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66 10/1 590-595页
  • 在使人作门徒的工作上寻得喜乐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在使人作门徒的工作上寻得喜乐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6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工作本身所带来的快乐
  • 在作个人准备方面的快乐
  • 与别人相处的快乐
  • “永不放弃”
  • 真正的快乐取舍在乎你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1年
  • 完成使人作门徒的工作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6年
  • 真正的快乐在于事奉耶和华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2年
  • 如何获致真正的快乐?
    警醒!1978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6年
《守》66 10/1 590-595页

在使人作门徒的工作上寻得喜乐

1.(甲)为什么对自己的工作感觉快乐是一件重要的事?(乙)所罗门说什么是来自上帝的一项恩赐?

你在你的工作上感觉快乐吗?你应该感觉快乐。既然你将这么多的时间,事实上你一生的时间,用在你的事业或职业之上,唯有你对其感觉快乐你的一生才可说是没有虚度。关于这点所罗门说:“我知道世人莫强如终身喜乐行善;并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劳碌中享福,这也是上帝的恩赐。”(传道书3:12,13)不错,上帝原本便要人工作,并且要人勤奋地工作。但这并不是指沉闷无趣的苦工,反之所指的乃是一种为人带来极大乐趣和丰富报酬的职业。能够经历这个应许的实现,找着一项值得尽力从事的事业,深信没有其他的事较此“更强”而感觉满足,并且自此的确得以“享福”——这会事多大的一项祝福!所罗门将这件事描述为“上帝的恩赐。”

2.和上一篇文章比较,这篇文章的目的何在?

2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考虑到耶和华见证人现今正在普世推行的造就门徒的工作。我们讨论到耶稣基督在造就门徒的工作上所立的规范和今日见证人为了完成这项任务而作的共同努力。可是现在我们想从个别的传道员的观点来看看这件工作。我们想讨论一下当一个人努力从事这件工作时他所获得的欢欣和喜乐。

3.在使人快乐的力量方面,工作与游戏比较起来如何?

3 使人真正快乐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是工作抑或游戏呢?无疑一部份是来自为了消遣,改变生活步调和运动而作的游戏。但带来快乐的东西却主要是工作。美国的第三十届总统柯立芝(Calvin Coolidge)在他于1920年七月廿七日所作的接受演说中说:“工作并不是一件苦事,它乃是智慧的特权,成为大丈夫的唯一方法和文明的尺度。野蛮人才不工作。”

4.(甲)耶稣对工作的态度如何?(乙)由耶和华给予亚当和夏娃的工作任务看来,耶和华对工作的感觉如何?

4 圣经在柯立芝之前已提出了这样的主张。关于他自己所从事的艰巨工作,耶稣基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约翰福音4:34)他所喜爱的是工作而非游戏。在他看来,这比实际的食物更能令人壮健和满足。当耶和华创造了亚当和夏娃并将他们安置在伊甸园里之后,他为他们预备了一些能使他们满足和快乐的活动。“上帝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的各样行动的活物。’”(创世记1:28)创世记1:31表明虽然人需要努力工作,这整个安排却是上帝所嘉许的,说:“上帝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上帝知道努力工作是对人有益的。

5.为人带来真正快乐的是那一种工作?

5 但怎样工作才会使人快乐呢?著名的物理学家和诺贝尔奖金的得奖人史怀实(Albert Schweitzer)曾指出能使人满足的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说:“对生命的尊重……不容许学者仅为自己得科学而生活,即使他这样行对社会很有用处。它不容许艺术家只为自已的艺术而生存,即使他借着这种方法予许多人以灵感。它拒绝容许商人以为自己的商业活动已满足了一切合法的需求。它要求所有的人都为别人牺牲自己的生命的一部份。”(纽约《时报杂志》1955年一月九日纪念史怀实八秩寿辰特刊)托尔斯泰伯爵说:“每个男女的天职都是为别人服务。”这些人从经验学得教训,知道损人利己的自私营谋并不能带来任何真正的满足,但仁爱地为了造福他人而做的工作却能够。这乃是能使人快乐的工作的一个必需条件。

6.关于为了造福他人而做的工作,圣经怎样说?

