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66 8/1 453-459页
  • 他们“怎能听见呢”?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他们“怎能听见呢”?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6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为什么会缺乏牧师?
  • 上教堂是答案吗?
  • 真正的传道员的工作和信仰
  • 导师保罗
  • 效法保罗的榜样
  • 为什么会缺少牧师和教士?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2年
  • 我们的传道工作的目的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1年
  • 所有真正基督徒都必须是传道员吗?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5年
  • 今日谁是上帝的传道员?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3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6年
《守》66 8/1 453-459页

他们“怎能听见呢”?

“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罗马书10:14。

1.关于今日牧师到人们家里探访一事,我们可以提出一些什么适切的问题?

上一次你的牧师到你家里探访你是在什么时候呢?他上一次上门探访你和你的家庭是在多久之前呢?若在不久之前,你欣赏他在探访你时所说的话吗?你在灵性上是否感觉振奋呢?你受到他的话所鼓励吗?他若很久没有上门探访你了,你有问过你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吗?为什么他如此忙碌呢?为什么他不像以前的牧师一样抽出时间来探访他的教区里的教友呢?

2.(甲)在宗教方面产生了一项什么奇异的矛盾现象?(乙)试举出一些数字表明基督新教方面牧师的短少。(丙)这看来很可能产生什么结果?

2 其实,虽然有许多人高喊在战后发生了一场所谓的“宗教复兴,”我们看来却见到现代宗教上最奇异和严重的矛盾现象之一发生在我们的眼前,那便是一方面各教会的教友人数日增,同时入神学院攻读的学生人数却日减。举例说,到1975年,若三位基督教国的发言人的估算正确的话,北美洲各基督新教的教堂将会缺少50,000个牧师。再者,据同一个消息来源说,“人口中上教堂者的百分率若上升得快过总人口的增加,正如1950年代的情形一般,这种短少便会更为严重。但既然在过去一两年中增加率已减低,所估计的短少可能并不致如此严重。可是无论情形如何,除非我们展开一项紧急的牧师训练计划,否则千百万人不久便会成为没有牧者的羊。”——《基督教世纪周报》,1961年四月廿六日刊第509页。

3,4.试描述天主教方面教士的短少。

3 罗马天主教会在教士辞职方面也遭遇难题。据报导一位梵蒂冈的官员说有一个“令人不安”的数目的意大利和法国教士脱离了教会。虽然天主教帮局并没有发表任何数字,有一个基督新教方面的消息来源估计再过去的十五年内有五千个意大利教士和一千多个法国教士脱离罗马天主教会,而这个数目超过了在1959年所任命的教会总数。

4 在意大利的热内亚,神学院的学生数目在过去二十年内减少了百分之40,而且有百分之80的神学院学生在未完成十二年的课程之前便中途退学。据报杜林的神学院有三分之二是空的。修女也相当短少。这些统计数字并不能代表整个的难题,反之它们仅是表明在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方面都严重地缺少人才而已。

为什么会缺乏牧师?

5,6.(甲)关于这项教士的短少,有些权威怎样说?(乙)试描述今日基督教国的教士们所面对的一些难题。

5 为什么牧师和教士会如此短少呢?毕力撒博士(Dr.Samuel Blizzard),美国宾汐凡尼亚州州立大学的一位社会学家,在最近说:“以往教区的牧师所担任的职责有如全科医师一般。现在他却愈来愈被人期望作一个专家,不是在一两方面而是担任六个不同的角色:行政官,组织者,牧师,传道人,祭司和教师。”耶鲁神学院牧师神学的副教授史拉特(Wesley Shrader)则认为有太多的牧师工作太繁,薪酬却太低。哈佛神学院的院长米勒博士(Dr.Samuel H.Miller)声称工作太繁薪酬太低的牧师乃是“我们这时代的悲剧之一。”

6 在《今日的基督教》一书中,作者安德逊(George Christian Anderson)报导“在基督新教的牧师中有10,000人以上个别地或在医院中接受某种形式的精神病治疗。”“在州立和精神病医院中留医的牧师增加了三倍。”他补充说:“在过去数年中,当我与全国各地的牧师和精神病学家一同工作时,我觉得深为震惊有这么多的牧师想讨论他们个人的难题,”安德逊博士说,“他们有许多难题是非常可悲的。有些牧师正迅速地沦为中酒毒者或瘾君子。另一些则爱上另一个女子而试图借离婚解决他们的僵局。有许多牧师因为发觉得太迟他们选错了职业而深感苦恼。其他则因为他们无法胜任会众期望他们扮演的超人圣者角色而充满忧虑和犯罪感。……有些牧师在未能获得他们所期待的晋升时感觉大为愤懑。低微的薪水,遭受挫折的野心和纯然的寂寞加剧了在感情上发生严重的焦虑不安的倾向;这种病态急需明智的顾问之助。”

上教堂是答案吗?

