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继续放胆传讲上帝的话语
1.(甲)从公元33年的五旬节开始,耶稣的门徒向人宣扬什么好消息?但是犹太人的官长和长老对这件事有什么反应?(乙)关于这件事,我们可以向自己提出一些什么问题?
在4000多年的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已经发生了。上帝的爱子耶稣基督已被膏立为统治全球的未来君王。虽然耶稣受宗教仇敌陷害而被处死,耶和华却使他的儿子从死里复活过来。通过耶稣,人有希望得救而享有永生。但是,耶稣的忠心门徒一旦公开向人宣扬这个好消息,他们却引起了猛烈的反对。首先,两位使徒被投入狱中,接着所有使徒均被逮捕。他们受到鞭打,而且敌人命令他们不可再奉耶稣的名传道。(使徒行传4:1-3,17;5:17,18,40)他们应当怎样行呢?你若处于当时的环境,你会怎样行?你会继续放胆向人作见证吗?
2.(甲)在我们的日子,有什么甚至更伟大的好消息需要向人宣扬?(乙)谁有责任执行这件工作?
2 1914年,一件甚至更伟大而具有宇宙重要性的事发生了。上帝派耶稣基督统治的王国实际在天上建立起来。接着,撒但和他手下的鬼灵被驱逐到地上来。(启示录12:1-5,7-12)目前这个邪恶的事物制度的末期已开始了。当时那个世代得以目击1914年的大事发生;在那个世代的人未完全死去之前,上帝便会将撒但的整个事物制度铲除。(马太福音24:34)生还者会有希望得享永生。整个地球会成为乐园,从而实现了上帝原定的旨意。你若已经接受了这个好消息,就有责任要将其与别人分享。(马太福音24:14)但是,你可以预期别人会有什么反应呢?
3.(甲)人们对王国信息的反应如何?(乙)因此我们必须正视什么问题?
3 虽然有些人可能热烈欢迎你向他们宣扬上帝的王国,大部分人却会对此漠不关心。(马太福音24:37-39)另一些人可能对你冷嘲热讽,甚或猛烈反对。耶稣警告说,反对甚至可能来自你自己的亲属。(路加福音21:16-19)你也可能在工作地点或学校里受到这样的对待。在世上许多地方,耶和华见证人甚至受到政府不公平的禁制。如果面对这样的环境,你会继续放胆传讲上帝的话语吗?
4.个人的决心和毅力足以保证我们会继续忠心事奉上帝吗?
4 无疑你希望作上帝手下一个勇敢的仆人。可是,有些人虽然一度坚信没有任何事能使他们退缩,现在却不再是王国的宣扬者了。在另一方面,其他的人,包括一些性格有点胆怯的人,却能够坚忍不拔,继续作上帝手下热心的仆人。你怎样才能“在信仰上站立得稳”呢?——哥林多前书16:13,《新译》。
并非倚赖自己的力量
5.(甲)若要证明自己是上帝的忠仆,一个基本条件是什么?(乙)为什么聚会如此重要?
5 当然,作上帝的忠仆牵涉到许多因素。但是最基本的因素便是:倚赖耶和华和他的帮助。我们可以怎样表现这种倚赖呢?方式之一是参加会众的聚会。圣经鼓励我们不要忽视聚会。(希伯来书10:23-25)有许多人虽然面对大众的冷淡或逼迫,仍继续忠心地为耶和华作见证;这些人都努力与其他敬拜者一同经常参加聚会。在这些聚会里我们能够增加自己的圣经知识,但吸引我们的并非仅是喜欢知道新的事物而已。(可参阅使徒行传17:21。)我们对许多熟知的真理体会日深,也更清楚看出能够怎样以各种方式运用这些真理。耶稣为我们所立的榜样得以深印在我们的脑中和心里。(以弗所书4:20-24)既然我们与基督徒弟兄团结一致地一同敬拜上帝,彼此间的关系遂更为亲密,我们自己也受到强化,决心要继续遵行上帝的旨意。耶和华的灵通过会众给予我们所需的指引;每逢我们奉耶稣的名聚集起来,他就借着这灵在我们当中。——启示录3:6;马太福音18:20。
6.在工作受禁制的地方,耶和华见证人怎样举行聚会?
6 你经常参加所有聚会吗?你有将你听见别人讨论的资料应用在自己身上吗?有时,在工作受禁制的环境下,基督徒必须化整为零,以小群人在私人家里举行聚会。地点和时间可能常有改变,而且并非时时都很方便,有些聚会甚至在深夜举行。但是忠心的弟兄姊妹却不顾个人的不便或危险,竭力参加每个聚会。
7.(甲)我们也能够以其他什么方式表明我们倚赖耶和华?(乙)这可以怎样帮助我们继续勇敢发言?
