把我压倒,令我感到非常困惑。然而,我努力把耶和华上帝成为生活的焦点,这使我同他更为亲近,使我感到安全。我衷心感谢耶和华为我所做的一切。”

年轻人不再自寻短见

借着研读圣经,年轻人意识到,未来有些美好的东西确实令人向往,这美好东西就是基督的使徒保罗所说的“真正的生命”。他劝吁年轻的提摩太说:“你要吩咐……富有的人:……不要寄望无定的财富,只要寄望丰丰富富地把一切供给我们享受的上帝;又要吩咐他们行善,在优良的作为上富足,……为自己的未来稳妥地积成美好的根基,就像积聚珍宝,好叫他们能稳固地持定真正的生命。”——提摩太前书6:17-19。

保罗的劝告实际上劝吁我们要关心别人,帮助他们对前途怀有稳确的希望。“真正的生命”就是耶和华应许人在他的“新天新地”里所享的生活。——彼得后书3:13。

许多年轻人一度感到绝望,现在他们意识到,吸毒和不道德的生活方式只是死路一条,而自杀则是死亡的捷径。他们也明白到,这个世界——连同其中的战争、仇恨、暴行和种种冷酷行为,快将成为过去。这个事物制度已无可救药了。这些年轻人深信,惟有上帝的王国才是人类的真正希望,因为这个王国将会引进一个新世界,到时除了年轻人以外,所有顺服的人都永不用死去,甚至再也不想死去。——启示录21:1-4。

[第8页的附栏]

有必要找专科医生诊治

《美国医学协会医学百科全书》指出,“超过百分之90的自杀事件都是由精神病诱发的”,并列举一些同自杀有关的精神疾患:严重的抑郁症(约百分之15)、精神分裂症(约百分之10)、嗜酒成癖(约百分之7)、反社会的变态人格障碍(约百分之5),以及某种类型的神经官能症(不足百分之5)。上述百科全书提出以下的劝告:“自杀未遂的个案,每一个都不容忽视,应当慎重处理。企图自杀的人当中,有百分之20到30不出一年就重蹈覆辙。”贾恩·福西特医生写道:“[美国]有超过百分之50的自杀者,生前从没向精神科专家求助。”另一本参考书说:“至关重要的是,当事人得尽快找精神科医生诊治,排解郁结在心头的烦闷。”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