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拿俄米和路得
她们患难与共
拿俄米接二连三地遭受打击,她的心都碎了。她跟家人本来住在伯利恒。早些年以色列闹饥荒,她丈夫决定举家搬迁到摩押。后来,拿俄米的丈夫去世了,把她和两个儿子留在异国他乡。儿子们长大后,都娶了不崇拜上帝的摩押女孩。没想到大约十年过后,她的两个儿子也死了,而且都没有孩子。拿俄米现在既没了丈夫,又失去了儿子,更不可能有孙子了。
拿俄米觉得摩押已经没有什么值得她留恋的了,于是决定回到故乡伯利恒。返乡的路程大约需要一个星期。儿媳妇路得和俄珥巴也决定陪她一起回去。可是,拿俄米在路上左思右想,还是觉得于心不忍,要是两个儿媳跟着她回去,可能就要守寡一辈子了。想到这儿,她鼓起勇气,打算自己回去,就劝她们回娘家。俄珥巴和路得都舍不得婆婆,痛哭起来。后来,俄珥巴走了,路得却坚持要留下来。
路得对拿俄米说:“不要劝我离开你,丢下你不管。你去哪里,我也去哪里;你在哪里过夜,我也在哪里过夜。你的民族就是我的民族,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你死在哪里,我也要死在哪里,葬在哪里。”这位忠贞、勇敢的外族女子早就下定决心,要跟拿俄米一起崇拜耶和华了。
两个相依为命的寡妇在耶和华的子民中找到了归宿
就这样,路得离开了家乡、亲戚,撇下了自己的文化和宗教,跟拿俄米一起到了以色列的伯利恒。她们一到,有些妇女就惊讶地说拿俄米变化太大了,差点没认出来。拿俄米哀叹说耶和华夺走了她的一切,使她吃尽苦头,空空地回来。路得为婆婆付出了这么多,听到这番话,心里有没有觉得不是滋味呢?看来没有。圣经没有说路得开始生气或抱怨,只是说她为了养活自己和婆婆,很快就去田里捡麦穗。
路得在田里辛勤工作的时候,有一个人注意到了她。这个人叫波阿斯,是喇合的儿子。波阿斯敬畏上帝,很富有,刚好是那块田地的主人。他向人打听路得的来历,知道路得无私地照顾婆婆,就称赞她对耶和华很有信心,还说耶和华肯定会照顾她们婆媳俩。波阿斯还吩咐手下的年轻人不要欺负路得。
那天晚上,拿俄米知道波阿斯善待路得后十分高兴,心想:波阿斯有没有可能娶路得呢?因为波阿斯是拿俄米丈夫的亲戚,而根据上帝给以色列人的法律,像路得这样的年轻寡妇,是有权跟男方的某个亲戚再婚的。她再婚后生下的儿子会归亡夫名下,让这个家族有人传宗接代、继承家业。(申命记25:5,6)一段时间后,拿俄米详细地告诉路得该怎么做。
路得听到拿俄米要她做的事,可能觉得有点奇怪,也很尴尬,但还是这么做了。她傍晚去了脱谷场,等收割的人都在麦堆旁睡着了,就蹑手蹑脚地靠近波阿斯,掀开他脚上的被子,躺在那里。半夜,波阿斯醒了,路得求波阿斯按照上帝的法律购赎她。当时路得很紧张,波阿斯看出她有勇气这么做,肯定是因为很爱上帝也很爱婆婆。波阿斯很感动,于是答应娶路得,但有些事需要先处理好。
第二天,波阿斯去找伯利恒的长老们,把事情都办妥了。后来他娶了路得,生了一个儿子,叫俄备得。拿俄米肯定很疼爱这个孙子。俄备得是大卫王的祖父。一千多年后,弥赛亚也诞生于这个家族。(马太福音1:5,6,16)拿俄米和路得勇敢地面对患难,得到了多么大的奖赏!
读读相关经文:
想一想:
为什么说拿俄米和路得都很勇敢?
一起挖宝藏
1.以色列人的法律允许穷人捡麦穗,为什么这在古代的中东(近东)是独一无二的?(《榜样》39页23段的脚注)图A
图A
图A
2.为什么说路得躺在波阿斯脚边并不是不检点的行为?(《榜样》47页17-18段)
3.波阿斯叫路得“女儿”,这说明他是个怎样的人?(路得记2:8;《守》2016.11刊3页)
4.为什么说,波阿斯很无私,而“某某某”却很自私?(《守》2023.03刊14页)图B
图B
学以致用
路得很勤劳,也很有感恩之心。要是我们有经济压力,可以怎样向她学习?图C
图C
拿俄米很痛苦的时候,路得跟她共患难。要是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或者想鼓励别人,可以从她们的榜样学到什么?
你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学习拿俄米和路得的勇气?
放眼全局
关于耶和华,我从拿俄米和路得的经历学到什么?
这个记载跟上帝对地球和人类的旨意有什么关系?
拿俄米和路得复活后,我想问她们什么问题?
了解更多
关于忠贞之爱,我们从路得记学到什么?怎么把学到的用出来?
跟家人一起看漫画,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