6 这个工作观点是和圣经原则一致的。使徒保罗说:“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使徒行传20:35)为了造福他人而做的工作会带来真正的快乐。

7.为什么使人作基督门徒的工作应该带来快乐?

7 使人作基督门徒的工作怎样符合这个条件呢?有任何工作能比教人认识导至永生的真理对别人更有益处吗?绝没有!帮助人除去脑中的无知和错误见解会对人有最高的价值。“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翰福音8:31,32。

工作本身所带来的快乐

8.使人作基督门徒的工作从什么地方开始?为什么我们可以由此寻得快乐?

8 使人作基督门徒的工作第一个步骤是将一个区域彻底搜寻一次以找出一些具有倾向公义的心,愿意聆听的耳和乐于推理的头脑的人。这意味到我们必须逐户地探访别人,对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个人传道,不论他们的身份地位或宗教信仰如何。骤看之下我们似乎很难从这样的一种工作寻得快乐。其实并不然。从事这件工作的人乃是受着正当的动机——爱的动机——所推动。他爱他的邻人,他不想见到后者失去永生的机会,如果后者具有以上提及的爱好公义之心的话。他也爱上帝而渴望见到他的圣名除去世人因不认识他的旨意而反对他的圣民而加于其上的一切侮辱。心里既怀着这种仁爱的动机,即使他所遇到的人大部份都反应冷淡,他仍然会寻得快乐。

9.(甲)传道员时常受到怎样的接待?他们怎样应付?(乙)听从什么劝告可以免除任何挫折之感?

9 我们发现在许多地方传道员无法坐下来以解释他探访的目的。这通常是因为人们的头脑由于怀具偏见或对于接纳新见解完全缺乏兴趣而封闭起来的缘故。因此传道员会使他的思想适应他所遇到的每一种不同情况。他所遇到的人若显然怀着反对和敌视的态度,他并不会在这种人身上浪费他的时间。他最好有礼貌地告辞而探访另一家人。在这种场合之下耶稣的劝告是:“凡不接待你们,不听你们话的人,你们离开那家或是那城的时候,就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马太福音10:14)听从这项极好的劝告可以使传道员免除任何可能的挫折之感。既已尽了自己的力量以最令人感兴趣的方式向人传讲好消息,他觉得他已经满意而不再强求了。他于是“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而快乐地继续前行。他的兴趣随即被一个新的探访所吸引。

10.在心理怀着正当的目标可以怎样使人在逐户的传道工作上保持快乐?

10 一个人在从事这种初步的搜寻工作时若在心里怀着错误的动机或错误的目标,他便可能变成非常不快乐和颓丧。可是保持良好平衡的传道员却会记得只会有比较少数的人会忠心竭诚地把握成为基督门徒的机会,或甚至对于改善他们对圣经的了解表示有点兴趣。耶稣基督曾很清楚地表明这点,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马太福音7:13,14)所以他的目标并不是要感化整个世界,因为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不,他的目标仅是寻找那些可能聆听的人而已。他知道他应该在工作的地区里期望怎样的反应;因此他能够具有正确的思想态度,即对自己的工作感觉快乐的态度。

11.造就门徒的工作的什么部份会带来更大的喜乐?为什么如此?

11 当我们找到感兴趣的人时,造就门徒的工作在性质上便有若干改变了。若有迹象表示这些人会喜欢增加他们对圣经真理的认识和作进一步的讨论,传道员便约定时间回去探访他们。现在使他快乐的原因也有了若干改变。当一个人拨出时间来帮助一些对王国的信息表现初步兴趣的人时,他的快乐来自将更多的正确圣经知识灌输给他们。虽然我们从造就门徒的工作的任何一部分均可以寻得喜乐,集中力量帮助感兴趣的人认识他们的造物主和他的作为却带来大得多的喜乐。可是,爱的动机仍然没有改变。

12.为什么家庭圣经研究工作会带来甚至更大的快乐?

