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1
尊重听者
圣经吩咐我们“不要诬蔑人”,倒要“尊重各种各样的人”。(彼得前书2:17;提多书3:2)事实上,我们所接触的人全都是“‘照上帝的样式’受造的”。(雅各书3:9)基督也为人人舍命。(约翰福音3:16)因此人人都配听到好消息,采取行动而得救。(彼得后书3:9)有高尚品德的人和有职权的人更加配受尊重。
圣经倡导人人彼此尊重,有些人却找借口,不肯尊重别人。为什么?他们也许受本地文化所影响,根据阶级、肤色、性别、年龄、财富、健康状况或社会地位来决定谁配受尊重。政府官员贪污舞弊大大削弱了人民对政府的尊重。有些地方,人民对自己的境况大表不满,他们长时间工作,却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他们平日所接触的,都是没有礼貌的人。青年人也受同辈感染,跟他们不喜欢的教师或其他拥有职权的人作对。许多人深受某些电视节目所影响。这些节目刻意把孩子塑造成小精灵,父母则听凭孩子摆布。我们要作出一番努力,才能避免受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可是,只要我们尊重别人,就能营造一种友好的气氛,有利于双方思想交流。
传道时尊重他人 一般人认为,从事教会工作的人应该衣着整齐,举止得体,以示尊重别人,但怎样才算合宜却往往因地而异。有些人认为,跟别人交谈时,戴着帽子或把手插进口袋里都是对人不敬。在其他地方,人们却没有这种感觉。因此,为了避免冒犯别人,我们应当顾及本地人的感受。这样,我们就不致妨碍别人接纳好消息。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我们怎样称呼别人,尤其是怎样称呼那些比我们年长的人。一般人认为,除非成年人允许,否则年轻人直呼成年人的名字就是目无尊长。有些地方,连成年人也不会直呼不熟悉的人的名字。此外,为了对年长或有职权的人表示尊敬,许多语言都使用第二人称的复数形式,或其他特别的尊称。
打招呼时表现尊重 在一些人口不多的社区里,一般人无论在路上,或走进一个房间时,都习惯跟碰面的人打个招呼。打招呼的方式可以是个简单的问候,也可以是微微笑、点点头,或仅是扬扬眉。不跟别人打招呼就会被视为不敬。
可是,即使你跟别人打过招呼,也许他们依然觉得受到冷落。为什么?因为他们察觉到你只是敷衍他们。按照身体特征把人区分开来是很常见的事。有残疾和有病的人时常被人疏远。可是,上帝的话语清楚表明,这些不幸的人是我们应当爱护和尊重的。(马太福音8:2,3)我们人人都承受了亚当的罪,在身心的某方面有缺陷。要是别人时常拿你的缺陷来称呼你,你认为对方尊重你吗?难道你不想以自己的长处为人所知吗?
尊重别人也包括承认别人的领导权。有些地方,人要先跟家主谈话,才可以向他的家人作见证。虽然我们传道教人的使命出于耶和华,但我们也了解到上帝授权父母去训练、管教、督导儿女。(以弗所书6:1-4)因此,我们探访一户人家时,先跟父母谈谈,然后才跟儿女说话是合宜的做法。
我们必须尊重年纪大的人,因为他们人生经验丰富。(约伯记32:6,7)一个年轻的斯里兰卡先驱姊妹拜访一位老人家。起初,老人家拒绝姊妹的探访,说:“你这个女孩子怎么能教我学习圣经呢?”姊妹回答:“我不是来教你,我只是想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说给你听。这些知识实在叫我雀跃,我不能不告诉别人。”先驱姊妹恭敬的回答引起了老人家的兴趣。他问姊妹:“那么,你告诉我,你学到些什么?”姊妹说:“我学到人怎样才能永远活下去。”于是老人家开始跟耶和华见证人学习圣经。虽然年纪大的人不一定会向人明示,但他们大多喜欢受人尊重。
不过,尊重过了头,就会变成谄媚。在太平洋群岛和某些地方,见证人用习惯的尊称来称呼村长和酋长,这样做不但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还打开了机会向他们和他们所管治的人讲解圣经。可是,谄媚却是不必要,也是不适当的。(箴言29:5)同样,某些语言有时要使用尊称,才符合语法,但基督徒即使尊重别人,使用这些尊称也该适可而止。
回答别人时表现尊重 圣经劝勉我们,向人解释心里的希望有什么根据时,要“态度温和,深深尊重”。(彼得前书3:15)因此,即使我们能够马上指出别人的观点有什么不妥之处,不留情面地直斥其非是明智的做法吗?我们耐心聆听,尝试询问对方情由,然后仁爱地运用圣经跟他推理,不是更好的做法吗?
个别交谈时要尊重对方,同样,弟兄在讲台上发表演讲时也要尊重听众。讲者尊重听众,就不会肆意挑剔,言语间也不会暗示:“如果你们真的有心去做,就早已做到了。”这样的说话方式只会叫人气馁。把听众视为一群爱戴耶和华而渴望事奉他的人,无疑好得多!我们应当效法耶稣,对灵性软弱、缺乏经验和迟迟不听圣经劝戒的人,表示谅解。
假使讲者说自己也需要更努力实行上帝的话语,听众就会感觉到受人尊重。因此,在讲解经文时,要避免常常用“你”或“你们”。举例来说,请比较以下两句话:“你正竭尽所能吗?”和“我们人人最好都问问自己,‘我正竭尽所能吗?’”。两个问题的重点都一样,只是头一句暗示讲者自觉水平较高,可以向听众提问,第二句则表示所有人,包括讲者在内,都要分析一下自己的情况和动机。
要避免纯粹为了逗听众发笑而说些诙谐的话,因为这样的话会贬损圣经信息的尊严。我们固然应该以事奉耶和华为乐,有时我们奉派要讲的演讲资料也许还带点幽默,但我们要是把严肃的题材当做笑料,就是对听众和上帝不敬了。
愿我们的态度、举止和言谈都时刻表明,耶和华教导我们怎样看待人,我们就怎样看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