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闻点滴
母乳好处多
《新闻周刊》说:“母乳可说是婴儿的万应灵丹。吃母乳的婴儿所吸收到的营养,不但可帮助脑部的发育,还能降低染病的机会,像感染疾病,或染上过敏症、腹泻、湿疹、肺炎的机会,都可降低。”因此,美国儿科研究院和美国饮食协会都敦促母亲要为初生婴儿起码哺乳一年。不过《新闻周刊》留意到一件事,说:“这么有用的资源,却往往受人忽视。”为什么呢?原来母亲往往缺乏正确的知识。有的母亲担心她们没有足够乳汁,以维持婴儿的健康;也有的以为婴儿食品应趁早喂小孩吃。不过那篇文章说:“其实,即使婴儿已经有六个月大,慢慢可以吃固体食物时,大部分母亲仍然可以为婴儿提供足够的营养。不管婴儿吃什么,当婴儿两岁时,母乳中的抗体和脂肪酸仍然可以令婴儿受惠。”用母乳喂婴孩,对母亲也有帮助。因为不但可以降低患乳癌的机会,还有助产后体重下降。
贫穷无国界
联合国最近发表了一份报告,《国际先驱论坛报》引述该报告说:“即使在世上最富裕的国家中,贫穷人口的数字仍在增加。许多工业化的地区中,‘基本人权’像工作、教育、医疗护理等等,都给人剥夺了。据报告所说,美国有百分之16.5的人口仍过得相当穷;至于英国的数字,则是百分之15。在工业化的地方,有1亿人无家可归;3700万人没有工作;还有约2亿人的寿命,估计不会超过60岁。”
并不可爱
“如果你还以为狮子或南非水牛是非洲最危险的动物,那你就错了。”《华尔街日报》这么说。报道继续说:“最危险的动物,其实是河马。”虽然有许多卡通和童话故事都将河马形容为一种友善、快乐的动物,很多玩具都制成河马的模样,不过在非洲,它们却比其他动物伤害了更多的生命。许多导游都认为,非洲大陆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河马去喝水的必经之路”;而第二危险的地方,大概是“母河马和小河马之间相隔的距离”。虽然河马看起来相当祥和,常常懒洋洋地在河中心聚在一起,不过若受到惊吓或挑衅,攻击力却非同小可,它们可厉害得很!一名导游说:“发了狂的河马,可以把鳄鱼咬成两截,还可将独木舟咬个粉碎。”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让独木舟穿梭在河马群之间呢?一名导游说,原来这样可以令河流和两岸动物的景色,看起来更壮观。他还说:“这可比游客在非洲从事的某几样活动来得安全,譬如说,起码比从110米高的维多利亚大瀑布上,用凌空跳索跳下来安全。”
大屠杀的前兆重现
据《多伦多星报》报道,麦吉尔大学法律系教授暨加拿大赫尔辛基人权观察组织副主席欧文·寇特勒说:“近来,许多地方践踏人权的个案似乎是个不祥之兆,令人想起20世纪30年代大屠杀发生前的情形,这种情形一想起就令人毛骨悚然。”他说,赫尔辛基人权联会对41个国家作了一项调查,留意到这些国家仇视少数团体的言论发表得越来越多。这些言论通常都在广播电台和政府书刊出现,结果令少数团体最后受到迫害。关于这种趋势,寇特勒说:“由此表明,我们并没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学到教训。”他认为,另一件人们也忘记的事,就是“明知有人践踏人权,却漠不关心;由于他们三缄其口,所以跟同谋无异”。
儿童——战争的受害者
一份德国报章(Grevener Zeitung)报道说:“联合国特别代表奥拉拉·奥通努表示,在过去十年所发生的战争和冲突中,有两百万儿童丧命,逾一百万儿童顿失双亲,还有六百万儿童严重伤残。”联合国安理会大力谴责以儿童为攻击目标的行为。特别令人注意的是,世界各地有超过30万儿童服兵役,据说他们大部分都是被迫参军的,而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女性。儿童士兵的任务,时常是自杀式的攻击行动。一个最近成立的非官方组织表示,希望达成国际协定,将最低的服役年龄提高至18岁。
网上梵蒂冈
在1994年,梵蒂冈签约,在网际网路(互联网络)上开启了一个网站。据西班牙语的《金融报》报道,这个网站提供了各种宗教服务,像告解、询问教士有关宗教的“一切疑难”等等。在一个名为“网上天主教”的网站中,用户可以要求网站为他们代祷;用户还可以在网上看到教宗主持周日崇拜的实况转播。看完后就有一段广告,请人“用特价买宗教货品”。不过《金融报》说:“问题是,大部分天主教网页都没有几个人会开启阅览。浏览梵蒂冈网页的人每天不会超过25人,而且大部分浏览的,都是天主教书刊的出版社。”
宁愿患病
《开普时报》说:“结核病是全球第一号杀手。”这种病在南非穷人之间蔓延得十分严重。每年有一万三千多人由于患上结核病而死亡,还有许多人因病情严重,而无法工作。政府于是发放伤残补助金予无法工作的患者,并提供医疗服务。不过由于当地很难找到工作,即使找到了,收入也往往少得可怜,所以病人宁愿继续领取现金补助,也不愿继续接受治疗。南非结核护理院一个主管理亚·格兰特说:“他们领到的钱,比他们做散工所赚到的还要多十倍。患者只要看看能领到多少钱,就宁愿病下去,而不愿好过来了。”
瞌睡司机
《美国医学协会杂志》报道说:“专家认为,司机打瞌睡,就和醉酒驾驶一样危险。很多人低估了开车时打瞌睡,会造成多么严重的交通意外。其实司机打瞌睡,是其他人健康和安全的一大威胁。”《多伦多星报》则透露,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打瞌睡,或者不晓得自己是不是已经睡着了。美国汽车协会交通安全基金发言人斯特凡妮·福尔说:“睡眠就跟饥饿、呼吸一样,是身体的需要。如果你的身体想睡觉,那你自然就会打瞌睡。”那么,如果司机发现自己呵欠连连,眼皮越来越沉重,车子也逐渐失控,该怎么办呢?《多伦多星报》说:“把车窗的玻璃摇下来或将收音机的音量调大以保持清醒,通常都不管用。虽然咖啡因可让人在短时间内提高警觉,却不会抵消人体对睡眠的生理需要。”司机若昏昏欲睡,就最好找个安全的地方停下来,小睡一下。
细菌有多少?
细菌是地球上常见的生命形态。它们既生长在最深的海床底下,又活跃于距地面60公里的大气之中。细菌的总数,比其他所有形态的生命还多。美国佐治亚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公布了大概是有史以来,第一份正式就细菌数量多寡所作的评估报告。据报告估计,细菌的数目,是5后面有30个零。伦敦《泰晤士报》说:“很多人觉得,细菌只会令人生病;不过能令人生病的细菌,实占少数。即使把寄生在所有动物身上的全部细菌合计起来,致病的细菌也只占总数的百分之一左右。有的细菌不但无害,反倒相当重要,例如帮助消化。”令人难以想象的是,百分之92至94的细菌可在海床底下10厘米的沉积物中找到,又可于陆地底下9米深的地方发现。以往,人总觉得这些地方,根本没有生命存在。细菌脱水后的重量,有一半是碳的重量,而碳则是生物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泰晤士报》说:“细菌体中的碳,差不多是全球所有植物中所含的碳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