12 当传道员培养这人的兴趣达到能够建立一个经常的家庭圣经研究的地步时,他的快乐便会更为增加。以通常而论,他们会在每周固定的时间抽出一小时作研读。每个人都知道下次所讨论的题目,于是均预先作准备。随着时间的过去和逐渐的进步,在师生之间遂形成了一项友谊和互相尊重的密切连系。有一种分享的良好精神便得很显著。这是和加拉太书6:6所宣布的原则完全一致的:“凡是在真道上接受口头教导的人都应该与作这种口头教导的人分享所有美好的事物。”(《新世》)这些乃是一段宝贵难忘的快乐时光。

在作个人准备方面的快乐

13.上帝的仆人应该只期望在直接从事造就门徒的工作时才寻得快乐吗?抑或怎样?

13 工作本身固然无疑会为人带来快乐,但我们的生活上并非实际从事着这种工作的其他时间又如何呢?我们应该只期望在直接致力于造就门徒的工作时才寻得快乐吗?抑或我们可以期望一个献了身给上帝的传道员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都能寻得快乐呢?我们应该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都寻得快乐。其中的一方面便是我们为传道工作所作的个人准备。

14.(甲)关于技巧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看法?这怎样应用在教导别人认识圣经真理一事上?(乙)上帝的仆人具有什么无限的机会?在这方面他应该怀有什么目标?

14 教导别人认识圣经的真理需要有真正的技巧才行。事实上这乃是使我们对工作的兴趣保持不断的特色之一。箴言22:29说:“你看见办事[熟练]的人么?他必站在君王面前,必不站在下贱人面前。”这条原则对上帝的仆人特别适用。由于这缘故提摩太后书2:15说:“要尽你所能向上帝表明你是蒙上帝嘉许的,是个无愧的工人,正确地运用真理的道。”(《新世》)我们有无限的机会可以增加圣经和有关的知识,也有无限的机会可以改善我们将这种知识传授给别人的能力,那便是说,“正确地运用真理的道。”当然,我们心里所应该立的里想目标乃是效法耶稣基督。关于他圣经曾报导说:“从来没有像他这样说话的。”——约翰福音7:46。

15.关于安排时间作个人的研读,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看法?

15 热切地努力不断增加自己的正确知识及改善将这种知识传给别人的能力的人会有一个作个人研读的时间表。这些拨出来作安静的个人准备和沉思的时间会带来最甘美的欢乐和满足。有些人觉得很难抽出这种时间,但是仔细的思考和严格地分配你的时间可以帮助你找着方法。个人的准备是必需的,我们绝不应该以等闲视之。此外,它亦会使我们的快乐大为增加。

与别人相处的快乐

16.(甲)关于交往,上帝赋予人什么特性?但在这方面我们发现一般人的情形如何?(乙)关于与别人的交往,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些什么问题?

16 你若喜欢与别人共处,你便可以获得快乐。隐士并不是快乐,平衡的人。人是集群的动物。他们想一同生活和互相交往;他们并不想彼此隔离。这是他们在被造时便具有的一种倾向,也是上帝赋予他们的一种美好品质。可是我们却发现什么情形呢?人们想一同生活,但却无法相处。两个年青人在结婚时狂热地相恋,但婚后不久感情便冷下来了。各国希望能够彼此和平共处,但却发现这样行愈来愈难了。预言到在我们的日子这些不良的特性必定会与日俱增,使徒保罗说:“你该知道,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贪爱钱财,自夸,狂傲,谤讟,违背父母,忘恩负义,心不圣洁,无亲情,不解怨,好说谗言,不能自约,性情凶暴,不爱良善,卖主卖友,任意妄为,自高自大,爱宴乐不爱上帝,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这等人你要躲开。”(提摩太后书3:1-5)显然形成这些特征的人在独处或与人共处时都不会快乐。但是上帝的仆人们忙碌地从事着的伟大工作会保护他们避免形成这样的特征吗?他们的工作会帮助他们在与所有的人来往方面,无论他们发现需要在什么地方与别人共处,均保持快乐和平衡吗?

