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档案大曝光
《儆醒!》驻意大利通讯员报道
“异端裁判所档案曝光。”媒体在报道梵蒂冈准许学者查阅教廷信理部档案时,写了上面这句话。教廷信理部在1965年以前称为圣职部。
据称,开放档案此举与“天主教的历史检讨有关,若望·保禄二世希望在2000年以前完成这次长期而逐步的检讨”。a为什么人们对这批档案如此有兴趣呢?人们认为档案内藏着什么秘密呢?
圣职部在1542年由教宗保禄三世创立,由教宗直接管理,专责镇压“异端”的机构,又称罗马异端裁判所,以表明有别于1478年建立的西班牙异端裁判所。b这方面的专家阿德里亚诺·普罗斯佩里说,这个在1542年成立的枢机主教组织“专门处理基督教国全境内的异端问题”。在16世纪运作的各异端裁判所中,只剩下罗马异端裁判所仍然活跃,不过是改了名字,换了任务罢了。
异端裁判所的记录由专人搜集起来,后来这批文件组成了圣职部的秘密档案。1559年,档案被部分罗马人民掠去,当时暴民群起作乱,以“庆祝”教宗保禄四世逝世,人们视他为推动罗马异端裁判所的主脑。1810年,拿破仑一世在征服罗马后把档案悉数运送到巴黎。在当时,以及后来归还给教宗的过程中,档案的许多内容不是丢失了,就是给毁去了。
档案中藏着什么?
整个档案包含超过4300份文件,占了靠近圣伯多禄大殿的两个房间。据这个梵蒂冈组织的首长枢机主教约瑟夫·拉青格所说,档案的内容间接牵涉到一些历史性的争论,不过“主要是神学性质的”。
历史家都知道不能期望从档案中得到什么重大发现。普罗斯佩里教授解释,罗马异端裁判所的会议记录可以在档案中找到,但“所有的呈堂文件和审讯记录,还有几乎全部审讯程序记录都找不到。大部分这些文件都是1815至1817年间在巴黎被人奉命毁去的,下达命令的是马里诺·马里尼蒙席(蒙席即阁下),他从罗马派到那里,把拿破仑掠去的文件物归原主”。
梵蒂冈准许学者观看的文件全都是在1903年7月利奥十三世死前收集的。研究人员必须呈上宗教或学术界当局的介绍信,才能获准观看档案。
批评
虽然公开档案的新闻受到广泛欢迎,批评的声音却仍有所闻。天主教神学家汉斯·金思索为何只有1903年以前的文件才获准公开,他问道:“会不会是因为打从1903年开始,以后的档案都比较有意思呢?教宗庇护十世在当年新登教皇宝座,立即就展开了一场反现代主义运动,使一连串神学家受害,使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的主教陷于困境,也使无数人被天主教会视为异己。”
对法律史学家伊塔洛·梅雷乌来说,尽管改了名字,公开了档案,“[教廷信理部]的所作所为还是跟‘老’异端裁判所毫无分别,用的还是一贯的老手段”,接受教廷信理部调查的人依然不许查阅涉及自己文件。
“秘密也没有不被人知道的”
历史家普遍都不相信他们能从这“异端裁判所档案”中找着什么有意义的发现。可是,天主教会这回自觉要交由公众发表意见来权衡自己的功过,这一步还是意义重大的。
但是,上帝的意见重要得多。一个自称跟从基督的宗教,却在数百年来一直触犯上帝的诫命,违背耶稣教训的精神,上帝自会在预定的时间作出宣判。这个宗教设立邪恶的异端裁判所,使数不尽的无辜人民受到了可怖的折磨,甚至被谋杀,为的只是他们不愿意接受教会的教义或作风而已。——马太福音26:52;约翰福音14:15;罗马书14:12。
不论学者对档案的分析有多深入,始终还有未尽完满之处。另一方面,“在上帝眼前,创造物没有一样不是显明的。其实在他眼中,一切都是赤露敞开的;我们必须向他交帐”。(希伯来书4:13)因此当耶稣谈及反对他的宗教领袖时,他可以对门徒这样说:“不要畏惧他们;遮盖的事没有不显露的,秘密也没有不被人知道的。”——马太福音10:26。
[脚注]
b 虽然彼此在手段和工作成绩上有些微差异,但相对于1231年在意大利和法国开始出现的中世纪异端裁判所,这两个组织都属新兴组织。
[第12页的图片鸣谢]
意大利罗马的圣职部宫殿
Drawings: From the book Bildersaal deutscher Geschich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