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一个大丈夫——负起责任来
“一个坏作家责怪他的笔”这句谚语指出了人类喜欢推卸责任和掩饰过失的共同弱点。在这方面我们每一个人,不论男女老幼,都应该努力养成男子的气概,“要作大丈夫。”虽然在遭遇困难时朋友能够帮助我们负起重担,但在责任或过失方面则“各人必[须]担当自己的担子。”——哥林多前书16:13;加拉太书6:2,5。
我们在受到责备时为了推卸责任而作的企图往往好像亚伦有一次所作的事一样没有理由,并且显露出自己的昏乱糊涂。当摩西在西乃山上逗留四十天的时候,百姓逐渐变得焦躁不耐而想恢复他们在埃及时所作的偶像崇拜。他们将珍宝金银都拿来给亚伦,请他为他们铸造一个偶像。圣经的记载很清楚地说亚伦就“从他们手里接过[金子]来,铸了一只牛犊,用雕刻的器具作成。”——出埃及记32:4。
当摩西从出上下来见到人民所作的事而愤恳地责问亚伦时,亚伦有没有毅然承当他在这件事上所负有责任呢?他并没有。他企图推卸犯过的责任而对摩西说:“我把[民众给我的]金环扔在火中,这牛犊便出来了。”显然他以为摩西会相信这样的无稽之谈!有什么会比这样的理由更荒谬呢?不错,当我们企图推卸责任或为自己申辩而提出借口时,它们往牲会和亚伦所提出的一样无理!——出埃及记32:22,24。
我们之企图避免别人责怪也许是由于一时的糊涂,但我们若想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我们的心地便很可能有点不妥了,因为这样行显出我们的心是骄傲,不忠实和自私的。这样行乃是跟从人类的始祖遗传下来的堕落倾向。亚当并没有毅然担当起犯罪的责任,承认自己吃了禁果而违背了上帝的命令,反之他企图推卸责任而责怪别人说:“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不错,为什么要怪我呢?如果你没有给我那个女人,如果她没有将禁果递给我,我就绝对不会吃它了!夏娃也跟从亚当的坏榜样。她亦不想负起犯过的责任,因此也企图将它推到别人头上:“那蛇引诱我,我就吃了。”由于他们的推卸罪责,亚当和夏娃表明他们并没有悔过,因此不配获得任何仁慈的宽恕。——创世记3:12,13。
扫罗王至少有两次表现出同样的坏心肠。当撒母耳责备他不该妄自献燔祭时,扫罗所作的借口是:“因为我见百姓离开我散去,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来到,而且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我就勉强献上燔祭。”他提出三个理由,但它们在耶和华的眼中却都不能成为理由。——撒母耳记上13:11-13。
另一次上帝吩咐扫罗王将一切亚玛力人和他们的牲畜完全歼灭,但他都没有遵行。当撒母耳向扫罗指出他没有遵从上帝的命令时,扫罗回答说:“因为他们[百姓]爱惜上好的牛羊,”“百姓却在所当灭的物中取了最好的牛羊。”他甚至还坚持说:“我实在听从了耶和华的命令。”当撒母耳提醒他,“听命胜于献祭”时,他终于承认,“[我]违背了耶和华的命令,”不过他仍然责怪百姓说,“因为我惧怕百姓,[就]听从他们的话。”可是扫罗亦没有将亚甲王处死,而这件事他便绝不能怪百姓了!扫罗的悲惨下场可以给一切经常拒绝承担罪责而将其推在别人身上的懦夫作一个鉴戒。——撒母耳记上15:13-33。
大卫王和使徒彼得的行径却是多么不同!他们也曾数次犯了严重的错误,但他们却毅然负起罪责来。当大卫统计百姓中能够使用武器的人的数目以致引起耶和华的愤怒时,大卫并没有推卸责任或转怪别人。他祈求说:“吩咐数点百姓的不是我么?我犯了罪,行了恶,但这群羊作了什么呢?愿耶和华我上帝的手攻击我和我的父家,不要攻击你的民,降瘟疫与他们。”——历代志上21:17。
同样地当大卫在窃占乌利亚的妻子的事上犯了罪时,他并没有责怪拔示巴或当时的环境,反之他谦卑地认罪说:“我得罪耶和华了。”诗篇第五十一篇将大卫痛心悔改的诚意表明得很清楚,而这篇诗同时为以后一切因为一时失去自制而犯罪的上帝忠仆带来多么大的安慰!我们可以见到大卫并不像亚当一样将罪责推在女人身上,因为他在所有的儿子中拣选了拔示巴的儿子所罗门作为在他之后承权耶和华的宝座的君王。——撒母耳记下11:4;12:13;列王纪上1:17。
使徒彼得也表现出同样良好而正确的态度。当他三次否认主耶稣之后,他有没有为自己申辩或责怪别人呢?绝没有,反之,他谦卑而衷心忏悔地“出去痛哭。”——路加福音22:62。
如果我们像亚伦一样在这方面有弱点的话,我们就应该留意努力将其克服,否则我们便会变成好像亚当,夏娃和扫罗王一样。要记得,企图将罪责推到环境或别人身上都是自私,道德软弱,骄傲或不忠实的表现。我们若谨慎防卫自己的心,则虽然我们有许多弱点,我们仍然能够取悦上帝:“遮掩自己罪过的,必不亨通;承认离弃罪过的,必蒙怜恤。”因此,你应该做一个大丈夫!要像大卫,彼得一样负起责任来!——箴言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