17.一个人在传道和教人的工作上所养成的品质怎样对他与别人的关系亦有益?

17 无疑会。基督徒在寻找感兴趣的人和教导他们认识上帝的真理的工作上所养成的美好动机和品质绝不能在与别人有其他的交往时弃置一旁。上帝真正的仆人并没有分裂的人格。基督徒若在从事传道和教人的工作时怀着仁爱的动机,他在与别人所作的其他一切交往方面亦会具有仁爱的动机。他听从使徒保罗载于加拉太书6:10的劝告:“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所以当他在其他的场合与别人共处时,他怎能不感觉快乐呢?他无法不感觉快乐。

18.鉴于哥林多前书15:33所说,我们怎能在与外人共处时仍然保持快乐?

18 但哥林多前书15:33(《新世》)岂不是说:“不要受骗,不良的交往会破坏有用的习惯”吗?不错,这句话是对的。基督徒不会故意追求这种交往。他尽可能只限于和具有同样宝贵信仰的人交往。但他在俗世的工作和日常的事务上却不得不经常与别人发生接触。由于具有确定的王国希望成为一股像锚一般的稳定力量,他不会被诱仿效这些俗世的人的榜样。反之,当与这些人共处时,他会记得他已将自己的生命呈献给上帝和上帝的工作,因此他对任何可能对好消息感兴趣的人的永远福利均深感关怀。他并非为了任何自私的理由对别人感兴趣,反之他对别人的兴趣是纯粹从一种不自私的观点而发出的。这样,无论在与什么人共处时,他都具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和思想。他可以在与差不多所有的人共处时保持快乐。

“永不放弃”

19.(甲)圣经给予一般开始从事造就门徒的工作的人什么劝告?(乙)我们能够年复一年地在这件工作上寻得快乐吗?

19 使徒保罗对一般开始从事这件工作的人说:“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加拉太书6:9)你会说这是个很好的劝告,而且我们有希望获得很好的赏赐。但是一个人若以造就门徒的工作为一生的事业,换句话说,年复一年地做着这件工作,他会快乐吗?绝对会!事实上试过这样行的人发现他们的喜乐与时俱增而日益丰富。你想看看一些证据证明情形的确是如此吗?请考虑一下以下几个发现这话的确不错的人的一生经历。

20.一个以传道工作为终生事业的人对于开始参加这件工作怎样说?

20 这里有一个大约在四十年前开始以传道为一生事业的见证人。他说:“我永不会忘记我第一次出去为至高的上帝服务的情形。那是1920年在加拿大温尼伯秋天一个美丽和暖的日子。当时我的弟兄和我只是分派单张而已,可是我从这些微不足道的服务所获得的满足和内心的安宁却使我确信全能的上帝,不像地上的主人们一般,对于我们为他所作的不完美而微小的服务也感觉喜悦。正如听见真理为我们带来相当的喜乐和内心的安宁,采取为上帝服务的步骤却会带来更大的喜乐。

21.这位见证人说当他扩展他在所拣选的事业上的活动时,他的经验如何?

21 “当我后来参加逐户向人分派书刊的工作时,我体验到更大的喜乐和幸福。从那天直到今日,我每次参加逐户的传道工作都从有些人得到仁慈的对待,另一些人则表现对耶和华的道的体会,而最重要的是,耶和华总是使我体验到内心的安宁和满足。”

22.在从事传道工作四十年之后,他怎样说?

22 在以全部时间的传道员的身份在加拿大,美国和一个海外的地区忠心地工作了许多年之后,他说,“我享有这项伟大权利的时日愈久,我便愈感激耶和华,因为他比任何其他的主人更仁慈待我,并且一直照顾和指引我。”

23.另一位以传道为终生事业的人怎样论及他的事业的开始?