7.即使诚心相信的人上他们所选择的教堂,这是否能够保证他们会听到一个有圣经根据而充满安慰和希望的信息?为什么你这样回答?

7 现在你能够看出为什么牧师很少上门探访你和为什么使徒在罗马书10:14所说,“他们怎能听见呢?”这句话变得愈来愈重要吗?但事情并非至此而已。即使忠实的人上他们所选择的教堂,他们有任何保证他们能够听见一个来自圣经而充满信心与希望的信息吗?你可以问问自己你上一次听到一个真正有圣经支持的演讲是在什么时候呢?在这方面保罗对提摩太所说的话岂不是很适切吗?“因为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提摩太后书4:3,4)其实这样的导师是真正的上帝所差遣的吗?他们有资格教人吗?保罗有回答这个问题,但他不是借着提出一张由他当日的一间神学院签发的毕业证书或其他任何人为的授权以证明他具备充分的资格教人认识真理。他提出一些远较有意义和切合实际东西,说:“我们岂是又要举荐自己么?或是像有些人对你们必需用荐信,或用你们的荐信给人么?你们就是我们的荐信,是写在我们的心内,被众人所知道所念诵的。你们明显是基督的书信,因着我们的职务修成的,并不是用墨写的,乃是用活神的灵写的;不是写在石版上,乃是写在心版上。我们因基督所以在神面前才有这样的信[心],并不是我们凭自己的才干承担什么事,我们的资格乃是出于神。他也叫我们能够充任新约的执事,不是凭着字眼,乃是凭着那灵,因为字眼杀害,但灵赐生命。”(哥林多后书3:1-6,《新旧》)你的牧师提出什么荐信证明他在传道工作上的资格呢?

8.有些牧师对他们的工作怀着什么感觉?他们对人有什么影响?

8 耶稣说我们可以凭着人所结的果子认出他们来。这个原则适用于所有自称为传道者的人身上。他们的工作和他们的果实,并非他们口头的声称或文凭,表明他们是否真正为上帝所派出的传道员,从而别人可以自他们听到王国的信息。请留意这类人当中有些对于自己工作所作的评论。以前的循道会牧师摩尔(James B.Moore)写到,“有些牧师显然憎恨他们自己的差事。我知道有些牧师对一般人均瞧不起,对自己的会众更特别轻视。”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牧师报导说,“我觉得有许多牧师均感觉迷失了路一般。我自己便是其中之一。我们根本无法看出我们在教会里有什么出路。……我们无法看出自己在社会上或在社会中个别份子的生活上产生什么影响。这使我深感不安。”现在你可以看出为什么所谓的“宗教复兴”其实是全无意义的吗?它并没有属灵的价值。真正的信心仍然缺乏。迷失的人并未得到到拯救。可是圣经却说:“凡求告主[耶和华]名的就必得救。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罗马书10:13,14。

真正的传道员的工作和信仰

9-11.试从耶和华见证人的《年鉴》指出这些传道员为了使人能够“听见”而从事的各项活动,借此与基督教国的教士们形成一个对照。

9 那末,传道者在哪里呢?人们怎能听见呢?心地忠实而渴望认识上帝底道的真理的人怎能寻得安慰,指导和属灵的鼓励呢?被有些人称为“现代扩展得最快的宗教”的耶和华见证人在他们1964年的《年鉴》中的第31页说,“现代的耶和华见证人努力从事耶稣说必须为了‘对万民作一个见证’而做的工作。”(马太福音24:14)虽然受到像他们1965和1966年的耶和华见证人《年鉴》所叙述的各种反对,他们仍然勇敢地向前推进。他们必须再三反复地在整个为人所居的大地宣扬“永恒的好消息。”(启示录14:6)这乃是上帝的旨意。

10 回顾过去,我们可以见到耶和华见证人在1965年获得很大的喜乐,因为他们总共有1,109,806个传道员在197个国家地区中勇敢地向人宣扬上帝王国的信息。这些基督徒分属于耶和华见证人的24,158个小组。这些男女喜欢教人认识上帝的道;为了证明这种爱好,他们用了171,247,644小时从事逐户传道,主持家庭圣经研究和在公众讲坛上发表演讲。他们实际作了59,165,475个回访以帮助一般对基督的信息感兴趣而想对上帝的应许有更深认识的人。这千百万受到探访的人并没有到耶和华见证人的王国聚会所去找他们,反之一百万个王国传道员到他们的家里去。这却是耶稣和他的使徒所原本采纳的。