7 对耶和华的倚赖也借着经常向他祷告而表现出来——不是仅把祷告视为例行惯事,而是衷心体会到我们需要上帝的帮助。你有恒切祷告吗?耶稣在地上执行服事职务时屡次祷告。(路加福音3:21;6:12,13;9:18,28;11:1;22:39-44)他在被人钉死之前的晚上叮嘱门徒说:“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马可福音14:38)如果别人对王国信息反应十分冷淡,我们就可能有在传道工作上缓慢下来的倾向。人们若讥嘲我们,或甚至有猛烈逼迫临到我们身上,我们也许会受到引诱,为了逃避别人的虐待而噤口不言。但是,我们若恳切祷告,求上帝以圣灵帮助我们继续放胆发言,我们便会受到保护而不致对这样的引诱屈膝。——路加福音11:13;以弗所书6:18-20。
放胆作见证的感人记录
8.(甲)为什么我们对使徒行传的记载特别感兴趣?(乙)请回答这段末了所提出的问题,强调这些资料可以怎样造益我们。
8 使徒行传所含的记录令我们所有人特别感兴趣。这本书告诉我们使徒和其他的早期门徒虽然是与我们具有同样感觉的凡人,却能够克服各种障碍,成为耶和华手下勇敢忠心的见证人。让我们凭着以下各问题和参考经文之助,查阅一下这项记录的一部分。我们这样行之际,请想想你个人可以怎样从你所读到的资料得益。
使徒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吗?他们生来就是一身是胆、敢作敢为的人吗?(使徒行传4:13;约翰福音18:17,25-27;20:19)
虽然犹太法庭在不久之前将上帝的爱子判处死刑,什么却使彼得能够在这个法庭上勇敢发言?(使徒行传4:8;马太福音10:19,20)
在被带到犹太公会之前的几个星期,使徒们做着些什么事?(使徒行传1:14;2:1,42)
长官下令禁止使徒奉耶稣的名向人传道时,彼得和约翰怎样回答?(使徒行传4:19,20)
使徒们获释之后再次向谁求助?他们恳求他使逼迫终止吗?抑或怎样?(使徒行传4:24-31)
后来反对者试图制止传道工作进行,耶和华以什么方法提出帮助?(使徒行传5:17-20,33-40)
使徒们怎样表明,他们明白上帝搭救他们的原因?(使徒行传5:21,41,42)
虽然后来许多门徒被猛烈的逼迫驱散各地,他们却继续怎样行?(使徒行传8:3,4;11:19-21)
9.(甲)早期门徒所从事的传道工作带来了什么令人振奋的结果?(乙)事情怎样将我们牵涉在内?
9 他们在宣扬好消息方面所做的工作绝不是徒然的。在公元33年的五旬节,大约有3000个门徒受浸。“信而归主的人越发增添,连男带女很多。”(使徒行传2:41;4:4;5:14)后来,甚至最大力逼迫基督徒的人之一,大数城的扫罗,也成为基督徒而放胆为真理作见证。他成为人所熟知的使徒保罗。(加拉太书1:22-24)在第一世纪发起的工作并没有停止下来。相反,见证工作在现今这“末世”正加紧进行而扩展到全球各地。我们有特权参加这件工作。我们一方面努力向人传道,同时也向以前的忠贞见证人所立的榜样学习。
10.(甲)保罗利用什么机会向人作见证?(乙)你以什么方式向别人传讲王国的信息?
10 保罗一旦获悉关于耶稣基督的真理,并没有迟迟不采取行动。相反,“他马上到各会堂去宣讲耶稣,说:‘他就是上帝的儿子。’”(使徒行传9:20,《现译》)他深深感激上帝对他表现的非配得仁慈,并且意识到人人都需要他所获知的好消息。既然他是个犹太人,他便按照当日的习俗,到犹太人聚集的会堂去向人作见证。他也逐户向人传道及在市场上与人推理。他甘愿前往新的地区,将好消息广传出去。——使徒行传17:17;20:20;罗马书15:23,24。
11.(甲)保罗怎样表明,他虽然放胆发言,但在向人作见证时却表现洞察力?(乙)我们对亲属、同事或同学作见证时也可以怎样表现这种特质?
11 保罗一方面放胆发言,同时也深具洞察力。我们都应当效法他的榜样。他根据上帝对犹太人的祖先所作的应许,向犹太人提出呼吁。但是对希腊人,他则根据他们所熟识的事与他们推理。有时他运用自己认识真理的经验作为向人作见证的工具。正如他解释:“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哥林多前书9:20-23;使徒行传22:3-21。
12.(甲)保罗虽然勇敢,却怎样行事以免不断与反对者发生正面冲突?(乙)我们可以在什么时候明智地效法他的榜样?以什么方式?(丙)使我们能够继续勇敢发言的力量来自何处?
12 有时,由于敌人猛烈反对好消息,以致情势看来以转往别处传道或暂时前往另一个地区工作为佳,保罗就这样行而非不断与反对真理的人发生正面冲突。(使徒行传14:5-7;18:5-7;罗马书12:18)但是他从不以好消息为耻。(罗马书1:16)虽然保罗发觉,在反对者手上受到傲慢或甚至粗暴的对待并不是愉快的事,他却“靠我们的上帝放开胆量”继续传道。他曾屡次处于艰难的环境中,但是他说:“主站在我旁边,加给我力量,使福音被我尽都传明。”(帖撒罗尼迦前书2:2;提摩太后书4:17)主耶稣是基督会众的元首,他继续赐给我们所需的力量去执行他预告必须在我们的日子完成的工作。——马可福音13:10。
13.什么表明我们具有基督徒的勇气?这种勇气以什么为基础?
13 像耶稣基督和第一世纪上帝的其他忠心仆人一样,我们有充分理由要继续放胆传讲上帝的话语。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态度应当盛气凌人或飞扬跋扈。我们无需轻率鲁莽,或强迫不愿听的人接受我们的信息。但是我们绝不会仅因为人们表示冷淡就灰心放弃,也不会因为害怕反对而噤口不言。像耶稣一样,我们向人指出上帝的王国是有权统治全球的政府。我们怀着信心发言,因为我们代表宇宙的主宰耶和华,我们所传的信息是来自他的,并不是来自我们自己。——腓立比书1:27,28;帖撒罗尼迦前书2:13。
温习的讨论
● 为什么尽力将王国信息与别人分享是十分重要的事?但是我们应当预期别人有什么反应?
● 我们可以怎样表明,我们并非试图倚赖自己的力量去事奉耶和华?
● 我们从使徒行传一书学到一些什么宝贵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