23 另一个一生致力于造就门徒的工作的人说:“在童年便认识圣经的伟大真理的人的确得到丰盛的祝福。我永远感激我的父亲从我最年幼的时候便开始忠心地教导我认识伟大的上帝耶和华和他的王国旨意,以及关于生命和人生希望的真理。我的童年消磨在纽西兰的基督城。当我在学校里求学时我很努力读书,结果赢得了大学入学奖金的首奖;这乃是全纽西兰的中学生所争逐的一个奖品。我打算成为一个原子科学家,但唯物和进化的思想开始将我包围起来了;不久我发现这和牧师们的“地狱永火”的道理一样不合理和没有价值。于是圣经开始在我的生活上发挥它的全部力量了。虽然我继续完成我的学业而取得科学硕士的学位,但在大学的日子大部份的时间我均以差不多达到先驱传道员水准的时间从事传道活动。我时常参加假期先驱传道工作。”

24.关于他在海外工作了许多年之后所感觉的快乐和满足,他怎样说?

24 在纽西兰,澳洲,美国和日本从事上帝快乐的工作许多年之后,他说:“有一次我得以回到纽西兰探望我那年老的双亲,我对此深为感激。自从我离开我那快乐的神治家庭到耶和华派我去的任何地方以全部时间为他服务以来,[二十七年]已经过去了。在我们的家庭里爱的连系很强固,但是将我们在宣扬王国的工作上联合起来,即使我们分布在相隔很远的地方,的连系却更为强固。我很高兴见到我的父母在王国的工作上和以前一样活跃。可是纽西兰不再看来像家了,澳洲亦然。和我们在日本所习惯了的生活比较起来,澳洲和纽西兰的生活反而看来‘奇怪’了。从这次探访我真正开始体会到‘家’便是耶和华在他的神治工作中派我们到的地方。”

25.布洛克林伯特利之家的一份子怎样开始他的传道事业?他怎样描述他从事耶和华的工作的许多年?

25 另一位说:“我在1879年十二月在意大利的卡利特来出生。我那诚心的父母为我施了洗,并在后来受坚信礼成为天主教徒。我们当时绝没有想到今日我在[八十五]岁的高龄竟能快乐地回顾我作耶和华见证人的[五十九]年。”1900年当他廿一岁时,他移居美国,并在四年后认识了真理。在1909年他加入了守望台社的总部而成为上帝手下一个忠贞和热心的仆人。他进一步说:“当我回顾一下我在事奉耶和华的工作上所渡过的[五十九]年时,我可以衷诚地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其中有[五十六]年我是布洛克林伯特利之家的一份子——这是我衷心向一切年青的基督徒推荐的一项权利。诚然,我曾有过若干艰辛的日子,但这些试炼使我们对耶和华的信心大为增加。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他正运用社方去指挥耶稣在马太福音预言会在普世进行的见证工作。正如保罗说,任何艰辛‘和将向我们显示的荣耀比较起来都算不了一回事。’”

26.伯特利之家的许多份子对于与他们的弟兄交往的机会感觉如何?

26 在布洛克林的总部里还有好些虽然年纪老迈,但却仍然忠心地为上帝服务的基督徒。有些发现自己很难听见讲者所说的每一句话,但他们却从不错过任何聚会。虽然他们时常需要作很大的努力,有时更需要一些较年青的份子予以友爱的协助,他们却从不错过早餐之前的崇拜,各种大会,或他们自己小组的聚会,虽然有时这些聚会在相当远的地方举行而他们必须步行才成。他们在与一般对上帝的工作感兴趣的人交往时所感的喜乐绝没有消退。

27.一个人若想寻得真正的快乐便应该将一些什么思想存记在心理?

27 不错,使人快乐的并不是游戏而是勤奋的工作。但这必须是正当的工作,那便是说,造福别人的工作。没有任何其他的工作比使人成为基督耶稣的门徒的工作更能符合这个条件。你不但在从事这件工作时会感觉快乐,并且在你所做的一切事上都会感觉快乐和满足。不错,致力于这件工作会对你整个一生具有这样的影响。你对你目前的工作真正感觉快乐吗?若不,你便很可能从事着错误的职业了。你应该在使人作基督门徒的工作上寻得快乐。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