11 我们可以再提出一个问题,在1965年你的牧师或教士上门探访过你多少次呢?虽然基督教国的牧师们很少对会众作个别的探访,与此相反地,耶和华见证人在1965年却每周主持770,595个圣经研究,而且主持这种家庭圣经研究的并不仅限于小组中任监督的传道员。相反地,这件工作由构成小组的所有份子所分担,因为所有的耶和华见证人都是上帝所任命的基督徒传道员。——以赛亚书6:1-3。

12.为什么新世界社会仍然吁请更多的人成为传道员?

12 这些来自生活各阶层的人将使徒保罗所说“他们怎能听见呢?”这句话看得很认真,而这句话乃是我们这项讨论的焦点。请留意当时保罗究竟怎样说:“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罗马书10:14,15)耶和华手下的这些基督徒的确受到“差遣”;他们所得的命令是:“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太福音28:19,20)可是,虽然耶和华见证人的现代组织在灵性上像一个欣欣向荣的乐园一般,他们仍然召人成为传道员以便使更多的人能够听见。为什么呢?耶稣自己曾给予我们一个答案;他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马太福音9:37,38)“庄稼”的确非常多,因为显然还有许多人想寻得他们的圣经问题的答案,并且渴望从宇宙最大的鼓励来源获得安慰和帮助。你自己岂不也有这种感觉吗?若有人真心关怀你而乐意将今日最好的消息和你分享,你岂不会感激这种好意吗?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因为他关心到你属灵的最大福利。

13.为什么有许多人受到新世界社会的传道员的信息所吸引?

13 有许多人见到耶和华见证人所热心从事的公开传道活动而不禁衷诚地问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受到这些在现代获得惊人发展的基督徒的信息所吸引呢?”原因之一便是,他们的信息是清楚易明的。它所含的圣经真理是如此易明以致任何心地忠实的人都可以得到他们的圣经问题的答案。甚至一些所谓的“困难”问题也可以成功地获得解答,因为例如我们的前途究竟如何?人类会有一天和睦共处吗?地球将来会有什么事发生?它会在一场核子性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后沦为一片空寂无人的辐射性荒土吗?一类的问题都可以获得一个合理的答案。

14.耶和华见证人觉得圣经和它的价值与传统比较起来怎样?

14 简单来说,这些基督徒所传的信息乃是王国的信息。(马太福音24:14)这是一个以圣经为根据的信息,而耶和华见证人相信圣经是上帝的道和真理,所以比传统更为可靠。——提摩太后书3:16,17;彼得后书1:21;约翰福音17:17;马太福音15:3;歌罗西书2:8。

15-17.关于(甲)基督和他在上帝的旨意中所担任的角色,(乙)王国及它所带来的幸福,(丙)地球与其前途,耶和华见证人倡导什么基本的圣经真理?

15 这些传道员很明确地向人传讲简单和属于教义性质的真理;除了其他的事之外,他们用圣经证明基督是上帝最先创造的受造物;基督死在一条受苦柱而非一个十字架之上;他将他那属人的生命付出作为顺服的人类的赎价,而且他只牺牲一次便够了。此外,基督从死里被复活为一个不朽的灵体,而且他在第二次来到和临在时会是灵体。——歌罗西书1:15;启示录3:14;加拉太书3:13;使徒行传5:30;马太福音20:28;提摩太前书2:5;罗马书6:10;希伯来书9:25-28;彼得前书3:18;约翰福音14:19;马太福音24:3。

16 至于上帝的王国——圣经中最重要的道理和耶和华见证人所传的信息的主题——他们从圣经指出以基督为王的王国会和平公义地统治地球而为地上的人类带来理想的生活情况。——以赛亚书9:6,7;11:1-5;诗篇46:8,9;马太福音6:10;以赛亚书11:6-9;32:16-18;33:24;65:17-25。

17 此外,他们使听者能够从圣经获悉地球永不会被毁灭或完全没有人居住,反之上帝会在哈米吉多顿大战将现今这个事物制度铲除以及将恶人永远消灭。——传道书1:4;以赛亚书45:18;诗篇78:69;启示录16:14,16;西番亚书3:8;以赛亚书34:2。

18.(甲)试证明这些人的真正职业其实是传道工作而非他们可能在日间从事的任何其他工作。(乙)什么推动这些传道员从事他们的工作?

