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17 2期 8-9页
  • 如果爸爸或妈妈去世了……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如果爸爸或妈妈去世了……
  • 警醒!2017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常见问题
  • 你知道吗?
  • 你可以怎么做?
  • 年幼时痛失亲人……
    警醒!2017年
  • 我怎样才能应付丧亲之痛?
    青年人所提出的问题——有实效的答案(第1册)
  • 我妈妈去世了……
    警醒!2009年
  • 如何走出伤痛?
    警醒!2011年
查看更多
警醒!2017年
《警》17 2期 8-9页
在墓地,小孩拉着大人的手

家庭生活 | 青少年

如果爸爸或妈妈去世了……

常见问题

达蜜六岁的时候,动脉瘤夺去了爸爸的生命。德里克九岁时,爸爸因心脏病去世。珍妮的妈妈在跟卵巢癌搏斗一年后去世了,那时珍妮才七岁。a

他们三人小小年纪就失去了亲爱的父母,你也有类似的经历吗?如果是这样,本篇文章可以帮助你面对亲人去世带来的伤痛。b让我们先来看看,人在痛失亲友时会有什么表现。

你知道吗?

表达悲痛的方式不止一种 你失去亲友后表达悲伤的方式也许跟其他人不一样。《帮助青少年应付丧亲之痛》(英语)一书说:“在应付丧亲之痛方面,没有一个简单的模式,也没有一套成文的规定。”重要的是,不要过度压抑内心的悲痛。为什么呢?

压抑伤痛有害无益 之前提到的珍妮说:“我觉得自己有义务要坚强,要照顾妹妹,结果我把很多感觉都埋在了心底。到现在,我仍然习惯一个人咽下所有痛苦,但我知道这样做是不好的。”

专家怎么说呢?《痛失亲友的青少年》(英语)一书说:“否认或压抑负面情绪都不是长久之计,这些情绪会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候爆发,导致生病或情绪崩溃。”人长期压抑悲伤,也可能会用酒精或药物麻醉自己。

悲伤往往伴随着复杂的感情 失去亲人时,有的人会感到愤怒,觉得自己被亲人“抛弃”了;有的人会责怪上帝,认为上帝应该保护自己的亲人,不让他们死去;还有人会感到内疚,觉得自己说错了话,做错了事,伤害了死去的亲人,却再也没办法弥补。

显然,人痛失亲友后会在感情上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你怎样才能抚平伤痛,有力量往前走呢?

你可以怎么做?

找人谈一谈 在亲人去世后的艰难时期,你可能会孤立自己。不过,向家人或朋友倾诉才能帮助你调节情绪,不至于过度悲伤。——圣经原则:箴言18:24

写日记 去世的爸爸或妈妈给你留下了什么珍贵的回忆?你特别欣赏他们的哪些品格?你自己 可以怎样向他们学习?这些内容你都可以写在日记里。

如果你满脑子都是消极的想法,可以试着写下自己有什么 感觉,以及为什么 会有这样的感觉。比如说,你总想着自己曾在爸爸或妈妈去世前说过伤人的话,就可以写下:“我很内疚,我竟然在爸爸去世前一天跟他吵了一架。”

接下来,分析一下你的罪疚感是否合理。《痛失亲友的青少年》一书说:“当时你并不知道再也没有机会道歉,所以不必自责……期待自己从来不会说错话、做错事,期待永远不需要向人道歉,都是不现实的。”——圣经原则:约伯记10:1

照顾好自己 要确保足够的休息、适度的运动和充足的营养。如果你没有胃口吃正餐,可以吃些健康的零食,直到恢复食欲为止。不要纵酒或吃垃圾食品来缓解伤痛,这样只会让情况更糟。

向上帝祷告 圣经说:“你要把重担卸给耶和华,他必扶持你”(诗篇55:22)祷告不是 精神寄托,而是与上帝实际的沟通。其实,“我们遭遇各样患难的时候,上帝都安慰我们”。(哥林多后书1:3,4)

上帝很想安慰哀痛的人。通过他的话语圣经,上帝告诉我们人死后的真实情况和复活的希望。你想不想了解这个安慰人的信息?c——圣经原则:诗篇94:19

a 你可以在下一篇文章读到达蜜、德里克和珍妮的经历。

b 虽然这篇文章讨论怎样面对父母去世带来的伤痛,但有关原则也适用于兄弟姐妹或好友去世的情况。

c 请参看《青年人所提出的问题——有实效的答案》第1册第16章,你可以在www.jw.org网站免费下载这本书。(点击“出版物” 〉“书籍和册子”)

值得记住的经文

  • “有的朋友却比兄弟更亲密。”——箴言18:24

  • “我要……诉说内心的苦恼!”——约伯记10:1

  • “每当我心里多忧多虑,你[上帝]都安慰我,使我安心。”——诗篇94:19

你也能帮助别人

“我们全家都是耶和华见证人。我们认识两个孩子,几年前他们的妈妈因癌症去世,那时他们一个六岁,一个三岁。在那之前17年左右,我爸爸也去世了,当时我和妹妹跟他们差不多大。

“于是我们全家决定,无论什么时候都会陪在这家人身边。我们会把他们请到家里,陪他们一起玩,听他们说话,有时也开导他们。总之,他们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失去爸爸或妈妈是个沉重的打击,你不可能忘记。虽然时间能缓和伤痛,但你还是会时常想起。我能够体会这家人的痛苦,很欣慰当时我们主动帮助了他们。两家人的关系更好了,我们自己家人之间的关系也更亲密了。”——达蜜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