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的多收
俗语有句话说,“你对一件事花的心血愈多,你从其中所得的也愈多。”可是这句谚语其实听起来比实际的情形好得多。事实上有过多少人对某一件事比其他的人耗费了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钱财,但却由于“时间和无法预料的意外遭遇”以致枉费心血而一无所获?不过使徒保罗在写给崇尚物质而富足的哥林多基督徒的信中所提及的一条原则却可以不变地适用于各种情况之下:“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传道书9:11;哥林多后书9:6。
为什么呢?因为使徒保罗所指的并不是物质方面的酬报而是一种优越的赏赐——‘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上忧虑,’以及‘施比受更为有福。’——箴言10:22;使徒行传20:35。
请注意圣经的原则所注重的不是量而是质。一个人可能捐输了大量财富而仍然是个吝啬的人;一个人可能只舍出很少东西而仍可说是慷慨。因此使徒对这问题评论说:“因为人若有愿作的心,必蒙悦纳,乃是照他所有的,并不是照他所无的。”——哥林多后书8:12。
不论在人类的任何关系上和所作的任何事上,多种多收的律则都非常适用。它适用于邻里之间,雇主和雇员之间,店主和顾客之间的各种关系上。正如耶稣指出:“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用十足的升斗,连摆带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们怀里。因为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这并不是说每一次你施舍之后别人都会马上有这样的反应和结果,因为世上仍有许多非常自私自利的人,但是“人”总会归还给你,因为通常说来慷慨是有传染性的;正如小气吝啬也有传染性一般。——路加福音6:38。
这个原则更多么适用在家庭的圈子里!夫妻的一方若在时间,温柔,体贴,亲切和忍耐方面多多“撒种”,他们便会发现他们的配偶亦同样地待他们,但一般在这几方面吝啬小气的人亦会收获很少。父母们若在时间,兴趣,慈爱,管教方面“多种”,便会收获使他们衷心喜悦的儿女。无疑今日少年犯罪猖獗非常的基本原因之一便是许多父母在教养儿女方面不愿牺牲个人的享乐,因此没有给予儿女足以将他们教养为正直的人所需的时间,注意和爱护。——申命记6:5-7;以弗所书6:4。
当然,这个原则更可应用在学问和个人的研究方面。一个不惜多花时间和精力勤劳攻读的学生自然会收获一个充满智识的头脑和一张优良的成绩单。在基督徒的传道工作上亦如是。一个人若勤奋地努力研究圣经,明智地经当抽出时间来研读,甚至在旅行或等人时,在等候公共汽车或火车时亦阅读的话,他便会成为一个“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摩太后书2:15。
甚至在祷告这件事上,多种多收的原则亦适用。我们的祷告在范围和内容方面是贫乏狭窄抑或是丰富广泛呢?我们若在祷告方面“多种,”那便是说,除了为自己和最亲近的家人祈求之外同时亦记得其他的人,我们若继续不断地祷告,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心事而非机械刻板地草率了事,那末我们亦可以期望从耶和华收获丰盛的祝福。这便是为什么圣经训诲我们要“不住的祷告”和“祷告要恒切”的原因。不错,“应当一无罣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帖撒罗尼迦前书5:17;罗马书12:12;腓立比书4:6,7。
再者,这条圣经原则亦可以应用在教师的职业和教育事业上。一个对学生付出很少心血的教育家,教师或大学教授绝不会在他的工作上寻得满足。但一个慷慨地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兴趣和心血的人却会从学生的感激和进步得着丰富的收获,即使他没有同时得着进升的机会的话。
这个原则特别适用在最伟大的一件教育工作,即基督徒所从事的传道工作,之上。基督教的传道员愈努力将上帝的真理撒播在他所帮助的邻人心里,他的收获亦愈丰富。他若和一个人研究圣经而对这个人慷慨地付出自己的关怀和时间——甚至在经常研读的时间之外还不时探访这入——他便可以期望很大的收获。
这个原则亦可且解释为什么有时一个由于负有其他义务而只能以不很多时间从事传道工作的普通传道员反比一个用更多时间从事传道活动的人获得更多的果实。这乃是因为他肯慷慨地施予而全心灌注在他所做的一切事上;他对于自己的工作区域中的人都深表关怀,他不惮烦地再三探访不在家的人和稍微表现一点兴趣的人。和他研究圣经的人可以察觉他的诚恳而感到他们急需按照所学得的知识采取行动。不久他们便开始参加小组的聚会和与他一同出外传道了。这种慷慨大量的服务所收的结果是非常丰富的。
因此让我们在人类的每一种关系和所作的每一件事上都慷慨地多种。我们若这样行,即使我们不能得着同样的结果,亦必然会在属灵的幸福方面赢得极丰富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