18 这些简单基本的圣经真理带来多大的鼓励和多么好的消息!难怪在普世各地有盈千累万说各种不同语言和生活在各种不同情况的人受到这些勤奋谦卑的传道员所吸引!这些人并没有以特别的服装或头衔吸引别人的注意。也许有一个这样的传道员住在你隔壁,从外表看来他可能是个修理管子的工人,农夫,公务员或工厂工人,技工或劳工。但你有觉得过奇怪为什么你的邻人对他的基督徒活动如此热心吗?这乃是因为他的真正职业其实是传道工作。(路加福音4:16-20;约翰福音15:16)他的工作是受着他对邻人的爱和一种想将真理传给别人的热切愿望所推动的。他所传的真理能使人获得自由和予人在现今这旧事物制度消逝之后有一个较好的事物制度来临的希望。(约翰福音8:32;马可福音13:28-30),这些人出去传道的目的并不是要赢得别人的称赞而是要感化别人。他们只是想让每一个地方的人都有机会“听见”王国的信息而已。

19.为什么新世界的团结予人如此深刻的印象?

19 再者,在一个四分五裂和被种族的差异,政治的差异,言话的差异和其他许多国家性的分裂因素所撕碎的世界里,耶和华见证人的团结是出类拔萃的。不论你到世界的哪一个地方,他们的信息都是一样,他们彼此之间的友爱是杰出的,他们的热心,决心和说服能力是独特的。在1961年四月廿六日的《基督教世纪周报》中,哈佛神学院的院长米勒(Samuel H.Miller)在“人和传道工作”的标题下写道:“这个在演进中的世界是一间疯人院。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向,没有全面的模式,也没有清晰的目标。宗旨是互相矛盾的。各种哲学则莫衷一是,理想亦参差不一。它没有焦点,没有中心,没有明确的共通之处,而更糟的是,我们所知的宗教并没有提供这样的一个中心。它被一道仍然充满仇恨的巨大鸿沟所分裂,被心胸狭窄,互相争吵的派别的打量形成所支解。它若曾予人一个印象的话,这印象已被一千种高傲和冗长的言论所粉碎。这一切听起来好像一个含有许多片段无法了解的语言的旧梦。在那个模式中看来没有什么东西和这个字谜中的任何东西吻合。”不错,充满巨大差异和自相矛盾的教义及理论的俗世宗教并不能提供一个可以让人投归的中心或焦点。可是耶和华见证人却不同。无论国家的界限,种族,肤色,以前的宗教如何,不论在平时抑或战时,这些传道员都凭着对独一的真神耶和华作共同合一的崇拜而紧密团结起来。这正如使徒保罗所推论一般,“弟兄们,我借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劝你们都说一样的话,你们中间也不可分党,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哥林多前书1:10)这种团结是你的宗教内部的实际情形吗?

导师保罗

20.为什么考虑一下使徒保罗的生活和传道活动的一些细节会颇有价值?他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诞生?

20 至此为止我们在讨论中曾多次引用使徒保罗的写作。他是一个多么积极有力的人物。其实,这个对《基督教希腊文圣经》作过如此杰出的贡献,而且他所说的“他们怎能听见呢?”这句话构成了我们这项讨论的焦点的人究竟是谁呢?我们若对他认识得更清楚,我们无疑会对他的话有更深的体会而从他在信心和勇气方面所立的榜样得益。虽然我们无法绝对准确地指出他出生或去世的日子,很可能他是在大约公元前三年出生的。这样,保罗大概与耶稣基督生在同一个年代。使徒保罗出生的地点,大扫,位于耶路撒冷和君士坦丁堡(即现代的伊斯坦堡)之间的中点。这便是保罗早期的家乡,而他这个人在基督教从犹大传遍罗马帝国的工作上所尽的力比其他任何人更大,从而使许多人均能够“听见”王国的信息。

21.试描述使徒保罗早期的背景,包括他所受的学校教育在内。

21 大扫位于耶路撒冷之北515哩,距离西德那斯河流入地中海的河口十二哩之遥。大扫是个文化和教育鼎盛的城市。在古代它的地位与雅典和亚历山大利亚相若。据说大扫人对哲学和学问的热心甚至超过雅典和亚历山大利亚的居民。它是一个富裕的城市,小亚细亚的财富有很大部份在被送往希腊和意大利之前先积聚在这里。这个城的主要工业是织造,首先将道拉斯河两岸的山羊大量供应的羊毛织成毛绳,然后再织成帐幕和衣服。当时犹太的青年都必须学习一门手艺,因此保罗学会制帐篷并不是没有理由的;这种训练使保罗在后来能够以之维持自己的生活,因此他从没有成为任何基督徒小组的负担。保罗的父亲在他十三岁时便将他送到耶路撒冷迦玛列的门下求学;保罗能够得到这位良师的确是值得庆幸的,因为使徒行传的记录透露迦玛列是一个勇敢明智而头脑开明的人。

22.他有受到他的导师的精神所感染吗?为什么你这样回答?

