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 6/11 24-25页
  • 天气改写了历史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天气改写了历史
  • 警醒!2011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暴风改变情势
  • 倾盆大雨扭转局势
  • 西班牙无敌舰队——悲剧收场
    警醒!2007年
  • 伊丽莎白女王一世的辉煌时代真有那么辉煌吗?
    警醒!2010年
  • 他施船
    词语解释
  • 船
    洞悉圣经(上册)
查看更多
警醒!2011年
《警》 6/11 24-25页

天气改写了历史

历史上有些引人注目的大事,而天气则主导了这些事件的结果。我们来看看两个很明显的例子。

暴风改变情势

1588年,西班牙王腓力派了一支舰队去攻击英国,这支舰队称为无敌舰队。但结果却跟西班牙王原本的计划相差很远,因为天气破坏了他的计划。

西班牙的舰队进入英吉利海峡后就碰到英国的舰队,两大舰队在海峡中战斗,虽然英国船只的机动性比较强,但英国海军却没有对西班牙海军造成什么大的伤害。之后西班牙无敌舰队就航行到加莱附近下锚停泊,奉命增补军队,好按计划进攻英国。

这个时候,在黑暗天色的掩护下,英国军队将几艘无人的船燃烧起来,之后火船顺着强风和水流冲向下了锚的西班牙船队。西班牙海军为了保护自己的船只不被火船撞到,就砍断许多船锚的铁链,但这样做后来却成为西班牙海军的致命伤。

这件事之后,两国的船队都顺着风向北海航行。不过这时候,英国舰队的军火已经用尽,于是退到英格兰的海岸。西班牙舰队想回西班牙,但向南的航道不但要逆风航行,还会再次遇到英国舰队,西班牙海军只好继续向北前进,希望绕过苏格兰然后向南航行,经过爱尔兰,最后回到西班牙。

这时候,西班牙舰队有不少船只已受到破坏,船上又严重缺水缺粮,有很多船员受伤,还有些船员患上了坏血病。整个舰队只有很少的粮食可以分配给船员,而船员也因为饥饿就更虚弱了。

西班牙舰队绕过苏格兰之后,就遇到一场猛烈的大西洋风暴,很多船只都被吹向爱尔兰的海岸。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的做法就是抛下锚,等到顺风时再航行。但是,在之前的火船攻击事件中,西班牙海军已把许多船锚的铁链砍断,结果,有26艘西班牙船在爱尔兰的海岸撞毁,大约有5000至6000人丧生。

等到无敌舰队回到西班牙时,已差不多有两万人丧生。造成这么多人死亡和船只损失,最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天气。看来英国的盟友荷兰也这么认为,后来荷兰人做了一个纪念牌,纪念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失败战役,牌上刻有“耶和华吹气他们就分散了”,这反映出荷兰人的想法跟一般人一样,认为天灾是上帝造成的。

倾盆大雨扭转局势

另一个因天气而扭转了结果的世界大事就是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滑铁卢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以南约21公里(13英里)的地方,根据历史,在滑铁卢之役中,几小时内就有七万多人伤亡。英国的威灵顿公爵选了滑铁卢的田野作为战场,而他的军队就在坡地上的高处等候敌军。拿破仑率领的法军人数比威灵顿军队的还多,但拿破仑知道在开战当天的晚上,威灵顿会得到普鲁士军队的支援,因此拿破仑看出必须在夜晚来临之前打败英军。而这一次,天气又再次发挥了致命的影响力。

开战之前的晚上,大雨倾盆而下,很多士兵都记得那一晚是他们人生中最难熬的一晚。虽然有些军人搭起一些小帐篷,但有个士兵说他们的床全都湿透了,好像浸在湖里一样。那么地面呢,地面则被雨水浸湿而变得一片泥泞。拿破仑想要速战速决,早点打败威灵顿,他打算天一亮就开始攻击对方。可是天不从人愿,拿破仑要一直等到天亮之后几个小时才能发动攻击。为什么呢?

主要的原因就是地面上的情况,他要等到地面干一点才能发动攻击。拿破仑最喜欢用的武器就是火炮,可是火炮在泥泞的地上却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第一,这些笨重的火炮在泥地中很难推动,所以炮弹不能发射到很远的地方;第二,当时的炮弹要先射到威灵顿的军队,再从地面弹到附近的军兵,造成双重的伤亡。但是,由于泥地又湿又软,炮弹很难弹起,结果没造成对方很大的伤亡。这件事是拿破仑军队的致命伤,他们的失败由此成为定局,极端恶劣的天气再次主导了战争的结果。滑铁卢之役后,拿破仑就被人流放。

从以上的历史事件来看,天气似乎对这两件震撼世界的大事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两件事的发展大大地帮助英国崛起,成为大英帝国。

[第24页的图片]

西班牙无敌舰队

[鸣谢]

© 19th era/Alamy

[第25页的图片]

滑铁卢之役

[鸣谢]

© Bettmann/CORBIS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