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之声
台风保利娜 每逢我受到提醒,我所隶属的宗教,是个真正关心人的组织,就不禁心花怒放。我很欣赏“患难见真情”(1998年10月8日刊)这篇感人的文章。知道别人也看出耶和华见证人“做事有条理,为人忠实”,自己也感到无上光荣呢!
D.F.S., 巴西
独处 “圣经的观点:独处的价值”(1998年10月8日刊)一文似乎是专为我而写的。我不时需要独处,使我可以在灵性和感情上重新振作起来。不过,我也要记住一点,独处只“值得一闯,却不宜久留”。
L.G., 美国
梵蒂冈与大屠杀 见证人多年来一直上门探访我,每次我们都畅所欲言。不过,我对“天主教与大屠杀”(1998年10月22日刊)这篇文章却有点反感。教宗庇护十二世是个圣者,他曾全力护卫犹太人,使数以万计的犹太人得以保全性命。
J.P., 美国
我们无意冒犯天主教读者,只是如实报道有关梵蒂冈一份文件所引起的争议罢了。这份文件题名为《毋忘大屠杀》。文章引述的评论,都是出自一些受人尊重的历史家、作家和法学家的口,其中有些本身也是罗马天主教徒。当然,梵蒂冈确曾挺身保卫了许多人的性命,这是值得称赞的。不过,教宗对纳粹政权一直噤若寒蝉,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要是他当时仗义发言,可能还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可以逃过大难呢!——编者的话。
相亲相爱 我很欣赏“全人类最终会相亲相爱吗?”(1998年10月22日刊)这系列文章。我有时也会心存仇视、气愤难平。这篇文章激励我要遏抑这样的倾向,感激你们的教导。我希望你们出版的刊物可以帮助我日后能够成为耶和华上帝的仆人。
G.C., 意大利
英勇的海外传道员 读过“不再为自己活”(1998年10月22日刊)这篇文章之后,叫我信心大受激励,衷心感激你们。我们在英国所遇见的人,许多对真理反应都很冷淡,但跟杰克和琳达·约翰松的经历相比,我们受到的对待就实在微不足道了。文章十分感人,使我看出,我该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激上帝。
L.J., 英国
我跟妻子做全时传道工作至今已有多年,所以我们明白,要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绝不容易。约翰松夫妇在文章中坦白说出自己的心声,他们获派到不同地方服务时,有些什么感受。这使我们知道,原来其他人也有我们同样的心态,那么我们就必须继续倚赖耶和华。
S.E.C., 巴西
把真理刻在心上 我今年12岁,很喜欢“青年人问……我怎样才能把真理刻在心上呢?”(1998年10月22日刊)这篇文章。现在学校已经开课了,所以我总觉得为聚会作准备有点儿吃力。不过,我必须学会买尽时机。我深信这篇文章可以激励许多年轻人爱戴耶和华,并且把真理根植在心里。
C.S., 葡萄牙
一年前,我也曾对自己有同样的疑问。我无法肯定,自己到底真正爱真理,还是只是跟随家人这样做。所以我尝试听从你们的提议,彻底考查圣经,亲自体味上帝话语的价值。现在我可以很高兴说,我已经把真理刻在心上了。我希望有这么一天,我也能够成为一个全时的传福音者。
H.N.,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