22 但是显然他并没有受到这位良师的态度所感染。事实上正相反,宗教的热诚使保罗对于他老师那种宽容大量的精神视若无睹;他变得非常不容异己。因此当他年青时,他能够目击暴民将第一个以身殉道的基督徒司提反害死而表示赞同。论到他在归信基督教之前的这些恶行,圣经的记录说:“扫罗却残害教会,进各人的家,拉着男女下在监里。”——使徒行传7:58-8:3。

23.(甲)试描述扫罗归信基督教的经过。(乙)试从他的生平记录表明这位使徒有没有使人能够“听见”王国的信息。

23 究竟什么使这样一个猛烈迫害基督徒的人自己反变成基督徒呢?一个奇迹;这奇迹起先使他的肉眼失明,但却将他属灵的眼打开。有三天的时间扫罗不喝也不吃;然后耶和华将手下一个名叫亚拿尼亚的代表派到扫罗那里;经过这次探访之后,扫罗的双眼得以复明,并且受了浸而获得圣灵的恩赐,于是他开始进食而恢复他的体力。(使徒行传9:1-19)接着扫罗(后来称为保罗)到亚拉伯去,无疑为了澈底研究清楚上帝对他的旨意。这时他已具备资格从事耶和华托付给他的工作了。他有没有从事这件工作呢?人们有没有因为保罗所做的传道工作而得以“听见”呢?他的记录有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保罗作了三次广泛的传道旅行,行了几千里路,建立了若干个基督徒的小组,参与治理机构的工作,写了十四封信给基督徒的小组和个人,以及为了好消息的缘故而下狱,由此他在早期的基督教会中留下了一项不可磨灭的影响。

24.我们可以从这位早期基督教的领袖学得一些什么教训?

24 保罗是个多么杰出的人。虽然一度无情地迫害基督徒,现在他却变成像喂奶给婴儿吃的慈母一样温柔。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他却从不炫耀自己。虽然他的传道非常具有说服的能力,他却总是将功劳归于耶和华。虽然他在政治和宗教上都享有自由,他却成为主耶和华的奴仆,而且他在坚忍方面留下多么难能可贵的记录!保罗从不发牢骚或怨言;他一向都埋头苦干和实干。他相信耶和华会赐给他力量和决心去从事他的工作。他至死不移地紧守他的忠诚和信心。他的榜样,勇气和信心多么值得今日真正的基督徒效法,正如他效法他的主人基督耶稣一般!

效法保罗的榜样

25-27.(甲)试举出实例说明保罗对传道工作的态度,并与今日新世界社会的份子所从事的工作作一比较。(乙)下篇文章会回答一些什么问题?

25 保罗说“凡求告耶和华的名的就必得救。”可是保罗却推论,除非他们相信耶和华,他们自然无法求告他的名,他们若没有听闻过耶和华,自然无法相信他;当然,这一切均需要有人传道以便使他们能够听闻知救恩的上帝耶和华。

26 在现今这段危险的日子,当旧世界的社会如此缺乏传道者之际,耶和华见证人的新世界社会却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照。虽然我们仍然呼召更多人参加这件工作,上帝手下这些忙碌而热心的传道员正在世界各处使人能够听见王国的信息而借此得救和学习行走永生的道路。他们对传道工作的态度可以由以下保罗所说的话反映出来:“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我若甘心作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托付我了。向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为要得犹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虽不在律法以下,还是作律法以下的人,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向没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没有律法的人,为要得没有律法的人;其实我在上帝面前不是没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向软弱的人,就作软弱的人,为要得软弱的人。向甚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哥林多前书9:16-22。

27 保罗想成就的是什么呢?成功地传播王国的好消息以便使别人能够获悉将人带到上帝的新事物制度里享永生的道路。这正是今日耶和华见证人正在从事着的工作。这是一件慈善的工作,一件造益人群的工作,一件需要很大的勇气,坚忍和决心才能够从事的工作。至于它的赏赐,祝福以及我们个人怎样能够获得这些东西,我们留待下篇文章讨论。

[第458页的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地中海

亚历山大

耶路撒冷

大数

雅典

君士坦丁堡

黑海

[第456页的图片]

一个修理管子的工人 . . . 和一个传道员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